重视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探究学习
2014-04-16叶春明
叶春明
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和句式的教学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二课时,笔者试图在文言文的文化内涵探究教学上做一些探索。
环节一:勾连文本信息,引发探究话题。教师要求学生重读第一节和第三节并思考郑国、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比较,有学生发言:“第一节‘秦晋围郑可以看出秦晋联军攻打郑国;第三节中‘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可以看出秦伯愉悦地和郑国结盟,并且派遣三名将领帮助郑国抵抗晋军。”教师再追问什么让三国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自然会想到烛之武的说辞改变秦穆公的想法。教师接着引入清人林云铭的评述——“(烛之武)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让学生重读烛之武的说辞,思考烛之武的说辞分几层展开以及秦伯为什么会欣然接受烛之武的建议。
环节二:唤醒学习经验,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回顾文天祥在都城告急的情形下出使元军兵营但最后失败,再发问:“烛之武也是在国家危在旦夕的情形下出使秦营的,但他为什么能成功?他的成功有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学生细读文本后,纷纷发言。有的学生抓住“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分析攻打郑国的军事行动主要是由晋国发动的,有的学生抓住了“晋军函陵,秦军泛南”分析秦、晋两军分开驻扎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关系提供了机会,有的学生抓住了“越国以鄙远”分析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分布使秦伯认为放弃攻打郑国更符合秦国的利益。
环节三:分析言外之意,深度探究文本。结合文章的相关语句探究完烛之武成功的客观条件后,教师再把探究的重点放在晋文公与子犯的一段对话上。教师问:“子犯请求晋文公攻打秦军,晋文公列举了三条理由,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条理由呢?”有的学生分析第一条理由:“‘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晋文公应该是假仁假义。”有的学生分析第二条理由:“‘失其所与,不知这是比较实在的原因,表现了晋文公没有意气用事,而是理智地看待失去秦国这个同盟者的后果。”有的学生分析第三条理由:“‘以乱易整,不武晋文公认识到如果攻打秦军,就会和秦国结仇,这实在是鲁莽之举,并不是真正的勇武。”
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探究学习正是当下文言文教学中所缺乏的,挖掘文化内涵延伸教学内容收益巨大:
一、有利于纠正文言文教学的偏差。平时的文言文教学多注重文字讲授和实词、虚词、句式的概括,却少有文学、文化的探究。本堂课教师引出三个探究问题后,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和发言交流的时间,充分重视探究学习的应有地位。
二、有利于增加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为时代背景迥异,语言的障碍,中学生觉得文言文的学习难度大,长此以往,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极低。本堂课教师希望以文天祥出使元营,慷慨陈词却无功而返的例子,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以此作为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客观条件的起点。新知和旧知的比较,使学生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当然教者还可以巧设悬念、现代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利于学生积淀深厚的人文内涵。朱自清曾说过:“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教育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不能止于字词的理解,课堂教学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丰厚的文化内涵。本堂课的探究活动力求基于字词又高于字词,探究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性、烛之武成功的客观条件和晋文公对话的深层含义。文字的理解和文化的探究的分离之弊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革除。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质疑是一种品质、一种思维方式,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①教师通过逆向思维设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环节三的设计通过“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三条理由呢”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关注晋文公和子犯的对话。学生在品读晋文公所说的三条理由的过程中,理解了晋文公的真实意思。
————————
注释
①袁维新:《学生质疑精神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教材和教法的视角》,《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第10期。
[作者通联:浙江余姚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