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策略与绩效
2014-04-15陈正启
陈正启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某综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策略与绩效
陈正启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200072)
医疗设备是大型综合医院建设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物质基础。结合本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实践,从医疗设备的购置管理、使用管理、维修管理、使用人员培训、绩效评价等五个方面,阐述实现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科学管理。
医疗设备;科学管理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4,21(5):482-484.
医疗设备已成为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其建设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基本条件[1]。医疗设备管理不当会造成设备错误使用或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甚至会造成设备损坏、危害人员健康,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保证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提升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2]。本文聚焦大型综合医院医疗的全过程管理,探讨其科学管理策略与绩效评价方法[3]。
1 规范医疗设备购置流程
医疗设备的购置是医疗设备管理中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医疗设备的采购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购置计划要反复论证。同时,需要注意设备采购的整体性、流程性,全面考虑设备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严谨的规章制度、完善合理的购置流程,才能采购到优良的医疗设备[4],才能最大限度维护医院利益。
1.1前期论证仔细审慎在医疗设备前期论证阶段,要仔细审慎地做好可行性论证工作。首先,应由科室负责人提出设备采购需求同时注意避免重复采购,再由工程技术人员确定医疗设备技术参数;其次,管理人员对相关设备进行市场调研和性价比分析,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配备环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更要做出科学合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而提出可行性购置方案;再次经过专业评估小组充分论证后,确定科学的采购方式并编制招标文件[5]。
1.2采购过程规范透明采购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医疗设备的采购形式,国内主要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协议供货这6种采购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但无论采取那种招标方式采购,都要做好评标工作,这是签订采购合同的前提。评标时,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使评标结果在技术、价格、服务等方面,都能最大程度地符合评标标准及实际需求,同时也是为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进行合同谈判提供依据。在谈判过程中,为保证公平竞争,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价格谈判应采取集体决议。这样增加了采购活动的透明度,使其更客观、公平、合理,有效地节约了经费开支。本院在医疗设备采购方面始终坚持“多层次商务谈判”的原则,设法降低医疗设备采购成本。2013年,本院完成设备采购176项(667件),预算经费为7 327万元,实际经费6 061万元。
1.3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医疗设备合同管理是对设备采购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或所涉及到的采购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索赔、争议解决、终止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通过对合同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促成医疗设备购置的顺利完成。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包括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签订、履约过程的管理以及合同变更和风险管理四个部分,即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的生命周期管理[6]。
2 加强医疗设备使用管理
医疗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是指设备在整个使用期内所进行的一切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购置后的延续。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好设备档案管理,才能够切实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开机率,提升医院的医疗救治水平。
2.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机构,如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委员会等。其次,应完善医疗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这是实现医疗设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临床科室开展工作的前提。医院应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坚持专管专用、专人负责的原则,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医疗设备管理规范及操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各类岗位职责、工作制度等,使医疗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如本院始终坚持对50万元以上单件设备进行成本核算,同时在设备维修、保修、配件供应等方面设法节约成本。
2.2加强设备的档案管理医疗设备档案是医疗仪器设备的全部历史记录,自申请购置开始,上级批示、招标、采购、入院、说明书、维修甚至报废记录等关于该设备的全部文件资料都应归档到同一医疗设备的档案中,设备的档案管理要求客观、完整、连续地反映医疗仪器设备的产权变动、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的全过程[7]。建立医疗设备档案,能够为医疗设备的论证和引进提供有力的证据、为同类设备的更新换代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设备维修和管理的必要条件。医院进行设备档案管理,应确定设备的归档范围、严格医疗设备档案的查阅制度以及建立健全归档制度。
3 强化医疗设备检修管理
医疗设备向大型、高速、高精度、自动化、信息化及机电系统一体化方向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这就对医疗设备的故障诊断、管理与维修提出了更高要求[8]。医院应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巡修,不放过任何安全隐患。本院共有医疗设备4 899件,总值3.59亿,做到全年安全无设备事故,这也得益于规范的医疗设备检修制度。
3.1医疗设备保养制度医疗设备应坚持“勤养少修”的原则,按照类型的不同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巡检。万元以上设备配置专人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及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设备管理员应按照保养级别负责设备的日常和定期的保养及清洁维护。医院设备科应定期对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对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功能检查或精度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
3.2医疗设备维修制度医院应设立专门的维修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并应明确指出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技师的准入制度,这也是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如本院将8小时以外的应急维修具体到人。同时应强化维修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做好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适当预备维修材料,出现故障及时抢修,保证大型医疗设备能正常运转。同时需加强对设备的计量工作管理,对需报废的设备由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提出权威性的意见[13]。
4 注重设备使用人员培训
4.1提高业务水平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是配置大型医疗设备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充分利用先进设备,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保障。在设备投入使用前,医院和设备供应商有责任对设备的直接使用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尤其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重点培训。要求使用人员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程序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给诊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害,降低故障率,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医院应重视对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先进仪器设备所具有的各项功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降低误诊率的同时,大大地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
4.2加强人才培养医疗设备发展迅速,大型设备及尖端设备越来越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对管理人员、使用和检修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医院应紧跟医疗设备发展的步伐,有意识地去培养更多的具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药理知识、外语能力,同时能够将专业知识应用到设备维护和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
5 完善医疗设备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
本院主要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故障率、完好率、资产利润率、效益等级以及估计回收期等进行医疗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工作,在开展绩效评估时,重点把握好评价维度和指标,同时加强各项费用的监督和医疗人员的沟通[9-10]。应用该管理策略,通过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绩效评估,本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了20%,经济效益也取得了15%的增长率,更好地指导医院在购置设备的规划和立项方面将医院有限的资金用在有效益的项目上。
医疗设备的使用率的制定,根据设备诊治能力,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历史统计数据来测定定额例数。医疗设备的完好率与故障率的测算,重点强调抢救设备的完好率。医疗设备回收期与经济效益中,注重计算医疗设备成本支出的费用,本院将其定位在运行设备费(气、水、电等)、材料费、人员费、辅助设备费、房屋费、折旧费、维修费以及管理费等。
[1]杜心才,王 凯.浅谈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1):113-114.
[2]丁 忠,邓 勇,陆银春,等.医疗设备管理的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12):76-78.
[3]罗宝文.浅谈如何加强医疗设备管理[J].医疗装备,2009,22(8):40-41.
[4]罗 峥. 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的科学管理[J]. 医疗装备, 2010, 23(7):37-39.
[5]丁玉宝,孙洁香,宋海龙.浅谈医疗设备的购前论证[J].中国医疗前沿,2008, 3(1):51.
[6]罗 峥,刀庆威.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0(10):67-70.
[7]王云峰.大型医疗设备管理的新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3):63-64.
[8]马志刚.探讨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1(11):68-69,75.
[9]陈劲松,吴平风.大型医疗设备经济效益分析系统浅析[J].医学信息学,2005,18(11):1432-1434.
[10]郝冬梅,余薇佳,陈春晓,等. 医疗设备管理与绩效评估[J]. 现代医院管理, 2013(2):67-69.
(2014-01-17收稿 2014-05-20修回)
(本文编辑 丁 陶)
StrategiesandPerformanceofMedicalEquipmentMonumentinCertainComprehensiveHospital
CHEN Zheng-qi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hai,Shanghai 200072)
Medical equipment is the basic substance support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arge comprehensive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e,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ain measures of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from five aspects as follows: purchasing, utilization, maintain, staff train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d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陈正启,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院长;电话:021-66300588
R 197.32
A
1008-9985(2014)05-04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