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

2014-04-15高江苓符峰钊易怀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声像数字化医院

罗 娟,高江苓,符峰钊,易怀升,高 源

(解放军第150医院信息科,洛阳 471031)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

罗 娟,高江苓*,符峰钊,易怀升,高 源

(解放军第150医院信息科,洛阳 471031)

目的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医院声像档案的保存质量。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采编技术、流媒体技术实现对声像档案的采集、编辑、存储、传输等数字化管理。结果从专柜管理模式走向网络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结论数字化管理促进了声像档案的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数据采集;数据转换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4,21(5):439-441.

1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意义

声像档案指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录像带、照片、底片、录音带、光盘、幻灯片等不同记录方式的载体实物,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动态见证。重视和加强医院声像数字化管理,不仅是对医院历史的负责,也是时代的需要。为了克服传统的医院声像管理模式造成的不足和弊病,要从管理内涵上下功夫,从守摊看库的手工管理向自动化工具管理转换,从纸质标签管理向搜索引擎管理转换,从专柜管理模式向网络数字化资源共享模式转换,使声像档案融入到医院数字化建设之中。

2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声像档案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生动、形象、直接地再现一所医院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不同活动的真实画面和声音,见证医疗技术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是记录和传承医院历史、文化的可靠依据,也是指导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生动教材,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和凭证参考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专柜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照片、视频、音像制品变黄、褪色、磁带受损等现象,同时,数码时代的到来,声像资料越来越多,如果不集中统一管理,难免造成档案的流失。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医院声像档案的真实性、纪实性、形象性和丰富性是一般文字档案不能替代的,将其从普通专柜管理转换成数字化管理,既能使档案得到长久保存,也能实现档案的资源共享。

3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为确保医院声像档案的质量,将早期的相纸照片、不同规格录音、录像制品实现数字化,在转换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3.1规范性原则指在声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各个流程均要按照制定规范进行,采用国际通用系统软件、技术标准、声像格式进行规范,以降低因软件系统、存储格式不同而进行转换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数据存储传输的效率,有利于档案数据的采集、存储、传递和访问。

3.2专业性原则实现声像档案数字化必须由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采编技术的专业人员完成。而不少医院对声像档案管理在理念、组织、质量、技术层面还是相对传统和滞后,主管部门分散各异,人员结构复杂,具有摄像、编辑、计算机、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严重阻碍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由专业技术较强的信息科,或电教中心管理,把声像档案数字化难度降到最低点。

3.3及时性原则声像载体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专业录像带、磁卡录像和数码照片,无论采用哪种声像载体,都要遵循及时性原则,每次完成录制任务后,要及时将内容采集到指定的存储空间,避免录像带覆盖、磁卡误删等现象。

3.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声像档案数字化的核心保障,包括服务器性能,备份介质材质等等,品质高、性能好的存储设备可以减少在存储或利用中的损坏几率;同时,要将声像档案设置访问等级,确保声像档案存储信息的安全性,以防止重要档案的失密、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存储介质在借阅过程中被损坏[1]。

4 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技术

声像档案数字化是用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数据转换、高速扫描、光盘存储等技术手段,将传统介质的声像档案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具有有序结构、查找、共享的数字声像档案资源库之功能[2]。

4.1声像数据采集声像档案种类较多,针对医院而言,主要侧重于对照片、视频、声音等方面的管理。

4.1.1 照片采集 每所医院都有大量20世纪的相纸照片,最早追溯到20世纪初,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照片,如果保管不当会造成发黄、发霉,裂纹、色彩失真等,转换成电子照片可以克服上述现象的发生。在照片扫描过程中,重点要注意把握像素、色彩、饱和度、分辨率等参数的正确设置,照片的像素应在5 M左右,可以满足日后展版、幻灯以及书刊印刷的需求;分辨率是保证照片质量的关键指标,分辨率越高照片质量就越好,但占存储空间就越大,一般分辨率1 000 dpi,缩放200%较为理想。最后,采用JPEG或TIF格式存储到计算机上,TIF为非压缩格式,图像质量好,但占存储空间大;JPEG为压缩格式,存储空间小,但有损图片质量。照片存储后,根据需要用Photoshop图形处理软件进行修复,尽量恢复照片原貌。

4.1.2 视频采集 录像载体种类很多,有模拟与数字之分,质量有高低不同。常见的有VHS 家庭带,1/2、3/4英寸,Betacam sp,DV,DVCOM等格式。其中,VHS 家庭带质量最低,使用VCD压缩卡进行视频信号的采集即可。对于质量较高的视频,如Betacam sp、DVCAM 等格式的录像档案,可采用DigiSuite LX 视频采集卡,该格式满足较高的视频制作需求。笔者单位采用Avid.Liqid,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DV、HDV、SD和HD实时视频编辑软件,可提供视频从采集、编辑、字幕、特技、音频到流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技术手段,价格适宜且性能稳定,可生成AVI、MPG、DVD等格式。在生成输出时要注意格式的选择,AVI格式清晰占存储空间大,MPG、DVD占空间小但清晰度不如AVI,可自行掌握。

4.1.3 音频采集 音频数据一般用音量、音调、音强、带宽、音长和音色等属性来描述[3]。音频载体常见有录音带和数字音频,录音带如果保管不善易出现发霉、消磁、咬带、报废等现象。可利用Windows自带的多媒体设备中的“录音机”,完成录制、编辑、播放和效果处理。数字音频采集方法较多,如MP3、录音机,或者在电脑上安装录音软件,如果采集的音频效果不理想,可用Adobe-Audition 音频进行编辑和修饰[4]。

4.2声像档案编辑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对视频进行剪辑,以保证档案质量,节省存储空间。初学者可使用“会声会影”软件,简单方便,但数字丢帧较重。熟练者可采用EDIUS Pro非线性编辑系统,该软件具有兼容不同制式、不同格式、不同长宽比画面的几十种视频文件,针对不同的素材, 可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并自带视频编解码算法,特效、插件丰富,能以多轨道实时无缝的混合编辑和自动保存。

4.3存储环境声像档案数字化的特点之一就是需要足够的存储空间,因为视频的动态数据非常之大,对存储设备要求也较高,如果CPU和硬盘不能满足需求,就无法保证数据采集质量[5]。因此,要根据医院声像档案采集的数量、文件大小来选择服务器容量,最好配置磁盘阵列,要留出存储后至少还能存放5年、20 T的空间。此外,服务器一定要专用,便于管理和确保运行速度。

4.4建立索引系统面对海量的声像档案,必须建立一套简单、方便、快速查询的索引系统,以满足检索、阅读、浏览和利用。在建立索引系统过程中,以适应本医院声像档案特点为主,参照档案著录原则和数据库规范为辅,以达到花钱少、检索快、效率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基于Excel建立索引系统,设置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任务五要素,设置分类,排列编号,形成目录。检索时可完成顺查、倒查、抽查,也可根据要素输入检索词进行限定字段的检索。

4.5实时共享平台国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很成熟,以局域网为依托构建声像档案数字化网络传输平台而达到资源共享不是难事。声像档案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后,可以利用流媒体(Streaming Media)点播技术来实现。流媒体数据流最大特点就是实时性和连续性,便于医院声像档案数字化的管理和利用。把声像档案经过压缩后放置网络服务器上,在局域网建立系统导航,工作站便可实时播放。

4.6安全访问控制首先要根据人员身份、访问内容设置保密等级和密码权限。一级为公开视频点播内容,如训练教学方面的专家讲座、手术操作、急危重救治、护理操作等教学视教片,政治教育方面的人物事迹、各类演讲报告、理论辅导等思想教育片,健康宣教方面的义诊活动、健康讲座、媒体特制节目等专题片;二级为相关领导访问内容,如医院大事件、友好访问等特殊的题材;三级为专业声像档案人员访问内容,也就是所有声像档案,尤其是素材档案,要进一步设置密码。设置访问权限有助于档案内容及数据的安全保障,同时,对防止病毒侵入、服务器性能等都将起到保护作用。其次,要制定严格的档案备份、恢复等安全措施,将采集到磁盘阵列的同样数据文件复制到异地的硬盘架,或者刻录到光盘上进行双重备份,其目的是避免网络服务器出现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

[1]李 宁.关于提高声像档案保存与利用效果的措施[J].北京档案,2011(3):24-26.

[2]王雪飞.数字技术冲击下媒体单位声像档案管理的转变[J]. 兰台世界,2013(11):6-7.

[3]钱万里.基于内容的数字化音频档案信息检索[J].浙江档案,2008(11):41-42.

[4]陈雪莲.视音频技术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8):4288-4289.

[5]张照余.视频档案数字化:原理、设备与步骤[J].山西档案,2008(5):17-19.

(2014-02-27收稿 2014-05-20修回)

(本文编辑 戴志鑫)

DigitalManagementofAudio-visualArchivesinHospital

LUO Juan,GAO Jiang-ling*,FU Feng-zhao, YI Huai-sheng, GAO Yuan

(Information Department, No.150 Hospital of PLA,Luoyang 471031)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udio-visual archives preservation through digital management.MethodsThe technologies of computer, network, acquisition and editing, streaming media were used to achieve acquisition, editio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audio-visual archives.ResultsThe management mode of audio-visual archives transforms from counters management to network digital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 sharing.ConclusionDigital management has promoted the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audio-visual archives.

hospital; audio-visual archives; digital management; data acquisition; data conversion

罗 娟,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电话:0379-64169408

高江苓,电话:0379-64169007

R 197.32

A

1008-9985(2014)05-0439-03

猜你喜欢

声像数字化医院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我不想去医院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数字化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探究
数字化制胜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