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亢治疗经验方精粹

2014-04-15刘克冕褚晓秋胡咏新狄红杰谢绍锋王小超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消瘿瘿病浙贝母

曹 雯,刘克冕,褚晓秋,胡咏新,狄红杰,谢绍锋,王小超

(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瘿病证治重点研究室,南京21002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如多汗、心悸、消瘦、怕热等)、甲状腺肿大和眼征等,严重者可出现甲亢危象、昏迷,甚至危及性命。甲亢属于祖国医学的“瘿病”“瘿瘤”“影袋”等范畴。病变脏腑涉及肝、肾、心、脾、肺,但以肝肾为主。《外科正宗》认为:“人生瘿瘤之症……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其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和外邪侵袭引起,痰浊、气滞、血瘀共拥颈前,发为本病,属本虚标实。甲亢初起以肝郁痰凝为主,继之郁而化火,心肝火旺,内炽伤阴,阴虚又复阳亢,阴虚和阳亢互为因果,成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主要以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原则。自古至今,中医在治疗瘿病方面不断研究发展,具有其独特的治疗经验。笔者就瘿病治疗的经典方剂和现代医家的经验方剂做以下总结。

1 经典方剂

瘿病一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中医药治疗瘿病早有记载,在《神农本草经·卷三》记有最早的含碘中药海藻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海藻,味苦,性寒。主治瘿瘤结气,颈核肿大,可破结散气”。晋朝葛洪在其著作《肘后方》中提出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圣济总录》中的海藻汤方、海藻散方、昆布散方、海藻丸方等均为治疗瘿病的方剂。临床根据其病情辨证,主要分为气郁痰阻证、痰结血瘀证、肝火炽盛证、肝阴亏虚证,共4个证型。

1.1 气郁痰阻证 患者可见颈前正中肿大,质软不痛,胸闷,善太息,苔薄白,脉弦。治以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常用方剂为四海舒郁丸加减,主要药物为陈皮 、昆布、海藻、海螵蛸、海蛤壳 、青木香 、制香附 、茯苓等。方中青木香、陈皮理气化痰,海蛤壳、海藻、昆布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海螵蛸破血消瘿,香附理气解郁,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诸药合用,理气化痰,软坚消瘿。

1.2 痰结血瘀证 患者颈前肿块,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长久不消。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治以理气活血,化痰消瘿。常用方剂为海藻玉壶汤。药用海藻、昆布、青皮、陈皮、半夏、浙贝母、连翘、川芎、当归等。其中海藻、昆布化痰软坚,消散瘿瘤为君药;青皮、陈皮、制香附疏肝理气,当归、川芎、郁金活血破瘀,6药相合,活血理气以助消瘿散结,共为臣药;佐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1.3 肝火炽盛证 患者颈前轻、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治以清肝泻火。常用方剂为栀子清肝汤和藻药散加减。方中选用栀子、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黄芩、牡丹皮、连翘、黄药子、夏枯草、海藻、牛蒡子等。其中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清热,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益脾养血活血,栀子、牡丹皮清泄肝火,配合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藻药散以海藻、黄药子消瘿散结,黄药子具有凉血降火的作用。

1.4 肝阴亏虚证 患者瘿肿或大或小,质软,起病缓,心烦少寐,易出汗,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舌体颤动,脉弦细数。治以滋养阴精,宁心柔肝。方选天王补心丹。药用生地黄、麦冬、玄参、黄精、当归、五味子、茯苓、丹参、酸枣仁、远志、柏子仁、白芍等。方中生地黄、玄参育阴清热、壮水制火,麦冬、白芍养阴以增阴液,当归、丹参补血运血,黄精、茯苓、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补心气,养心神,以调整脏腑机能。

2 经验方剂

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人在瘿病治疗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本病并非单纯由于缺碘引起,在药物使用当中,逐渐进行调整改进。大家在经典方剂的基础上各自发展,又延伸出新的经验汤剂,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

瘿气灵是由太子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夏枯草、酸枣仁、牡蛎、浙贝母、猫爪草、玄参、赤芍等中药加他巴唑1 mg制成的片剂。章文平等[1]运用其治疗甲亢,瘿气灵治疗者为治疗组,单独应用他巴唑作为对照组,治疗甲亢Graves病,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建等[2]自制复方甲亢片治疗甲亢。其主要由黄芪、郁金、旱莲草、白芍、钩藤、夏枯草、生地黄、五味子等中药配合小量他巴唑组成。中药组与对照组(单用他巴唑治疗)相比,临床主要症状改善,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旭等[3]自拟益气消瘿汤,主要包括黄芪、党参、白芍、麦冬、玄参、五味子、夏枯草、浙贝母、皂角刺、半夏等。此方重在益气养阴为主,配以消瘿散结,治疗甲亢总有效率96.77%,且治疗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提示该方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叶丽芳等[4]选用银甲丹治疗甲亢阴虚火热型患者。银甲丹主要组成成分为金银花、天花粉、薏苡仁、黄连、皂角刺、山慈菇、浙贝母、连翘、夏枯草等。临床观察发现,加用中药银甲丹治疗后,患者目胀流泪、心悸烦躁、甲状腺肿大、突眼征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用西药组。张煜等[5]运用康甲颗粒治疗甲亢伴肝损的病人。康甲颗粒主要由黄芩、夏枯草、黄连、赤芍、丹参、天冬、白芍、牡蛎、茯苓等组成。该研究发现,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康甲颗粒,不但减少了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并且在改善患者症状、保护肝功能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曲婷等[6]对于甲亢患者加用甲亢灵(牡蛎、龙骨、夏枯草、连翘、海藻、黄药子、金银花、蒲公英、浙贝母、紫花地丁等)治疗,结果发现甲亢的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且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王小艳[7]自拟消瘿汤治疗甲亢。此方选用生地黄、玄参、麦冬、五味子、当归、丹参、酸枣仁、远志、钩藤、炒白术、牡蛎、山药,临床治疗22例,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总有效率达81.8%。俞荣生[8]针对甲亢患者自拟滋阴降火汤,其方选用熟地黄、山药、鳖甲、牡蛎、草决明、浙贝母、酸枣仁,配合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发现较单纯用西医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减少复发。张丽[9]自拟甲亢方治疗Graves病。方用生黄芪、太子参、郁金、白芍、夏枯草、生地黄、麦冬、牡丹皮、浙贝母、甘草加减。结果发现其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减轻西药抗甲状腺治疗的毒副作用。有学者认为[10],甲亢早期多以心肝火旺,灼伤阴液为主,病久多致气阴两伤。其病机规律当为本虚标实,本虚当以阴虚为主,标实为郁火、痰浊与血瘀。拟基本方:黄芩、夏枯草、生地黄、赤芍、白芍、五味子、黄连、麦冬、牡蛎、南沙参、炙甘草,根据病症加减。治疗甲亢52例,治愈10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15%。

3 小结

中医药治疗瘿病由来已久。根据史书记载,古代的瘿病多由于缺碘引起,中药治疗多选用含碘的药物,如海藻、昆布等,临床上亦取得良好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瘿病患者多由于甲亢或者甲减引起,并非由于缺碘所致,后世医家在临床用药方面逐渐进行调整,减少含碘药物的使用,进一步发现夏枯草、黄药子等中药对于治疗瘿病亦有其独特效果。瘿病治疗应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舌苔脉相,分辨出所属证型,采取对症的治疗方剂。目前,中西医结合共同治疗甲亢的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亦为治疗甲亢的一个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降低甲亢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及降低甲状腺相关抗体。中医经典方剂为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对我们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现代医家对其发展,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补充了原来治疗中的不足之处。

[1]章文平,黄仰模,张静,等.瘿气灵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3):200-203.

[2]刘建,向楠,陈如泉,等.复方甲亢片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8,30(5):24-25.

[3]王旭,陈金锭.益气消瘿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2):712-713.

[4]叶丽芳,戴芳芳.银甲丹治疗阴虚火旺型甲亢[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0):276-279.

[5]张煜,王宇坤,邱华,等.康甲颗粒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232-234.

[6]曲婷,段丽娟.甲亢灵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6):458.

[7]王小艳.自拟消瘿汤治疗甲亢22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71):226.

[8]俞荣生.自拟滋阴降火汤治疗甲亢病[J].求医问药,2011(9):88.

[9]张丽.自拟甲亢方减轻西药治疗Graves病的毒副反应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2(6):502-503.

[10]姚昶,高卫卫,杨理.清热养阴治甲亢——许芝银教授经验总结[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0):61.

猜你喜欢

消瘿瘿病浙贝母
浅谈中医“五辨”思维在瘿病诊治中的运用
活血消瘿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凋亡及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自拟银翘消瘿汤联合消瘿散治疗火郁痰阻证亚急性甲状腺炎
消瘿方对甲状腺FRT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中药复方用药规律研究
有关甲状腺结节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