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向华教授凭脉辨治郁闷不舒
2014-04-15刘英杰齐向华
刘英杰,齐向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
“郁闷不舒状态”是人体的一种心理紊乱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不缓解,往往成为导致诸多疾病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故《古今医统》曰:“郁为七情不舒,遂成气结,既郁日久,变生多端。”随着社会压力加大、生活习惯改变,郁闷不舒状态患者越发多见。西医治疗主要通过心理疏导及西药干预治疗,效果欠佳。齐向华教授临床诊疗过程中凭脉系统辨证治疗,辨识郁闷不舒状态发生的主要病因,疗效显著。
1 郁闷不舒状态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即异常的心理紊乱状态,就是在特定的时刻和时间区间内,保持着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的心理信息内容。郁闷不舒状态为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之一,临床中比较常见,其包含有“郁积”“郁怒”“郁气”“郁悒”等多种含义,是一种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忧郁愤懑积聚于心,忧思烦冤纠结不解,而对其他事物处于迟钝和无兴趣的心理紊乱状态。《医学正传》明确提出“郁证”的概念,指出患者内有气机郁滞,外有郁闷不欢表现的状态[1]。
临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心理情绪表现:情绪低落,郁闷不舒,不善言语,幽忧寡欢。2)躯体行为表现:太息嗳气,肩背紧痛,腹部胀满,按之心下及胁部有抵触感。3)脉象体现[2]:①局部脉象要素(郁闷不舒状态的脉象一般不是仅表现在局部而是附着于整体脉象之中);②整体脉象要素(动);③演化脉象要素(细、沉、涩)。4)舌象(边尖瘀红,舌苔分布于偏侧)。5)体质个性方面:患者多性格内向,或有情志内伤,不得心理情绪宣泄的历史。[3]
2 病案举例
张某,男,47岁。主诉:精神低落伴失眠1年,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情绪低落、淡漠,胃脘不适,胸中憋闷,郁闷不舒,时有心前区刺痛,烦躁焦虑,食欲不佳,眠差,入睡困难,易早醒,醒后难以入睡。曾服西药和中药治疗,疗效欠佳。近半年患者病情加重,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来我科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症见:情绪低落、淡漠,焦虑烦躁,头昏沉,乏力,胸中憋闷,时有心前区刺痛,偶咳嗽,咳白色黏痰,鼻塞,胃脘部胀闷不适,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入睡困难,易早醒,醒后难以入睡,二便调。中医体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体态适中,面色暗黄,舌尖红苔薄白,脉弦涩。
脉象要素:1)整体脉象:短、下、热、稠,高不及,来疾去缓,进少退多,躁动。2)左三部整体脉象:郁动、短、涩,关尺脉上可见脉脊;右三部整体脉象:短、涩、桡侧血管壁张力高。3)局部脉象:左寸脉细、涩、郁动;左关脉:热、滑、凸,高不及;左尺脉浮、粗、热、滑;右寸脉细、涩、沉;右关脉热、滑、凸,右尺脉粗、热、滑。中医诊断:郁证—气滞血瘀。辨证:郁闷不舒状态。治法:理气开郁,活血祛瘀。处方:丹参20 g,砂仁9 g,檀香12 g,瓜蒌20 g,薤白9 g,半夏9 g,白芍20 g,苍术20 g,防风12 g,牡丹皮20 g,焦栀子9 g,黄柏15 g,荆芥12 g,川芎12 g,甘草6 g,桔梗12 g,紫苏梗12 g,红花9 g。7剂,水煎服,1剂/d。
按:患者整体脉象郁动,谐振波增多,给人以麻涩感,左手脉管壁周围组织中伴随着桡动脉的搏动出现笼罩脉管的清清淡淡的震动,此即为诊断郁闷不舒状态的基础。双侧寸脉“细、沉、涩、高不及”,表明患者长期郁闷,气机不利,正气不能上乘,相应出现头昏沉。双关脉“凸、滑”,表征患者胃有胀气,为郁闷日久气机郁滞的体现。整体脉象“进少退多,寸细尺粗”,患者气机下陷,郁结于内,化热化火,煎熬津液,敛液成痰,脉现“稠”象。“右侧脉桡侧血管壁张力高”,说明患者腰痛连及腿。问及患者,患者诉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腿疼痛。“左侧关尺脉附有脉脊”,说明患者长期关注于某件事情,不能释怀,为长期思虑惦念所致。患者脉搏血流传导速度增快,血液黏稠度增加体现在脉象上为整体脉象的“来疾去缓、稠”。
患者平素性急胆小,性情胆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之后心中恼怒而发泄不出或发泄不完全,日久不能释怀,长期肝郁气滞,郁久气滞化火下沉,情志伏邪发而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证属郁闷不舒状态的失眠症[3-4]。临床治疗直中根本病因,除心理疏导,让其宣泄心中懊恼外,拟方丹参饮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方中丹参饮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是化瘀行气止痛之良方。瓜蒌薤白半夏汤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主治痰盛瘀阻胸痹证。白芍、牡丹皮、红花活血化瘀,防风、苍术化湿和胃,焦栀子、黄柏清热除烦,紫苏梗、川芎、荆芥理气散结、开郁止痛,桔梗宣肺化痰,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开上焦气机,清下焦湿热,活血祛瘀止痛之功。
3 小结
在临床诊疗中,应用“脉象—心理—躯体”这一过程作为诊断疾病病因的依据[5],排除患者由于个人因素而隐瞒自身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脉象要素的整体状态和局部表现系统判断患者的不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中医学理论过渡到患者的躯体症状,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准确而客观的临床依据。
[1]王利.齐向华教授诊治“真热假寒”证验案1则[J].吉林中医药,2007,27(3):40.
[2]齐向华.辨证脉学:从“指下难明”到“脉证相应”[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70.
[3]滕晶.中医“郁闷不舒状态”概述及其脉象文献论疏[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8):1787-1789.
[4]滕晶.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对失眠症治疗药物应用的评价[J].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0:10.
[5]吴慧慧,齐向华.思虑过度状态脉案2则[J].吉林中医药,2013,33(6):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