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修复临床研究*

2014-04-15朱庆萍蒋春梅马骏驰

交通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高嵌体全冠固位

张 玮,朱庆萍,李 谨,蒋春梅,马骏驰

(1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南京医科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科,江苏210029)

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修复临床研究*

张 玮1,2,朱庆萍1,2,李 谨1,2,蒋春梅1,2,马骏驰1,2

(1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疾病研究江苏省重点实验室;2南京医科学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特诊科,江苏210029)

目的:分析评价髓腔固位型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氧化锆高嵌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龈距离低的后牙已行完善根管治疗的患者36例38颗患牙,制作38个髓腔固位型CAD/ CAM氧化锆高嵌体修复。对修复体的崩瓷、颜色与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的粘结稳固34例(94.44%),崩瓷1例(2.78)%,修复体颜色,边缘密合度良好,随访期间无发现修复体折裂。结论: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颜色逼真,边缘密合度好,整体崩瓷率可接受,可在合龈距离低的根管治疗后牙修复中取得满意效果。

根管治疗;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计算机辅助制作;髓腔固位型;氧化锆;高嵌体

近年来氧化锆陶瓷以其优越的生物学性能和美学性能,在牙体修复中得以广泛应用[1]。为了达到良好的修复和美观效果,我们对合龈距离较低的患者采用了髓腔固位型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计算机辅助制作 (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氧化锆高嵌体的修复。本研究旨在观察髓腔固位型CAD/CAM氧化锆高嵌体修复合龈距离低的根管治疗后后牙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后牙合龈距离低,咬合较紧的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患牙共38颗。年龄20~58岁,平均35岁。后牙(上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均已进行根管治疗,无进行性牙周疾病,无夜磨牙、紧咬牙、咬合干扰等,无系统性疾病及过敏史。所有患牙经过完善根管治疗术后观察1~2周,无自发痛、咬合痛及叩痛,不松动。36例均自愿接受CAD/CAM氧化锆全瓷高嵌体修复,并同意参与本研究。

1.2方法 (1)先用VITA Toothguide 3D-MASTER比色板进行牙体比色,选择和天然牙相近的修复体颜色。牙体预备遵循尽量保留剩余牙体组织的原则。去尽腐质,去除薄壁弱尖,各轴面聚合度为2°~6°,轴壁厚度大于1.5mm。髄室底形成连续而平滑的平面,咬合面均匀降低2mm。各轴线角圆钝,无明显倒凹,边缘无锐角,牙体有邻面缺损的用排龈线排龈以保

证边缘线清晰。硅橡胶采印,灌注石膏模型。(2)将模型寄往深圳洋紫荆义齿加工中心,光学摄像头在石膏模型上获得牙体预备的三维光学印模,系统自动生成1个近似天然牙咬合面的修复体,连接研磨设备,完成CAD/CAM氧化锆全瓷高嵌体的制作。(3)患者口内试戴,检查修复体的就位道、边缘密合性、邻接点的松紧度、咬合关系等。试戴好后粘接,粘接时,氧化锆高嵌体组织面已预先做好喷砂处理。牙体表面用37%磷酸酸蚀 1min,冲洗、干燥,用3M U-nicem进行粘接,光固化40s完成粘结,最后调牙合、抛光。(4)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对修复体的崩瓷、颜色、磨损情况与边缘密合度进行评价,对牙体组织完整性、边缘着色、继发龋坏、邻接关系、牙周状况等进行评价。1.3 结果 在随访3年内,2例在粘结后7个月和1年后出现高嵌体脱落,经重新备洞并再次粘结后,随访至今未再脱落,粘结后总的稳固34例(94.44%),高嵌体发生崩瓷1例(2.78)%,无修复体折裂和继发龋出现;38颗修复体从形态、美观、色泽、边缘密合度、患者满意度等均达到满意效果。

2 讨 论

2.1 CAD/CAM氧化锆修复体的特点 CAD/CAM氧化锆修复体是最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的氧化锆修复体[2]。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在口内预备出标准的修复体洞形,然后制取模型,送技工室进行计算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器直接切磨出的与模型对应的修复体,经打磨抛光、试戴并粘结在患牙上。CAD/CAM氧化锆修复体具有精确度高、边缘密合性好、修复体强度高、抗折性能增强的优点。氧化锆生物相容性好,对牙龈无刺激,不会有牙龈黑线问题和返青现象,无过敏反应[3]。修复体颜色接近天然牙,可通过比色选择适合颜色,修复效果自然美观。同时由于没有金属成份,修复体不会对放射学检查形成干扰,患者如需进行核磁共振检查,不需拆除修复体。2.2 髓腔固位形氧化锆高嵌体适应证选择 常规完成根管治疗的后牙,临床多进行冠修复或桩冠修复以保护牙体组织。但对于一些咬合较紧,合龈距离较短的患牙,常规桩冠修复往往由于固位形差,粘结面积不足而导致冠脱落,修复失败。因此常为这类患牙或制作金属全冠,或进行桩冠一体的修复设计。但金属全冠存在颜色缺陷常常不被患者接受,而桩冠一体制作较复杂,且不易取得良好的边缘密合度。因此对于合龈距离低、咬合较紧的病例,牙体组织无大面积丧失且髓室高度足够时,本组尝试选择了CAD/ CAM氧化锆高嵌体的修复设计,依靠髓室以获得良好的固位形。同时可以减少牙体组织磨削量,相比全冠修复更加微创。值得注意的是,本组选择均为合力正常,覆合覆盖关系正常,无夜磨牙,紧咬牙以及咬合干扰的病例。由于陶瓷脆性相对较大,因此合力过大,咬合异常的病例需慎重选择,一般多行金属高嵌体或金属全冠修复。

2.3 氧化锆高嵌体的牙体预备与粘结 在进行氧化锆高嵌体牙体预备时,髄室底形成连续而平滑的平面。髓室壁聚合角度不宜过大,以2°~6°为佳。聚合度过小可能影响就位,过大则影响固位。如患牙邻面缺损,邻面应延伸到自洁区,便于粘结时去除粘结材料和修整外形,也利于防止继发龋。轴壁厚度应大于1.5mm。在保证咬合面修复体厚度的前提下,尽量少磨除牙体组织,颊舌侧边缘线均在龈缘以上。尽可能减少修复体与牙龈的接触,以避免其对牙龈组织的刺激。同时还可通过增加接触面积、采用多面嵌体、各轴壁尽可能平行、窝洞线角清晰等备牙技巧,以增加修复体固位力。在修复体粘结前,需对修复体组织面进行喷砂处理,并配合使用树脂粘结剂,以期达到良好的粘结效果。2.4 CAD/CAM 氧化锆高嵌体疗效评价 本研究中38颗修复体在随访期间,在粘结后7个月和1年后出现高嵌体脱落2例,考虑原因为牙体预备时固位型设计欠佳所致。后经重新备洞并再次粘结后,随访至今未再脱落。高嵌体发生崩瓷1例,考虑原因为牙合过紧,咬合力过大而致,后改作金属高嵌体。全部病例无修复体折裂和继发龋出现。采用CAD/ CAM技术的氧化锆在硬度及韧度方面均较传统制作高,其结构有特有的应力诱导相应增效效应,材料的强度明显升高[4]。由于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修复体精密度大大提高,本组病例中采用探针检查修复体边缘,所有修复体均与基牙贴合、不卡探针无间隙,展现出优良的边缘密合性。同时由于修复体边缘线尽可能的避开了龈缘,因此绝大多数病例也未发生食物嵌塞现象。极少数牙龈退缩患者的龈合面修复体,出现轻度食物嵌塞也可以通过牙线和牙间刷进行清除。有文献报道[5-6],用全瓷高嵌体修复经过根管治疗的牙齿,与全冠修复效果一致。同时,经过三维有限元素分析得出全瓷嵌体冠在粘结面的拉应力小,剩余牙体组织的抗折断能力强于后者,这与本研究获得的效果是一致。但本研究观察时间尚短,长期修复效果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1]Lin YH,Song XM,Chen YM,et al.Effect of Er:YAG laser irradiation on bonding property of zirconia ceramics to resin cement[J].Photomed Laser Surg,2013,31(12):619-625.

[2]何帆,傅远飞,于卫强,等.97例CAD/CAM氧化锆基底冠桥修复体制作效果评价[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3,22 (2):94-98.

[3]张富强.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陶瓷的研究与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0):1081-1084.

[4]巢永烈.全瓷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2):16-18.

[5]Lin CL,Chang YH,Chang CY,et al.Finite element and Weibull analyses to estimate failure risks in the ceramic endocrown and classical crown for endodontically treated maxillary premolar[J].Eur J Oral Sci,2010,118(1):87-93.

[6]Biacchi GR,Basting RT.Comparison of fracture strength of endocrowns and glass fiberpost-retained conventional crowns[J].Oper Dent,2012,37(2):130-136.

R783.3

B

2014-09-02

1006-2440(2014)06-0729-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2011-137)。

猜你喜欢

高嵌体全冠固位
高嵌体修复的研究进展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CAD/CAM玻璃瓷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二磨牙的临床观察
大规格树木生长季节全冠移植技术
长箭头卡的临床应用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种植支持式固定修复体两种固位方式的研究进展
铸造陶瓷高嵌体修复治疗后前磨牙3年的临床效果体会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