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概述
2014-04-15黄兰花
黄兰花,张 伟
(1.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型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为其重要特征,而没有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CVA的诱发或加重因素有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且其对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1],其中平均30%最终发展为典型支气管哮喘,年龄是其转变成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2]。CVA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由于其长期持续且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药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易反复。近年来中医中药在CVA的治疗中,疗效颇佳,现就中医对CVA的认识和诊治综述如下。
1 中医病名
古代医家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只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病因,因此没有与CVA完全相对应的病名。但针对其主要的症状,《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为咳嗽病名的最早描述。《诸病源候论·咳嗽候》将咳分十类,称为十咳,风咳列为诸咳之首,“一日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而纵观现代医家,对CVA中医病名认识亦各有所异,如付强[3]认为CVA,依其主症刺激性干咳及其病机肺气上逆,而将其归属中医之“咳嗽”。张伟等[4]认为该病呈发作性、休止无常,恰似风之善行数变,故将CVA归入中医“哮喘”病范畴。宫汝华等[5]认为由于该病病程缠绵难愈,本虚标实,累及多脏,符合中医的“内伤咳”的特点。苗青等[6]则认为该病属于“久咳”“顽咳”“慢性咳嗽”范畴。从该病的发生、发展所表现出的临床征候特点分析,亦有众医家将其分属于“风咳”“痉咳”“肺痹”“肺痿”“百日咳”“咽源性咳嗽”等不同疾病范畴。
2 病因病机
医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云:“千般癦难,不越三条”,并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最早提出三因学说,而诸多现代医家亦多从外感邪气、内邪干肺、内外合邪3个角度阐述了CVA的病因病机。
2.1 外感邪气 《河间六书·咳嗽论》篇言:“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即提出了六淫外邪的致病性。如近代医家罗社文等[7]亦提出以风邪犯肺为核心,CVA病因病机本质为外感失治,邪郁肺络,肺失宣肃,肺管不利,气道拘急所致。
2.2 内邪干肺 内邪如内伤、宿痰、情志、禀赋等皆可影响脏腑,使之功能失调,内干于肺,肺失宣肃而发为病。近代医家孙安礼[8]认为痰为CVA主要病理因素,痰的产生当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以致津停凝聚成痰,伏留于肺,成为夙根,遇感引触,痰气交搏,壅塞气道,肺失宣肃,气逆而发病。
2.3 内外合邪 《医学心悟·咳嗽》曰:“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即言及了内外邪气的相互致病性。谢民栋[9]认为CVA于外感受风邪、于内宿痰伏肺,内外合邪,风痰闭阻气道,加之五行中肺肾母子的相互影响,而发为病。
3 中医辨证论治
《内经》言“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提示医者要谨查病机,从整体把握分析病机与病证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归属,做到辨证准确,立法精当,治病求本。
3.1 分期论治 柯新桥[10]主张分期治疗,并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认为发作期重在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缓解期重在滋肾温阳,兼顾补脾益肺、祛除内伏之痰瘀。王烈基于“治病求本”的原则,在从哮论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期证治法治疗小儿CVA,即发作期(咳期)、缓解期(痰期)和稳定期(根期),发作期以解痉通络,降逆止咳为主;缓解期以健脾化痰止咳为主;稳定期以补肺健脾益肾,固本涤痰为主[11]。李荣辉将小儿CVA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以及临床缓解期3个阶段,急性发作期注重治标,肃肺止咳;慢性持续期单止咳恐伤其正,单扶正恐兜敛其邪而标本兼治;临床缓解期重在治本,益气养阴,固其根本,以防复发[12]。
3.2 分型论治 易桂生[13]根据中医辨证将CVA分为风犯肺卫、肝火犯肺、肺脾气虚、气虚血瘀4型。风犯肺卫治以疏风通络,宣肺止咳;肝火犯肺治拟清肝泻肺,化痰肃降;肺脾气虚治拟益气固肺,健脾化痰;气虚血瘀治拟益气活血,化痰止咳。宫汝华等[5]认为CVA多病久而易反复,邪实正虚,虚实夹杂,如内伤咳,分邪实和本虚,邪实证为: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本虚证为:肺阴亏虚、肺脾两虚、肺肾两虚。治疗则祛邪扶正兼施,同时肺脾肾三脏兼顾。黄少君等[14]根据临床症状分4个典型中医证候:风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气虚弱证,为CVA的中医辨治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3.3 分脏腑论治 《素问·咳论》篇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故咳嗽不单纯与肺相关,它脏受邪内干于肺皆可致病。《内经·咳论》中有脾胃致咳之论:“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说明咳嗽与脾胃的密切关系。张燕萍总结本病辨治特点:治肺在先,肺脾同顾、肺肾同补在后[15]。黄东晖[16]认为CVA病位在肺,与肺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应该治肺为先,治肺以调气为中心,注重祛风、益肺、固卫、养肺阴;必要时肺脾肾同治;疾病控制后应疏肝、健脾、益肾善后。苗青等[6]提出重视邪郁少阳、从肝胆论治的观点,并针对少阳郁逆,肺气失宣证,采取相应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
4 单方验方
目前,对CVA认识不断深入,众多医家结合临床,运用中药方剂辨证施治,疗效颇佳。杜文坚[17]采用桑白皮汤加减(桑白皮、黄芩、炙紫菀、厚朴各15 g,浙贝母、桔梗、半夏、蝉蜕、防风各 12 g,葶苈子、杏仁各10 g,生甘草5 g)治疗CVA3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有良好临床效果,不仅能良好的止咳,同时能够降低CVA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杨顺金[18]应用加味止嗽散,治疗CVA6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2.86%,疗效显著明显优对照组。李淑玲[19]运用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CVA78例,有效率82.1%,治疗组疗效明显,且3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仍高达97.4%,治疗组临床疗效稳定持久,远期效果好。
5 中医外治
5.1 穴位帖敷 曾莺等[2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法防治小儿CVA,发作期贴风门、肺俞穴,“三伏、三九”贴定喘穴、肺俞、脾俞、肾俞穴,设对照组仅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控制症状时间少于对照组,2年内典型哮喘发病率为6.25%小于对照组36.67%(P<0.05)。王淑英等[21]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白冰方穴位(定喘、肺俞、脾俞、肾俞、璇玑)贴敷治疗CVA,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大于对照组77.5%(P<0.05)。郑彩霞[22]应用调肝肃肺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CVA,内外兼施,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5.2 中医雾化 杨辉等[23]用中药制剂天龙液(含炙麻黄、熟附子、法半夏、蝉蜕、青天葵、款冬花等)超声雾化治疗CVA34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PEFR前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向林华[24]用中药(射干 10 g,炙麻黄 10 g,细辛 3 g,半夏 10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五味子5 g,生姜10 g,大枣6枚,干地龙10 g,蝉蜕10 g)水煎取汁雾化联合必可酮治疗CVA30例,有效率为96.67%大于对照组83.33%(P<0.05)。
5.3 穴位注射 王翠真[25]用定喘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CVA,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大于对照组85.7%(P<0.025)。许建成[26]自拟抗敏哮咳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CVA,设置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中药组予以抗敏哮咳方随证加减治疗,结合组在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穴位注射,最终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中药组及结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合组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张彩萍等[27]采用综合法治疗CVA,包括拔火罐、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和穴位贴敷等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并能减少PEF变异率(P<0.05)。董左成等[28]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综合拔罐治疗CVA36例,总有效率91.7%。
6 小结
综上可知,中医内外施治,整体调理,治疗CVA有明显优势,疗效独特,治愈和缓解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佳,可以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但从现有文献报道看,各医家对其病因病机方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特别是缺乏统一的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因此应在深入探索中医经典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科学手段,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本病的特色与优势,更好的指导临床。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5):453-456.
[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
[3]付强.升降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27.
[4]张伟,邱雪,侯树平.解痉止咳冲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7,35(5):57-58.
[5]宫汝华,徐艳玲.辨证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5):68-69.
[6]苗青,樊茂蓉,张燕萍,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法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41-2842.
[7]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11-14.
[8]孙安礼.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光明中医,2010,25(3):446-447.
[9]谢民栋.滋阴清热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对照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3,33(2):154-155.
[10]柯新桥.咳嗽变异型哮喘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J].湖北中医杂志,2005,27(2):3-5.
[11]冯晓纯,孙丽平,许兵,等.王烈教授关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证治经验[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12):690-691.
[12]宁彦柳,张磊,李荣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分期论治经验[J].陕西中医,2012,33(6):711-712.
[13]易桂生.咳嗽变异性哮喘辨治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4):321-322.
[14]黄少君,王宝爱,郑肇良.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候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5):345-347.
[15]祁海燕,张燕萍.张燕萍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5):335-336.
[16]黄东晖.咳嗽变异性哮喘辨治思路[J].新中医,2009,41(7):1-2.
[17]杜文坚.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J].陕西中医,2007,28(7):839-840.
[18]杨顺金.加味止嗽散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0):1878-1879.
[19]李淑玲.三子养亲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293-294.
[20]曾莺,邓丽莎,李伟元,等.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2):442-444.
[21]王淑英,丁静,杨环玮.白冰方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1):103-104.
[22]郑彩霞.调肝肃肺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50-51.
[23]杨辉,邱志楠,潘俊辉,等.中药超声雾化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14-115.
[24]向林华.中药联合必可酮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26(3):97-98.
[25]王翠真.定喘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56例[J].四川中医,2005,23(6):53.
[26]许建成.抗敏哮咳方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8):550-553.
[27]张彩萍,武蕾,谷红霞,等.综合外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对PEF变异率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9,31(5):653-654.
[28]董左成,王秀玲.“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及拔罐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3,45(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