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瘀血与疑难病辨治的关系

2014-04-15文颖娟

吉林中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疑难病病证瘀血

文颖娟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疑难病是指现代医学诊断较易明确,但治疗尚有困难的疾病。这类疾病多为变态反应性疾病、遗传缺陷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其组织器官变性,病损进行性加重,病理变化多呈不可逆性,目前尚缺乏完全治愈的临床效果。疑难病具有隐匿渐进的发病特点、因果转化的标本特点、脏腑相关的病位特点、虚实相兼的证候特点、质亏形损的脏虚特点以及痰瘀毒风的邪实特点[1]。而其中瘀血的产生是脏腑渐损,功能低下,气血津液运行失常逐渐凝变而成的。气运血,血载气,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血瘀,瘀血形成后凝滞脏腑血脉,致组织器官变性,血液运行不畅,多发心肝血脉病变,如心脑血管病、肝脏疾病及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等疑难病症。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也认为,瘀血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尤其是疑难脑病,包括脑卒中、解颅、眩晕、癫痫、老年痴呆等疾病[2]。故瘀血是疑难病发病的关键因素,而其形成之后又会成为新的病理关键甚至形成特有的证候群,加重疑难病甚至引发新的病证。故探讨瘀血与疑难病的关系至关重要。

1 对瘀血辨证思维的突破

瘀血是久疾难病比较广泛的一种病理改变[2]。对于瘀血,从古至今的认识已相当丰富,理论上已认识到“久病多瘀”“瘀血在疑难病的发病中至关重要”,但有关的认识仍待深入。久病多瘀,是否久病都与瘀血有关?用活血方之后有效吗?盲目用药还是基于中医思维的思考,怎样思考?应当有一个思维上的突破。

回顾历代医家研究瘀血:瘀血证理论始于《内经》,然而书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血瘀”或“痰血”,也无“血安证”之称,而以“血脉凝泣”(《素问·至真要大论》)、“血凝泣”(《素问·调经论》)、“留血”(《素问·调经论》)及“脉不通”(《素问·举痛论》)等名称散载于《内经》各篇中,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做了丰富的论述,为瘀血理论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3]。至汉·张仲景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等一大批著名方剂,极大地发展了活血化瘀治法。到唐·孙思邈犀角地黄汤,甚至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云“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并载有“肝络凝瘀”“胆络血滞”“瘀血积于胃络”诸病证。并在《临证指南医案·积聚》中认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即病初邪气主要在经,病位较浅,病理损害较轻,故不易形成瘀血阻滞;病久则邪气深人脏络腑络,病位较深,病理损害较重,势必形成瘀血阻滞,故“久病血瘀”[3]。王清任则注重血瘀辨证,强调辨脏腑经络、气血虚实、瘀血部位以及瘀血的原因。如其在“脏腑记叙”篇中云:“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在其“通窍活血汤所治症目”篇中云:“因虚弱而致病,治当补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当去病,病去而元气自复。”在“方叙”篇中云:“立通窍活血汤,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瘀之证;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立膈下逐瘀汤,治肚腹血瘀之证。”并结合瘀血形成的病因创立诸多活血方剂,如对气虚而致瘀者用补阳还五汤类方,气滞而致瘀者用血府逐瘀诸方。而唐容川对于瘀血的治疗,则强调按瘀血部位选方用药。如“吐血”篇中云:“瘀血著留在身,上下内外又各有部分不同,分别部居,直探巢穴,治法尤百不失一。审系血瘀上焦,则见胸背肩膊疼痛麻木逆满等证,宜用血府逐瘀汤或人参泻肺汤加三七、郁金、荆芥,使上焦之病一并廓清;血瘀中焦,则腹中胀满,腰胁着痛……宜用甲己化土汤加桃仁、当归、姜黄主之;血瘀下焦,腰以下痛、小腹季肋等处胀痛……宜归芎失笑散主之。”纵观各医家对于瘀血的认识经历了停于下焦、与热结合,到波及全身这样的一个过程。有关的治疗也从活血与泻下,清热活血到行气活血,这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这种突破有其医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张仲景强调外感寒邪致病,虽初犯太阳经脉,又会深入机体引发变证。因寒邪凝滞于足太阳膀胱经脉,内和于膀胱,膀胱位于下焦,则寒邪阻滞血液运行,导致下焦瘀血,出现少腹急结之症;而心主血脉、心主神志,血液运行失常久必然见神志异常,则其人如狂。但其形成的关键却在于寒邪与瘀血交结于下焦,故虽有神志病变的外在表现,而治疗仍以桂枝、桃仁配伍散寒活血为本;对于蓄积于下焦的瘀血,在散寒活血以去除病因的基础上,还应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故加用大黄、芒硝泻下逐瘀。如李心机录肖琢如医案对此方证做了很好的阐释:“李某,年20余岁。先患外感,诸医杂治,证屡变,医者却走。其父不远数十里,踵门求诊。审视面色微黄,少腹满胀,身无寒热,坐片刻,即怒目注人,手拳紧握伸张,如欲击人状,有顷即止,嗣复如初。脉沉涩,舌苔黄暗,底面露鲜红色。诊毕,主人促疏方,并询病因。答曰,病已入血分。前医但知用气分药,宜其不效。《内经》云,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此证即《伤寒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也。当用桃核承气汤。即疏方授之:光桃仁9 g,生锦纹9 g(酒洗),元明粉6 g(分冲)。紫瑶桂1.5 g,清炙草2 g,1剂知,2剂已。嗣以逍遥散加丹栀、生地黄,调理而安。”[4]孙思邈生活在唐代,晋唐以后追求养生,多服丹石之品,助热生火,灼伤津血,形成瘀热阻滞,见斑疹、出血等。针对时下的这种弊端,孙思邈创立犀角地黄汤以凉血散血,后世清代温病学家把此方应用于温热入营血分的治疗。清代受复古探求之风的影响,医家更注重对病证机制的深入探求。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更加注重对病证本质的研究,探求究竟是什么导致病变。受此两种文化环境的影响,王清任基于对尸体解剖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学理论,认为瘀血停于胸中,创立血府逐瘀汤,并根据瘀血阻滞不同部位,创立系列逐瘀汤。至现代,对瘀血的认识已很丰富,但临床使用仍以王清任诸瘀血方为基本。有关其本质的探求多局限在现代医学所谓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于临床用药并未有多大的突破。

基于以上分析,各医家只是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瘀血,有一定的可取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我们今天再度认识瘀血应有所启发。有没有一个共同点来支撑对瘀血的认识?应该还是以五脏为核心,结合分析其功能失常引起气血津液的改变,以及由此带给机体的诸多见症。于是,瘀血不仅仅是因寒、因热导致,也不仅仅是气滞引起,诸多脏腑功能失常皆会引起。即使是因寒热导致,也会有相应的脏腑归属,继而有相应的表现。

2 对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寒邪凝滞、热邪灼津伤血、气机阻滞等皆可形成瘀血。但对于瘀血病因病机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笼统的概括,而应对其深入分析。如因寒所致,应分清是外来之寒,还是脏腑虚损形成的内生之寒。外寒多阻滞体表气血,故以调和营卫为主,温而散之,多用麻黄、桂枝等散寒活血;而内寒多因于脏腑虚损,故以补益脏腑为主,则应温而补之,多用黄芪、丹参等益气活血之品。至于气滞形成血瘀,也应分清气滞的层次。如因于肺气不宣,应以宣肺活血为主;因于肝气郁滞,则应调肝活血;因于脾气不运,应健脾活血;因于心气郁滞,应养心活血;肾气亏虚,不能蒸腾气化导致津血凝滞,则益肾活血。同样,对于因气虚形成的瘀血阻滞,也应分脏腑论治。如此,则强调以五脏为核心,分清瘀血形成的具体原因,才能真正掌握疾病的本质。

3 瘀血的诊断依据

如何才能确诊为瘀血,或者说瘀血的指征是什么?通常所指包括:疼痛、肿块、舌质紫暗、舌下脉络弯曲、怒张等,这些都是十分明显的瘀血指征。但有些病证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瘀血指征。疑难病证在常规治法难以取效的情况下,采用活血之法常可取效。针对此类,我们应该回过头去思考,为什么可以活血法治疗,针对这样的病证怎样才能确诊为瘀血所致。瘀血可以停滞于不同的脏腑或部位,引起相应的功能改变。如停滞于心则引起心悸,但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如心气虚、心阳虚等,而瘀血所致的心悸必然伴见其他见证,如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冠心病)、脉弦等;停滞于肝,可能表现为胸胁痛,但气滞也可引起,而强调瘀血引起的则可能伴见烦躁易怒、月经失调、头痛等。有些脱发也可能由瘀血阻滞,发失所养引起。但引起脱发的原因有很多,如肾精不足难以补骨生髓,脑失所养引起。如其人平素是否有腰膝酸软等肾虚表现,女性是否有月经失调,男性是否有精液的异常、不育等;因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应分析平素是否有纳差、乏力、消瘦或肥胖但易外感等。

再次强调,瘀血指征有有形与无形之分,虽然有形之瘀血证可以明确诊断,但无形之瘀血证也并非无证可循。因为对机体而言,是以五脏为核心的整体,机体病变表现必然是五脏功能失常引起,在外表现为气血精津的运行失常,在内则表现为脏腑本身功能病变,而瘀血属于气血精津运行失常的一种,也是脏腑功能失常的表现。虽然血液运行是在心主血、肝藏血、脾运化血液的功能协调下完成,但肺的宣发肃降、肾的蒸腾气化也是血液运行的关键。所以临床可以从2方面去分析:在外,观察血液易盈亏的地方,如四肢末端爪甲、毛发,面部尤其唇舌等部位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另一方面,某一脏腑本身功能失常也会有相应的表现,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瘀血以及瘀血阻滞于何部位,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4 瘀血对临床治疗的意义

基于“久病多瘀”的理论,现代临床广泛应用活血之法治疗诸多疑难病证,可以说涉及临床各科。在肝硬化治疗中的运用,仝小林教授以四方为基本方剂,加减化裁,在运用经方的同时,擅长运用虫类药活血搜剔经络,活血利水药以消水肿、活血破瘀药以消积聚,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5]。王海峰等[6]认为肺心病气虚、阳虚、阴虚是发病的基础。气虚无力鼓动血脉则生瘀血,阳虚水饮不化则为痰饮、水饮。瘀血痰饮阻滞会加重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周仲瑛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以阴虚燥热为本,但同时都伴有瘀热这一复合病理因素。瘀热在干燥综合征中有其特殊的致病特点,如饮难解燥、耗伤阴血,诸症杂陈、病程绵长。瘀热的辨证要点为有瘀热特殊症状、血热征、瘀血征及特殊舌脉等[7]。杨关林教授认为,胸痹病位在心,以痰浊血瘀、心脉痹阻不通为基本病机,治宜标本兼顾。临床以益气健脾化痰、活血化瘀止痛为基本治法,尤重化痰、活血。指出“脾气升则浊气降,血滞行则心脉通”为治疗原则,体现了寓补于通、攻补兼施的治疗特点[8]。其他如癌症[9]、急性心肌梗死[10]、溃疡性结肠炎[11]、艾滋病[12]等疑难病症,应认真思索其在相应病证诊治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是否能形成此类瘀血证型在某一病证中的完整认识,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表现,甚至形成确定的类方治疗,即标准化。但是否所有的疑难病症都要从瘀论治,或者说此类病治疗每一阶段都要从瘀论治。如肝炎后期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气滞血瘀的结果,有明确的使用指征,可是这个病人又很虚弱(结合全身见证),难以承受行气活血法。对此,要扶助正气,通过健脾以化生气血,补肾精以实其子(肝),给他一个能耐受祛邪的平台。否则盲目的活血可能对症,但并非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而促使病情发展变化甚至恶化(如大出血等)。其他疾病也同样如此。

所以对于瘀血,已明确其是疑难病发病与治疗中的关键,在治疗中使用活血之法作用显著。但对已明确使用有疗效的病证,应仔细总结其完整的病因病机、立法处方,以形成此类病证的规范性资料;另一方面,应明确并非所有病证都用活血的方法,甚至并非所有的病证每一阶段皆要用活血之法,而应从整体出发综合分析。即使有瘀血指征,也应考虑活血法是否为第一阶段的治疗方案。

同时强调,疑难病发生之后难以治疗,所以预防也很重要。针对瘀血对疑难病发病的影响,可对一些易发生瘀血之人结合体质进行相应的调摄以未病先治。如前已述及瘀血的形成原因有因寒邪凝滞所致,故对于可能产生寒邪凝滞者皆应多加关注,虚寒体质患者应注意保暖,饮食上以温补之品为主,从而预防病变的发生。

[1]沈舒文.内科难治病辨治思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

[2]张学文.医学求索集[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

[3]张静,陈克进,田金洲.浅述血瘀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4):39-40.

[4]李心机.伤寒论通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9-160.

[5]周强,张家成,赵锡,等.仝小林教授治疗肝硬化方药介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0):829.

[6]王海峰,李建生,余学庆,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证素组合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2):199.

[7]张碧擎.从瘀热辨治干燥综合征[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3):456.

[8]刘光颖,张哲,杨关林.杨关林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心痛临床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64.

[9]常富业,王永炎.浅识王永炎院士论癌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3):389.

[10]吴焕林,王侠,李晓庆.12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证候特点的回顾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749.

[11]朱立,王新月.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理论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30(1):10.

[12]谢世平,王勇,梁润英,等.基于文献的艾滋病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513.

猜你喜欢

疑难病病证瘀血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卒被损瘀血候”导引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瘀血发热治验一则
《疑难病杂志》可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