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痔灵注射+羊肠线肛周皮下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附22例报道)
2014-04-15饶承淑肖兰福李俊忠文海波杨涵相
饶承淑 肖兰福 李俊忠 文海波 杨涵相
(贵阳医学院附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贵州贵阳 556000)
2006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羊肠线肛周皮下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男8例,女14例;年龄16~72岁之间,平均39.6岁。病程6~38年,平均14.6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常规状态下肛门可容纳2~4指,直肠脱出6~16 cm,平均约8.2 cm。
1.2 治疗方法 术前两天嘱患者进食无渣饮食(以尽量使患者术后控便时间延长),术前禁饮食4 h,术前10 h及2 h左右行清洁灌肠各1次,患者采用局域阻滞麻醉,取截石位,碘伏消毒,先将脱出的直肠组织用卵圆钳夹持固定以防回缩,在齿线上1 cm开始的直肠黏膜处的3、6、9、12点位各用1∶1消痔灵液(消痔灵注射液原液与生理盐水配成1∶1稀释液)注射1 mL于黏膜下层,再取距齿线上2 cm的直肠黏膜平面处的1、4、7、11点位用1∶1消痔灵液各注射1 mL于黏膜下层,再取距齿线上约3 cm的直肠黏膜平面的3、6、9、12点位用1∶1消痔灵液各注射1mL于黏膜下层,以此类推,分不同黏膜平面分层呈网格点状注射,每点1 mL各点之间呈网络交错状排列,使药液均匀分布,依脱垂的程度决定注射平面,多注射3~5个平面即可。再将脱出的直肠组织回复,肛周再次碘伏消毒,保持无菌操作。术者先用左手食指探入肛门,再于3点位距肛缘1.5 cm处用右手持9号腰穿针,在左手食指的引导下刺入左侧坐骨直肠窝,注入消痔灵原液15~20 mL,边注射边稍稍退针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坐骨直肠窝内,注意勿刺穿肠管。再以同法于9点位距肛缘1.5 cm处刺入右侧坐骨直肠窝,注入消痔灵原液15~20 mL,再以同法于6点位距肛缘1.5 cm处进针,刺入直肠后间隙,注入消痔灵原液10~15 mL。再于6、12点位距肛缘约1 cm处各向远作一长约1 cm的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用小弯钳沿肛缘环形游离皮下一圈,用3号羊肠线从皮下隧道引出,在12点位处收紧羊肠线使肛门紧缩至能轻松容下成人一食指中节的大小。将羊肠线打结并将线结旋转埋至约1点位皮下内。术后按肛门手术常规换药处理,不必拆线,不行肛门坐浴,抗生素预防感染。嘱患者进半流质饮食,尽量控便,即使排便排气也不能努挣,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保持大便稀软。
1.3 结果 术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平均住院5~7 d,22例均治愈,治愈率100%。随访3个月至5年无复发。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
2 讨 论
脱肛的原因主要与全身机能状况尤其是神经系统机能减退有关。但局部因素如解剖结构缺陷和机能不全、肠源性疾病、腹压增高等,亦是造成脱肛的重要条件。我国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直肠脱垂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为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Ⅱ型为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Ⅱ型又根据脱垂的程度临床上又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Ⅰ度:直肠壶腹内肠套叠及隐性直肠脱垂。Ⅱ度: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Ⅲ度: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或肛管脱出于肛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失禁。直肠脱垂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适合于不完全性直肠黏膜脱垂,尤其适合于儿童、不能耐受手术和不接受手术者。对于完全性直肠黏膜脱垂手术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方法很多,有经腹和经会阴两种途径,但没有一种是十分满意的,其中以肛门紧缩术创伤最小,操作简便,有肛门括约肌折叠缝合术,但创面稍大。有使用丝线、尼龙线、橡胶线、金属线做紧缩的,但都有拆线的二次痛苦过程。羊肠线用于肛周皮下组织紧缩后,周围组织能围绕羊肠线引起无菌性炎症,致使结缔组织增生,于肛周形成结缔组织纤维环,同样能很好的起到肛门紧缩的效果,因其能在2~3周内可吸收,所以免除了二次拆线的痛苦。但肛门紧缩术复发率高,多配合其他疗法同时使用[2]。注射疗法因其较高的复发率曾遭到人们的“唾弃”,但是,因其不破坏直肠、结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没有开腹或经会阴手术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常用的注射药物有酒精、50%葡萄糖、盐水、牛奶、石碳酸杏仁油、明矾、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等,但以中西药综合剂型消痔灵注射液应用最广泛。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五倍子和明矾[3]。将其注入直肠黏膜下层和直肠周围间隙后,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使松弛的直肠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还可使松弛的直肠侧韧带纤维化而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从而牵拉直肠,使其回复并固定到原位,因操作简便、痛苦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目前为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药物,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这也是注射治疗的共同缺点)。国内学者多有报道,如:韩宝等[4]采用消痔灵经肛门直肠内外注射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0例,复发率约7%; 李华山等[5]采用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17例,复发约5%[6]。除了巨大嵌顿性直肠脱垂难以复位,多合并局部明显炎症和水肿,黏膜表面糜烂,需要较复杂手术外,其他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我们均推荐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尽量减少了复发。且操作简单,没有增加患者的痛苦。值得推荐。
[1] 张有生,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7-237.
[2] 李华山.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现状[G].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2011:310-312.
[3] 余洪艳,韦俊武.直肠脱垂的治疗概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33(10):71-72.
[4] 韩宝,徐慧岩.经肛门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与体会[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413-414.
[5] 李华山,李国栋.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117例[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3):183-184.
[6] 李中福,周四海.巨大嵌顿性直肠脱垂的急诊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