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痔灵注射+羊肠线肛周皮下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附22例报道)

2014-04-15饶承淑肖兰福李俊忠文海波杨涵相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3期
关键词:消痔羊肠线肛缘

饶承淑 肖兰福 李俊忠 文海波 杨涵相

(贵阳医学院附属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贵州贵阳 556000)

2006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们采用消痔灵注射+羊肠线肛周皮下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男8例,女14例;年龄16~72岁之间,平均39.6岁。病程6~38年,平均14.6年,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松弛,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常规状态下肛门可容纳2~4指,直肠脱出6~16 cm,平均约8.2 cm。

1.2 治疗方法 术前两天嘱患者进食无渣饮食(以尽量使患者术后控便时间延长),术前禁饮食4 h,术前10 h及2 h左右行清洁灌肠各1次,患者采用局域阻滞麻醉,取截石位,碘伏消毒,先将脱出的直肠组织用卵圆钳夹持固定以防回缩,在齿线上1 cm开始的直肠黏膜处的3、6、9、12点位各用1∶1消痔灵液(消痔灵注射液原液与生理盐水配成1∶1稀释液)注射1 mL于黏膜下层,再取距齿线上2 cm的直肠黏膜平面处的1、4、7、11点位用1∶1消痔灵液各注射1 mL于黏膜下层,再取距齿线上约3 cm的直肠黏膜平面的3、6、9、12点位用1∶1消痔灵液各注射1mL于黏膜下层,以此类推,分不同黏膜平面分层呈网格点状注射,每点1 mL各点之间呈网络交错状排列,使药液均匀分布,依脱垂的程度决定注射平面,多注射3~5个平面即可。再将脱出的直肠组织回复,肛周再次碘伏消毒,保持无菌操作。术者先用左手食指探入肛门,再于3点位距肛缘1.5 cm处用右手持9号腰穿针,在左手食指的引导下刺入左侧坐骨直肠窝,注入消痔灵原液15~20 mL,边注射边稍稍退针使药液均匀分布于坐骨直肠窝内,注意勿刺穿肠管。再以同法于9点位距肛缘1.5 cm处刺入右侧坐骨直肠窝,注入消痔灵原液15~20 mL,再以同法于6点位距肛缘1.5 cm处进针,刺入直肠后间隙,注入消痔灵原液10~15 mL。再于6、12点位距肛缘约1 cm处各向远作一长约1 cm的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用小弯钳沿肛缘环形游离皮下一圈,用3号羊肠线从皮下隧道引出,在12点位处收紧羊肠线使肛门紧缩至能轻松容下成人一食指中节的大小。将羊肠线打结并将线结旋转埋至约1点位皮下内。术后按肛门手术常规换药处理,不必拆线,不行肛门坐浴,抗生素预防感染。嘱患者进半流质饮食,尽量控便,即使排便排气也不能努挣,必要时可服用缓泻剂,保持大便稀软。

1.3 结果 术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平均住院5~7 d,22例均治愈,治愈率100%。随访3个月至5年无复发。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

2 讨 论

脱肛的原因主要与全身机能状况尤其是神经系统机能减退有关。但局部因素如解剖结构缺陷和机能不全、肠源性疾病、腹压增高等,亦是造成脱肛的重要条件。我国200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将直肠脱垂分为Ⅰ型和Ⅱ型,其中Ⅰ型为不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黏膜脱垂。Ⅱ型为完全性直肠脱垂,即直肠全层脱垂。Ⅱ型又根据脱垂的程度临床上又分为Ⅰ度、Ⅱ度、Ⅲ度。Ⅰ度:直肠壶腹内肠套叠及隐性直肠脱垂。Ⅱ度:直肠全层脱垂于肛门外,肛管位置正常,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不伴有肛门失禁。Ⅲ度: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或肛管脱出于肛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有肛门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失禁。直肠脱垂治疗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主要适合于不完全性直肠黏膜脱垂,尤其适合于儿童、不能耐受手术和不接受手术者。对于完全性直肠黏膜脱垂手术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方法很多,有经腹和经会阴两种途径,但没有一种是十分满意的,其中以肛门紧缩术创伤最小,操作简便,有肛门括约肌折叠缝合术,但创面稍大。有使用丝线、尼龙线、橡胶线、金属线做紧缩的,但都有拆线的二次痛苦过程。羊肠线用于肛周皮下组织紧缩后,周围组织能围绕羊肠线引起无菌性炎症,致使结缔组织增生,于肛周形成结缔组织纤维环,同样能很好的起到肛门紧缩的效果,因其能在2~3周内可吸收,所以免除了二次拆线的痛苦。但肛门紧缩术复发率高,多配合其他疗法同时使用[2]。注射疗法因其较高的复发率曾遭到人们的“唾弃”,但是,因其不破坏直肠、结肠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没有开腹或经会阴手术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日益受到重视。常用的注射药物有酒精、50%葡萄糖、盐水、牛奶、石碳酸杏仁油、明矾、芍倍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等,但以中西药综合剂型消痔灵注射液应用最广泛。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五倍子和明矾[3]。将其注入直肠黏膜下层和直肠周围间隙后,会产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局部组织纤维化,使松弛的直肠黏膜与肌层、直肠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固定,还可使松弛的直肠侧韧带纤维化而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从而牵拉直肠,使其回复并固定到原位,因操作简便、痛苦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目前为注射治疗直肠脱垂的主要药物,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这也是注射治疗的共同缺点)。国内学者多有报道,如:韩宝等[4]采用消痔灵经肛门直肠内外注射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360例,复发率约7%; 李华山等[5]采用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117例,复发约5%[6]。除了巨大嵌顿性直肠脱垂难以复位,多合并局部明显炎症和水肿,黏膜表面糜烂,需要较复杂手术外,其他的完全性直肠脱垂我们均推荐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尽量减少了复发。且操作简单,没有增加患者的痛苦。值得推荐。

[1] 张有生,李春雨.实用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17-237.

[2] 李华山.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现状[G].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2011:310-312.

[3] 余洪艳,韦俊武.直肠脱垂的治疗概况[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3,33(10):71-72.

[4] 韩宝,徐慧岩.经肛门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与体会[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5):413-414.

[5] 李华山,李国栋.消痔灵双层四步注射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117例[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3):183-184.

[6] 李中福,周四海.巨大嵌顿性直肠脱垂的急诊手术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69-70.

猜你喜欢

消痔羊肠线肛缘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消痔灵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作用机制
中药熏洗结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指数及肛缘水肿情况的影响
羊肠线穴位埋穴治疗妊娠呕吐63例
消痔灵治疗肛肠疾病研究进展
穴位埋线不良反应概述
柏硝祛毒洗剂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评价
产妇重度混合痔用消痔灵替代PPH行肛垫悬吊固化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高分子聚合物(PGLA线)—穴位埋线的新希望※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探析
二妙汤加味煎水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