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8批群体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2014-04-15孔月华杨冬梅居俏艳童冠瑛

军事护理 2014年11期
关键词:抢救室急诊科群体

孔月华,杨冬梅,居俏艳,童冠瑛

(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浙江 嘉兴 314000)

108批群体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孔月华,杨冬梅,居俏艳,童冠瑛

(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浙江 嘉兴 314000)

目的探讨群体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接收108批共634例群体伤患者,在其治疗救护的过程中实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结果108批634例患者均顺利得到治疗救护,无差错事故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98.2%。结论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有效落实到群体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中,能有效防范群体伤事件救护中的护理风险,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救治。

群体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实施

[Nurs J Chin PLA,2014,31(11):66-68]

群体伤通常为同一种或一种以上致病因素同时造成3个人次以上的伤员[1],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紧急、伤员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2]。急诊科是护理高风险科室,由于群体伤的上述特点,在救治各类群体伤患者时,护理工作的难度加大,护理风险尤为突出。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救治群体伤患者108批634例,通过实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群体伤患者108批634例,每批3~27例,平均6例。634例患者中,男389例、女245例,年龄4个月至92岁,平均(42.7±2.9)岁;车祸89批521例,食物中毒9批62例,群体斗殴5批29例,CO中毒4批16例,自然灾害1批6例;Ⅰ类救助[3]122例,Ⅱ类救助167例,Ⅲ类救助345例;急诊手术31例,留院观察110例,住院治疗176例,经处理后转院7例,离院338例,3例患者送到医院已经死亡。

1.2 方法 108批634例群体伤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严格实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如制定并遵守完善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手术患者交接核查、“危急值”报告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用药安全;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避免发生压疮、跌倒等意外事件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

2 结果

群体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管理在嘉兴学院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实施2年,共108批634例患者顺利得到治疗救护,效果满意,无差错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存在安全隐患2起,经及时整改,无不良事件发生。

3 体会

3.1 严格查对制度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3.1.1 建立完善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预检护士快速对群体伤患者作出伤情评估,根据伤情Ⅰ、Ⅱ、Ⅲ类救助分别给患者挂上红、黄、绿不同颜色的胸卡[3],在胸卡上依次进行编号,并引导就诊。医护人员按患者胸卡标志的不同颜色,根据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分类救治。首诊护士负责询问并记录患者姓名、年龄、住址、家人的联系电话等,并填写腕带及病历卡,在病历卡的右上角标上与胸卡相同的编号,对昏迷又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在姓名栏中填写“无名氏X号”、年龄中填写“不清”、性别中填写“男(女)”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

3.1.2 抢救室危重患者身份再识别 抢救室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回来后不一定还在原床位休息,为了便于护士及时找到自己分管的患者,除上述患者身份识别内容外,本科自行设计并制作了直径19 cm、绿底白字、有醒目编号并标有绿色通道的圆牌,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护士选择编号与胸牌相同的圆牌悬挂在患者抢救床的输液钩上,直至该患者结束抢救室的治疗离开抢救室为止。不管患者在哪个床位,护士只要看到圆牌上的编号就找到自己分管的患者,便于护士一对一的救护,再次确保危重患者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634例患者中,Ⅰ类救助122例、7例暂时无法确认身份的昏迷患者,均按上述方法进行身份识别,效果满意。

3.2 确保用药安全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定量配备、定点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确保药品无过期、无变质、无破损;高危药品单独存放,标识醒目。做好输液安全管理和特殊用药的管理,如血管活性药物等,严密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634例患者中,有1例车祸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在使用盐酸胺碘酮针0.15 mg+生理盐水50 ml微泵注射时药液渗漏,由于观察仔细、发现及时未造成后果。

3.3 确保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

3.3.1 正确执行医嘱 严格执行口头医嘱操作流程,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必须大声复述而保证准确无误,且药液再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在群体伤患者抢救用药时,我们采用双人核对唱说法,唱说内容有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其中1名护士负责记录药名、剂量、用法以及用药时间,保留空安瓿供医护再次核对。抢救结束后30 min内医生将口头医嘱信息补充录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医嘱的下达和执行时间应为实施抢救的实际时间[4]。

3.3.2 履行报告制度 预检护士接到突发事件电话后必须问清事故发生地点、事件性质、伤员人数及程度、到达医院的大概时间,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护士长分别报告医务科、护理部,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医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调动相关医护、后勤人员增援急诊抢救室,以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在救治过程中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工作,并作好详细的护理记录。108批群体伤中有1批为车祸伤,1位低年资护士在接听120电话时,没有问清伤员人数及程度,导致再次拨打电话询问情况。通过此事的总结,科室规定预检护士必须由高年资护士担任,预检护士有事离开必须与抢救室组长做好交接,电话由预检护士或抢救室组长接听。

3.4 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3.4.1 做好手术部位标识 急诊科每位护士及外科、骨科医生的口袋里均备有1支红色记号笔,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手术医生和患者共同确认手术部位,并用红色记号笔作精确标记,昏迷患者由医生和家属共同确认,无家属陪伴者则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确认[5],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634例患者中有31例急诊手术患者均按此要求严格执行,未发生差错事故。

3.4.2 认真落实手术患者交接核查制度 护士接到患者手术医嘱后,立即与手术麻醉科联系,填写《手术患者护理交接单》,内容包括:患者身份核对、禁食禁饮情况、各类导管、过敏史、手术带药、特殊化验结果、确认手术部位标识、皮肤情况以及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术前准备完毕护送患者至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详细交接。交接内容包括:识别患者方法、种类,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主要病情、输液和输血、特殊管道、手术部位及名称、皮肤情况、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用药等)。

3.5 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管理制度 抢救室内每一台治疗车、抢救车及床旁均备有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池龙头为感应式,上方有洗手液、擦手纸,有正确洗手的示范图,在治疗车抽斗内放有各种一次性手套,完善的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卫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群体伤都为突发性,患者的疾病史不清,且容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侵入性操作多,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简单而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一简单的手卫生行为在临床上实施起来并不容易[6],尤其在群体伤的救治中。我科规定参与群体伤救治的医护人员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接触患者前后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脱去手套后必须洗手,侵入性操作必须遵循无菌原则,医疗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护士既是医疗护理行为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对不符合院感染控制要求的行为应随时予以制止。在108批群体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曾有1名外科医生在处理车祸患者时随手将手套扔在地上,护士立即用手机将此现场拍了下来,在事后的总结讨论会上科主任对那位医生进行了批评,以后再无此类现象发生。

3.6 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抢救室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或其他重要的检验(包括医技科室其他检查)结果时,必须规范、完整地在“危急值”登记本上作好记录,并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立即报告医生,同时让医生在登记本上签名,杜绝代签。曾有1名食物中毒患者血钾降至2.05 mmol/L,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按流程登记并汇报医生,由于该医生在处理另一患者,让在旁的实习同学代签了名,当护士再次提醒该医生处理低血钾患者时,该医生否认知道此事。

3.7 避免或减少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抢救床较窄,对清醒患者护士进行防坠床宣教,同时锁住床轮使用护栏,烦躁患者再加用约束带。车祸、打架斗殴引起的群体伤患者,大多需要进行拍片、CT等检查,在转运患者时必须使用护栏,工人和医护人员一起护送,拐弯时速度不宜过快。634例群体伤患者中,曾有1例群体斗殴的患者外出检查,护送人员发现抢救床在拐弯时易出现跑偏,幸好发现及时患者没有发生意外。检查原因为该抢救床没有第五轮,为增加抢救床的平稳性,由设备科联系厂商将没有第五轮的抢救床全部安装第五轮。

3.8 避免或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 在抢救室救治时间超过2 h特别是昏迷患者,需落实压疮的预防措施,在患者皮肤受压处、骨突处放水袋,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认真交班,避免患者皮肤长时间受压。

3.9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每批群体伤患者救治后我科都要进行及时监控,如了解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处理流程是否通畅、登记内容是否完整、护理措施是否正确有效、人力资源是否合理利用、患者及肇事单位是否满意等。对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讨论,总结经验。建立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可减少同类医疗不良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的重复发生,满足人们想通过分享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信息来改善患者安全的愿望[7]。科主任、护士长鼓励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或隐患,给主动报告者一定奖励,同时从组织、制度、流程、预案中查找原因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3.10 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 医护人员履行告知义务是医学和法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告知患者观察医疗护理过程中的细节,可以作为保障患者安全的措施,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群体伤中大多数患者会经历采血、拍片、CT、洗胃、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对清醒患者我们都耐心予以解释沟通,尊重患者的选择。我科救治的CO中毒患者中,曾有2例老年患者拒绝高压氧治疗,后经主管医生耐心解释和护士的健康宣教,最终全部接受高压氧治疗。危重患者在检查、转运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病情恶化,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等,应提前告知患者家属,使其能接受和承担风险。特殊情况下,如室颤患者的电击除颤、窒息患者的吸痰,应实行先抢救,后告知,为抢救患者争取时间。曾有1例脑外伤患者在救护车送来时其口鼻有血液涌出,抢救者来不及告知患者家属,马上使用吸引器为患者吸引,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后在对家属告知时得到了家属的肯定。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如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名字及有无过敏史、让患者共同确认手术部位;昏迷及危重患者则由家属参与。

4 小结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对群体伤患者的救治是否安全、抢救是否成功,不仅检验医院的急救综合实力,更重要的是反映医院群体伤救护的组织管理能力。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应用于群体伤患者的安全管理中,并坚持持续质量改进,不仅能规范群体伤患者救治中的医疗行为,有效降低群体伤事件救护中的医疗护理风险,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同时也加深了急诊科医护人员对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认识,变被动执行为自觉执行,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利于确保群体伤患者的安全救治。

[1] 徐桂琴,何忠杰,马俊勋,等.“3级检伤-3级分区-3级阶段”模式在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11(40):854-855.

[2] 廖全全,叶良玉,张支惠,等.群体伤救护的组织管理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97.

[3] 尹伟,沈学惠.56起群体性伤害事件的急救护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10(5):69-70.

[4] 于可娜.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在手术室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2,20(4):25.

[5] Saufl N M.Universal protocol for preventing wrong sit, wrong procedure,wrong person surgery[J].J Perianesth Nurs,2004,19(5):348-351.

[6] 于佳佳,Nittita Prasopa-Plaizier,叶旭春.世界卫生组织手卫生五个时刻的解读及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1B):75-76.

[7] 罗丹,周立,明星.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27-28.

(本文编辑:沈园园)

TheImplementationof10SafetyGoalson108BatchesofGroupInjuredPatients

Kong Yuehua,Yang Dongmei,Ju Qiaoyan,Tong Guanying

Correspond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x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xing 314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implementing 10 safety goals on group injured patients..Methods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108 batches 634 group injured patients were implemented with 10 safety goals on the process of rescue.ResultsAll patients were acquired safe and efficient rescue,and no medical accident happened.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was up to 98.2%.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10 safety goals on group injured patients can avoid risk in the process of nursing,avoid the happening of medical accident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rescue.

group injury;10 safety goals;implementation

2013-12-28

2014-03-18

孔月华,大专,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10.3969/j.issn.1008-9993.2014.11.021

R472.2

A

1008-9993(2014)11-0066-03

猜你喜欢

抢救室急诊科群体
这样运动直接进了抢救室,还要切肠子,必须警惕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