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壮瑶族民族舞蹈的区别
2014-04-14刘美芳
刘美芳
摘 要:每个民族的舞蹈都以自己特点,进而形成与全民族相区别的独特的人体表现形式;壮瑶族人民大致分布在岭南地区与广西境内,生活环境极为相近。因此,壮瑶族舞蹈有诸多共通之处,容易让人混淆。用科学的方法去正确分析、研究各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使我们可以从舞蹈的本质上对它们加以区分。
关键词:民族舞蹈;壮瑶族;区别
在中国舞蹈的大观园中,民族舞蹈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一个民族的舞蹈,都是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深入了解各民族的舞蹈,对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壮瑶族民间舞蹈的区别。
1 民族舞蹈起源的区别
壮族舞蹈多源于对狩猎的模仿,但它常与巫师酬神的活动密切联系。巫师敬神总是边跳边唱,乐神消灾祈福。最早记录,壮族舞蹈的花山壁画实际是当时壮族先民对蛙神的颂歌。这种舞姿的形状是两臂张开弯肘上举,两腿蹲成弓步,动作粗犷有力,赋有特色,被称为蛙形舞姿。魏晋时代,僚人祭鬼神时,跳鬼鼓舞。穿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舞蹈称之为“拟兽(鸟)舞”。这类舞蹈在广西境内流传相当广泛,种类、形式之多,颇为罕见。据不完全统计有“舞狮”“舞龙”“舞麒麟”“舞龙马”“竹马舞”“鲤鱼舞”“蚌姑”“斑鸠舞”等。这类舞蹈大部分在欢庆春节时表演,动作多模拟鸟兽形态,服饰道具逼真,形象栩栩如生,很受群众欢迎。瑶族舞蹈源于对刀耕火种的劳动方式的模仿,因其与大山关系紧密,加之落后的生产工具,低下的劳动效率,使得瑶族人民的每一天都在不停地重复单一的生产活动。因此,他们的舞姿,与生产劳作中的动作密切相连,久尔久之,便形成了特有的瑶族舞蹈特色。我们可以从瑶族舞蹈中最富有代表性的《长鼓舞》看到,这种靠腿部发力而形成的外在动态特征对民间舞蹈艺术的渗透和影响。长鼓舞有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打法之称,所谓三十六套、七十二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模拟生活中的起屋程序,从找地、量地、冲墙开始到新屋落成贺喜表演;在跳舞时,以能打“矮桩”为最有功力的舞者。打“矮桩”就是两腿全蹲,左右绕鼓,上下翻。打完全部套路,时间持续三四十分钟,能完成这种打法的老鼓手,使人不得不佩服他在劳动中对腿部蹲力的磨炼。
2 舞蹈表达内容的区别
壮族舞蹈因来源于狩错,表现形式多集中为对各种动物的模拟。我们看壮族舞蹈代表作《翡翠鸟舞》,该舞蹈是由表演者套上模仿翡翠鸟外形制成的精美道具,并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表演创造而成的一种舞蹈。據翡翠鸟舞的第十三代传承人罗志忠介绍,他们的祖籍在来宾南泗乡,根据现在武宣县下盘古村罗氏族谱资料得知,罗氏总共发展了十六代舞鸟艺人,此舞蹈为第一代艺人罗稻香所创,至今已传承了十六代。按此推测,下盘古村的翡翠鸟舞大约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壮族翡翠鸟舞的道具一般用竹篾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翡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表演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使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瑶族舞蹈与狩猎、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多来源在于瑶族人民对日常劳作的一种动作表现。其主要有长鼓舞、铜鼓舞和陶鼓舞等。以《长鼓舞》为例,长鼓舞的基本动作72个,大部分来源于模拟建房起屋的劳动场面,小部分程式性动作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概括。表现性动作有“四方”“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等24个,程式性动作有“莲花盖顶”“漂洋过海”“行江”。其中,“莲花盖顶”是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动作,集鼓花中的“小莲花”和“大莲花”技巧,并与下肢的基本动作“蹲颤”和“撇拐蹲转”有机结合而成,技巧最高,难度最大。
3 舞蹈风格的区别
壮族民间舞蹈安详、欢快的动律,来看成他们劳动生活环境以及传统的审美情趣。在岭南地区,壮族人民喜欢与生活在大山的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入对珍禽异兽情感的艺术升华,成为动律、动态的文化因素。壮族人民不同程度保存有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来看成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均匀的节奏中,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等。这些基本动律,体现出他们平和、善良的性格。瑶族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蹲与颤是瑶族人民山区劳动生活的主要动态,不论是爬山越岭、负重行走,或是舂米、起屋,都是靠腿部的蹲与颤去保持劳动的持久性,双膝的屈伸起伏成为劳动中的正常节奏。尽管舞蹈形式多样,但蹲颤的动律鲜明地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以瑶族中人数最多的支系—盘瑶的舞蹈为例:舞蹈动律主要表现在膝部的动作上,随着深沉的鼓点,双膝有规律的自然蹲颤;第一拍右脚往旁或往前迈出一步,膝盖蹦直,上身稍前倾,第二拍左脚并步,同时向下蹲颤上身稍后倾,坐胯;三、四拍做第一、二拍的对称动作。上身前俯后仰、膝部上下屈伸、有一种负重之感,这就是瑶族舞蹈典型的动律特征。
4 节奏特点区别
当舞蹈动作在空间流动变化时,无不渗透着音乐节奏的融合,并把不同节奏复合成动作形态意象而展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旋律节奏的力量。因此,节奏特点决定着舞蹈动律特点,是动律风格的基础,两者血脉相连。《蚂拐舞》的表演自始至终用打击乐及唢呐伴奏,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打击乐的基本节奏是:仓咚仓咚怆咚咚咚仓,此节奏起伏变化不大,但稳定坚实有力,尤其是第二小节对形成舞蹈动律特点起到关键作用。第一小节怆咚仓咚是“两跳一停”的启动,比较稳定、结实;而第二小节的“仓咚咚咚仓”在节奏力度上有了急促短暂的变化,给人一种抖动撞击之感,而“五点步”恰好是在此节奏突变中迅速完成,动律以腿部小而快的“颤动”、膝部急促有力的“抖弹”、身体“板块”形态的运动方式来体现。由于“两跳一停五点步”不断反复变化、再现,在运动中得以强化,其动律风格特点就愈加显而易见了。壮族《蚂拐舞》以其原始粗犷、古朴简拙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及民俗特色而绽放着独特的芬芳,它是壮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世代壮族人民审美追求的结晶,是壮族人民的性格及生活情趣的艺术概括和美的集中体现,是形成壮族舞蹈文化多元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综上所述,壮瑶民族舞蹈由于在信仰、风俗、生存环境上的区别。因此,在起源、内容、风格上都各有特征,把握好这些风格特点,从表演中我们可以加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