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2014-04-13赵现军
赵现军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多元化为资源型区域经济注入了活力,但是如何在资源型区域经济结构中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如何加快结构调整的速度,提高转型的质量成了资源型区域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一个难题.“随着资源衰减、资源开采企业逐渐老化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资源型城市普遍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景气、大批员工失业等问题,影响到当地乃至全国的稳定,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①
1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现状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这个命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资源性区域经济转型依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1 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不足
导致传统产业改造力度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产业结构一旦真正意义上实现转型,新型的产业往往见效较慢,会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的暂时下降,这是地方政府不愿看到的;其二,就企业而言,转型意味着大批员工面临失业,这无疑会给企业及地方政府的稳定工作带来挑战,同时,新技术的研发推广及新型工人的培养对企业而言亦会带来较重的负担;再者,传统产业与替代产业在产业政策、环境、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产业转型的“切肤之痛”,改造好是发展,而改造不好,会直接导致产业的萎靡甚至消亡.鉴于此,不少地方在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出工不出力”,甚至消极对待.
1.2 转型缺乏人才支撑
我们知道,“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②作为产业结构支撑的资源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尽管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但传统产业相比替代产业,其科技含量还是比较低的.推进产业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技术人才的匮乏会影响替代产业的技术能力发挥,同时资源产业的管理人员往往对替代产业缺乏了解,转型后难以胜任相关岗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型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若不够强大,就难以获得相应的人才支撑.现实中,资源型城市相较新型城市而言,其吸引力往往不足,这无疑会阻碍其转型的顺利进行.
1.3 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资源转型的要义在于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当前资源型区域的转型发展来看,资源型企业在制定转型战略的的过程中,多数并没有重视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试图通过资本的扩张达到对替代产业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把“换汤不换药”的技术手段运用在替代产业上,削弱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得新型替代产业的选择无法摆脱资源经济的控制,缺乏核心竞争力.其结果是一些短期效益较好,产业未来发展乏力的产业成了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首选,无法根本解决资源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的矛盾.
2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战略选择
实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必须要制定统一的转型战略,战略的制定必须要依据当地经济结构的实际,以项目为目标,以执行为抓手.在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注重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注重产业环境的培育和创造,这既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同样也是转型战略的集中体现.
具体而言,在制定转型战略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要在集中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及时跟进配套设施建设;第二,要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发展的联动效益、增强发展的科技含量;第三,要扩张产业的资本能力和科技能力,最终提升产业的竞争力;第四,要改造传统产业,坚持以传统产业为依托,集中区位优势、能源优势、资金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转型战略的科学发展,最终促进产业的转型,拉动经济发展.
3 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战略的实现路径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产业的选择和内涵发展,并在转型发展的基础上抓好具体的落实工作,优化产业环境,升级产业效能.培育新兴产业以及改造传统产业都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首先是要制定适合转型发展的战略,依据传统产业的资源优势,选择接近或者次生性的产业链条是转型发展的科学发展途径.产业转型的途径必须遵循项目带动战略的客观规律,“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只有遵循这一规律,资源型区域的经济转型才能实现内涵发展.但是,项目带动战略所带来的影响是多元的,一方面要注重产业的升级,实现优势产业对替代产业的技术、资金等的扶持,另外一方面要构建替代产业,从而达到在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基础上,建立新兴的产业规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改造传统产业,以节约资源,优化转型发展环境为目的,抓好项目,上大项目.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势产业和资源经济的作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传统产业的资金优势和能源优势,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协同产业转型战略促进产业升级:第一,要形成产业的规模发展,注重产业集群的建设,借助资源优势进行资源的深加工产业规划开发;第二,将科技创新有效地运用到产业转型中,敢于请进来,走出去,吸收其他产业区域的宝贵经验,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能力,提升产业科技含量;第三,要有效地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型产业受制于资源枯竭的限制,其发展潜能逐渐弱化,这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好产业替代工作,要着眼于产业格局的转变,集中区位优势和能力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的更新换代.此外,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第三产业与优势产业的多循环发展轨道.还要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比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充分体现项目带动战略的科学作用;
“配置培育”是要优化产业转型的环境,融合区域文化和经济能力,科学定位发展方向.立足于产业竞争链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业的静态竞争转化成动态竞争,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加快新兴产业的建设,如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等.“根据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其转型的着眼点应放在可持续发展上,关键是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地区综合发展战略替代单一的资源开发战略.”④根据上述的论述,不难发现: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本质在于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改变资源型区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最终使资源型区域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的选择和转型程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⑤当然,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实践过程中,对于转型发展的评估与控制也是相当重要的,不容置疑的是提升产业能力,加快发展进程则是评估和控制的唯一标准.
产业转型战略实施的路径
4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实现
产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区域经济的资源禀赋价值转移的具体体现.“两型社会”的构建诠释了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深刻内涵,也指出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⑥当前社会背景下,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中的突出问题,分析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一般思路,提出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⑦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
4.1 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
优势产业是资源型区域经济的支柱,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以改造的手段,加快优势产业的能力建设,不仅要肯定并发挥优势产业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和地位,而且要在根本上,继续鼓励和支持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势产业的资源禀是产业转型的关键,也是扶持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将优势产业纵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在规模上要实现做大做强,在效益上要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在战略执行上,要要根据其资源状况、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配置、市场拓展度等优势以及城市的发展战略来确定,技术要素和生态要素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造技术要素是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要创新性地提升技术要素的内涵,促进产业优势适应产业转型发展,构建产业优势的完全能力体系.
4.2 构建多元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步,这也就要求在统筹规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增强产业的能动性和辐射性,注重产业的延伸性.山西省提出了以煤为基,东北提出了以林为基,这些战略的制定和提出一方面是找准了产业优化的突破口,另外一方面利用产业转型推动了优势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衔接.
4.3 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再就业
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多数资源型区域国有经济占绝对比重,民营经济不发达,导致区域经济转型动力和活力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民营经济具有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它不需要国家投资,融资渠道广、吸纳劳动力多,正好符合这些区域财力较弱、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实际.因此,集中力量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不仅是产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再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4 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目前,资金和劳动投入仍是资源性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居于次要地位.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经济转型中,这些区域必须坚决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建设和配套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传帮带.积极发挥国有企业的科技团队作用,不仅要将科技成果运用于本企业,而且要实现“孵化”,加快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资源型区域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往往因为体力劳动比重较大,而忽略了对人才的引进,人力资本得不到有效的使用和发挥.资源型区域要彻底扭转重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的局面,充分发挥人才和教育在经济转型中的先导作用.政府要积极探索和建立人才激励、引进与使用机制,培养、聚集高素质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打造人力资源优势.同时,根据区域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和农民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力度.
5 结语
经济转型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资源型区域经济的转型是全民经济转型改革的“试金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研究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既能够有效解决资源型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又能够有效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矛盾,为实现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环境,全面实现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与实践的营养.
注 释:
①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4(06).
②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02).
③周多明.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J].城乡建设,2003(07).
④田建春.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J].晋阳学刊,2002(04).
⑤李树人,谢承泮.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⑥满岩.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30).
⑦区桂恒.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题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02).
〔1〕田建春.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几点思考[J].晋阳学刊,2002(04).
〔2〕武春友,叶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3〕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02).
〔4〕周密,柳晓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5〕王建平.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资源情报,2006(05).
〔6〕周多明.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步伐 [J].城乡建设2003(07).
〔7〕李树人,谢承泮.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2).
〔8〕高玫.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 [J].科技广场,2009(10).
〔9〕区桂恒.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题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5(02).
〔10〕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4(06).
〔11〕周敏,闫士浩.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8(03).
〔12〕满岩.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30).
〔13〕李洪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煤炭工程,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