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缺血性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预防

2014-04-13吴就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1期
关键词:危险性心脑血管脑血管

吴就成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官城镇卫生院,广西贵港 537300)

浅谈缺血性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与预防

吴就成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官城镇卫生院,广西贵港 53730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探讨我院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预测患者的危险度,分析危险性因素。结果经研究发现,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等疾病、吸烟、糖尿病等均为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能防止患者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病;危险性因素;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为全球人口导致死亡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该疾病能引起脑部局灶型血液循环障碍,从而易出现亚急性脑损伤,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包括:晕厥、偏瘫失语等。该疾病由于症状较为严重,故死亡率占脑卒中的20%以上,致残率则可高达70%。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必须要对患者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预防对策[1-2]。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61例,女39例,患者年龄为42-66岁,平均年龄为(45.3±2.3)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具有晕厥、偏瘫失语等症状。排除标准:所有患者排除陈旧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变等症状.

1.2 方法

本研究主要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管、心电图检查等方法:(1)血液流变学检查:患者机体中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等情况均明显高于指标。(2)脑血管检查:对患者进行B超、血管造影检查。(3)心电图检查:检查患者有房颤、早搏、左心室肥厚等症状。并针对患者的情况评估相应的风险。

2 结果

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详细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表1 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

3.1 高血压危险性因素以及预防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高血压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的危险性因素之一,其能导致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抗凝机制减弱,主动脉肌层出现病变,最终导致机体供血出现障碍,一些学者认为,脑卒中发病率会随着血压升高而增加,当患者收缩压>160mmHg时,患者危险性为其他患者的20倍,舒张压>95mmHg时,患者危险性为其他患者的19倍,脑梗塞患者中,约60%以上的患者具有高血压,本研究亦显示,10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患者中,有72例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占72.0%,故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患者血压。根据临床研究认为,对不同年龄患者则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法,其中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在药物的选择上可使用坎地沙坦西酯,其能长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情况,并能延缓老年痴呆的进展。

3.2 动脉硬化危险性因素以及预防

动脉硬化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另一危险性因素,临床研究显示,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其主要在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出现。动脉硬化可导致动脉内壁出现损害,临床显示,患者病变处粗糙,血管弹性变弱,血管狭窄,血流通过时血小板容易聚集导致血管变形,并逐渐形成血栓。本研究中发现,80.0%患者合并动脉硬化现象。对于该疾病主要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该药物中含有清除自由基,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而氧化应激则对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具有严重影响,通过自由基对氧化应激功能进行清除,能有效保证患者内皮舒张功能,改善损伤情况。若能在早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测,并采取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动脉硬化,避免患者出现危险性因素。

3.3 血脂增高危险因素以及预防

本研究中共有52例患者出现血脂增高现象,血脂增高是导致脑梗死的危险性因素。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若患者血脂明显增高并超过250%,无论血压情况如何,患者发生脑梗塞的几率均会大大增加。本次研究显示,一些患者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对于该情况患者,应该从以下情况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1)主张患者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体力活动,戒烟酒,从而降低危险水平。(2)调整患者的饮食方式,指导患者每年进行1次复查,并适当采取降脂药物,降低患者总胆固醇以及LDL-C水平。(3)给予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

3.4 心电图危险因素以及预防

心电图改变对缺血性脑血管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中91.0%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主要以冠心病为常见情况。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冠状动脉容易导致患者脑血管循环障碍,以至于脑血管技能不全,并导致脑缺血发作。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厄贝沙坦,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预防患者出现心房颤动。可见,加强对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防治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

3.5 血液粘度危险因素以及预防

本组研究中,75.0%患者出现血液粘度增高情况。血液粘度是对血液流动或变形等方面衡量的指标之一,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红细胞聚集性、白细胞数、血液温度等方面有关。据赵杰[3]治疗研究显示,采用光量子血氧疗法对患者进行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氧含量,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能有效提高,该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对预防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等具有明显的作用,并能进一步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4-7]。

3.6 吸烟危险因素以及预防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有60%-70%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具有吸烟史,本研究中亦有61.0%患者具有吸烟史,与调查相一致。由于吸烟可导致患者肾上腺分泌物增多,促进血小板聚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吸烟是由于CO的作用,导致患者机体内的血氧含量减少,组织缺氧导致动脉壁代谢出现改变,加重动脉硬化的发展,故应提倡戒烟,在公众地方多宣传吸烟危害,以端正群众观念[8-10]。

3.7 结论

上述各项为影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进行探讨,找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分析危险因素,加强对群众的防治教育,以降低疾病发生率。

[1]吴文法,凌莉,张素平.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3(12):1145-1146.

[2]张文婷,陈茂刚,张敏,等.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2):168-171.

[3]赵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与预防(附269例临床分析) [J].中国疗养医学,2010,14(01):26-27.

[4]贵永堃,吕晓红.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28(1).

[5]李恒.浅谈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J].健康大视野,2013,21(3).

[6]王卫甫.浅谈基层医院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J].医学美学美容,2014(2).

[7]张啸飞,胡大一,丁荣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179-187.

[8]王文,朱鼎良,孙宁玲,等.重视高血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9:001.

[9]俞黎黎,徐璐,邵继红,等.代谢综合征组分组合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比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3):241-244.

[10]张蕾,李亚琼,高承梅,等.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评价及其与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20(6):456-459.

猜你喜欢

危险性心脑血管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危险性感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