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斜视全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2014-04-13朱燕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斜视医嘱患儿

卢 娟 朱燕妮 陈 静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儿童斜视全麻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卢 娟 朱燕妮 陈 静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儿童斜视全麻手术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90例斜视儿童行手术治疗患儿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遵医嘱配合行为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总体配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视手术患儿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儿疼痛的缓解、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斜视;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视力;临床疗效

斜视是因眼球运动或位置异常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儿童多见,不仅影响美容,对儿童单眼或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和恢复有严重影响,严重者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近年来随着显微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治疗斜视的手术方法取得长足进步,通过手术治疗将斜视矫正为正位视,双眼轴平行,建立正常的视网膜对应,或的舒适的双眼视功能,准确、细致的术前检查示保证手术的关键,术前需进行视功能、三棱镜、眼肌等眼科检查,需要患儿配合,患儿年龄小、自主能力差,对医院和医务人员有强烈的恐惧感[2],需要护士密切配合医师,做好围手术期护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顺利康复,本文介绍我院对90例斜视手术患儿进行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90例斜视儿童行手术治疗患儿的资料,按照随机、对照、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12岁,平均(6.5±0.5)岁,内斜视18例,外斜视1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3~12岁,平均(7.8±0.8)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教育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性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术前心理护理:斜视可引起患儿外观及容貌改变,给患儿造成自卑和孤独感[3],患儿进入医院后对自己熟悉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适应,同时需进行各种视力检查,患儿产生害怕、紧张及焦虑感,增加患儿心理负担,护士需要针对患儿的年龄、性格、特点和病情进行多方面心理护理,与患儿进行交流,倾听患儿诉说[4],鼓励患儿多与医师、病友、护士玩耍,让患儿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减轻焦虑和对医院、医师的恐惧感,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利用视频、动画和挂图等形式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教,讲解手术方法、手术过程,结合术后康复实例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成功的安全感和信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斜视患儿术前需要进行多项检查,时间比较长,但是检查结果直接决定手术方式,患儿配合非常重要,检查之前要用和蔼的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在视野弧查计5 m处贴上图片[5],分散患儿精力,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确保手术效果更理想,术后要对患儿进行包封双眼,让患儿有思想准备,避免患儿麻醉清醒后因包封出现哭闹和烦躁不安。

1.2.2 病房安全设施管理:手术患儿年龄较小,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系统发育不完善,防范能力差,不能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贪玩、好奇是儿童期的特点[6],病房及走廊内窗户及时关紧,定期检查,楼梯口需设置拉门,不允许患儿独自在楼梯口玩耍,患儿上床后设置床栏,防止坠床等意外事情的发生,同时儿童特别是男性儿童有喜欢掏洞的特点[7],电源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摸的地方暖水瓶放置在安全地方,不能让患儿触摸到。

1.2.3 手术护理:患儿术前进行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协助医师进行斜视度检查,主导眼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眼肌功能检查,协助医师确定手术方案[8],术前应用抗生素,保证结膜囊无菌,预防手术感染。术前做好三查七,患儿进入手术室后难免产生恐惧心理,需要全程陪同患儿,讲解患儿感兴趣的话题,分散患儿注意力。手术过程中需要牵拉眼外肌,常引起眼-心反射,涉及下斜肌的手术,眼-心反射发生率为100%,患儿可表现为呼吸受到抑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轻度眼-心反射,暂停牵拉后多可自行缓解[9],如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心率下降至≤30次/分时,告知患者停止手术,遵医嘱注射阿托品进行抢救。

1.2.4 术后护理:术后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对尚未清醒的患儿,去枕平卧,头部后仰,下颌太高,防止呕吐物误吸,准备好气管切开包等急救措施直至患儿清醒。全麻药物对患儿呼吸、循环均有抑制作用,术后仍会持续一段时间,患儿返回病房或ICU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师,并向患者家属解释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的原因,取得家长理解,患儿清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躁动等症状,嘱家长加强看护,必要时可以使用约束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

1.2.5 复视管理:术后复视受多种因素影响,最常见的原因是斜视类型、视网膜对应及融合范围、术后眼位,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发生率为66%,外斜视及间歇性斜视发生率较低,术前应与患儿及家属说明术后复视的可能性,产生复视的原因及消失的时间,让患儿和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指导患儿主动看较清晰的物像,不刻意去找复像,告知患儿不要紧张,复视视物或阅读时,可暂时停止阅读,在走路或上下楼梯时注意小心,避免发生意外。比较两组患儿遵医嘱配合行为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3 评价标准

向家长发放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责任护士对患儿遵医嘱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入院卫生处置、术前禁饮食、术前检查、术后哭闹、术后眼纱布保护、静脉输液、按时复诊等7项,主动配合记为10分,鼓励或表扬后配合完成为8分,鼓励后基本配合完成6分,强制执行0分。遵医嘱好:≥60分;遵医嘱较好:≥40分,差:<40分。配合率=遵医嘱好+遵医嘱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嘱配合对照比较

表1 两组患者遵医嘱配合对照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儿总体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

见表2。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斜视能引起患儿出现弱势和无立体视,但是只要做到早期治疗和精心护理,预后较好,儿童斜视矫正手术进行眼外肌的加强或减弱,不会影响视力[10],早期手术多能获得良好的外观,同时能恢复双眼视功能。手术以牵拉眼肌为主,发生眼心反射率较高,术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提醒医师操作稳准轻快,避免不必要的牵拉和压迫,牵拉时应间隙进行。斜视手术患儿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后患儿疼痛的缓解、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1] 丁洁,沈伟.儿童眼病住院病人临床统计与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2,7(1):23-26.

[2] 麦光焕.现代斜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45.

[3]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4] 罗添场,敏毅,林发森.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的临床观察[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7(3):307-308.

[5] 柏亚妹.人性化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13,8(5):3-4.

[6] 冯蕾,王艳梅,蔺波.临床护理路径国内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9):902-905.

[7] 周丽丽.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1,7(3):67.

[8] 唐运香,赵东娥.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经对垂体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2011,6(5):49-50.

[9] 李田,陈旭虹.眼心反射在不同斜视手术中的临床表现[J]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11(2) :91.

[10] 罗添场,阮敏毅,林发森等.共同性斜视术后复视的临床观察[I].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23(3):307-308.

R473.77

B

1671-8194(2014)11-0325-02

猜你喜欢

斜视医嘱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目不斜视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下斜肌切断术与下斜肌转位术治疗V征斜视的效果比较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IMU/GPS测量误差对斜视条件下机载重轨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