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4-04-13新刘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2期
关键词:纤溶酶暗带达拉

高 新刘 芳

(1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辽宁 阜新 123000;2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血站,辽宁 阜新 123000)

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高 新1刘 芳2

(1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辽宁 阜新 123000;2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血站,辽宁 阜新 123000)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0例),对照组(3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依达拉奉。对两组入院时评分比较,进展高峰时、20 d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评分比较,经t检验,P<0.05,两组进展高峰、20 d比较,经t检验,P<0.01。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纤溶酶;依达拉奉;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发病后,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进展,呈阶梯式加重,可持续6 h至数天[1]。临床上有极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一般脑梗死发病率高,且临床常见,预后不良,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成为卒中治疗的一大难题。笔者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间患有进展性脑梗死720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现提供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20例。病例入组标准:①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720例患者均符合要求;②缺血性脑卒中发作48 h以内,起病6 h后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呈进展或阶梯性加重的住院患者;③中国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 scale,CSS)评分在25~35分;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lndex,BI)评分<45分;⑤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以除外脑出血。病例排除标准:①有相关药物过敏史或纤溶酶皮试阳性;②年龄>85岁;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患者;④合并意识障碍,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9.0分。将7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情况的数据对比明显差异 (P>0.05)。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脂、神经保护、活血化瘀等,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注射用纤溶酶(200 U,Qd)、依达拉奉(30 mg,Bid)静脉滴注,用药21 d;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30 mg,Bid)静脉滴注,用药21 d。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各组CSS、BI评分完成疗程病例720例,无脱失病例。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见表1。在所观察的患者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没有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在用药前后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进行常规检查,数据结果显示均正常。

3 讨 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中常见而严重的临床亚型,占全部脑梗死的26%~43%[2],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脑梗死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仍持续恶化,原发神经系统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继续加重,而导致患者及家属难以理解而带来医疗纠纷。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又互为因果,其中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原的桥联作用在血栓形成和扩展中起重要作用[3]。同时,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还有以下几点因素,如血栓的扩展或再形成血栓、再灌注损伤、缺血区建立充足侧支循环能力的下降、脑水肿等。造成急性脑梗死主要原因是脑细胞因缺血而死亡,这是由于中心坏死区及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完全性缺血。这种病症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及时进行治疗,还是可以救治的,因为,缺血半暗带通过仅存的侧支循环得一部分供血,神经元有很大数量可得以存活,因此,想要使损伤降到最低,神经细胞能够存活并保持原有功能,就需要快速恢复血液,以便改善脑代谢。Fourcelot等[4]认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因为低回声,易出血,当体积迅速增大时,这些增大的斑块便会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因此,恢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脑组织的功能,成为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从长白山白眉蝮蛇的蛇毒中能够提取出一种蛋白水解酶,即纤溶酶,有清楚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作用,利用纤溶酶将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成小分子可溶片段,使其极易分解并可以在进行血液循环的时候被清除;同时,内皮细胞因组织纤溶酶原得到激活并释放,因其活性得到增前,使其具有抗血栓的功能;除以上几点之外,纤溶酶还可有效的使血小板聚集及血液黏度降低,改善微循环;纤溶酶可以降低继发脑微血栓形成,改善局部侧支脑血流,保护缺血半暗带从而使半暗带微血栓的形成概率减少,通过使局部脑血流量增加,进而使缺血损伤以及神经损伤症状得到减少和改善。依达拉奉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3-Methy-Phenyl-2-Pytazolin-5-One),作为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其优点在于分子量小,具有亲脂基团,有50%~65%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能够轻易作用于患处,进而达到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的目的。使脑缺血和脑缺血现象减少,阻止脑水肿及组织损伤的发生,最终使神经细胞得到有效的保护。本研究表明,进展性脑梗死通过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临床效果非常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表1 是两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1] 陈清棠.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98-212.

[2] 钱琪,吕海东.依达拉奉联合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型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23):41-42.

[3] 曹茂红,柯开富.巴曲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2):143.

[4] Fourcelot L,Trangquart F,Bray JM,et al.Uitrasound character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aroid atherosclerosis lesions[J],Minerva Cardioangiol,1999,47(1):15-24.

R743.3

B

1671-8194(2014)11-0170-02

猜你喜欢

纤溶酶暗带达拉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创伤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养殖可口革囊星虫纤溶酶分离纯化及酶学特性研究
寻找卒中半暗带的思想
奥托格雷联合纤溶酶用于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探究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根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一块石头
蛹虫草液体发酵产纤溶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