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途径

2014-04-10皋建军茆建军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4年3期
关键词:氢键化学创设

皋建军+茆建军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并表现出心驰神往,兴趣不只是对事物的表面的关心,任何一种兴趣都是由于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在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除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榜样和奋斗目标外,教师的人格魅力及课堂教学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就是从课堂教学设计(各种课型的导入)和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问题、挖掘化学美等方面,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巧妙设计导课,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区别于常规的引入方法,课堂导入也要更新观念,要符合新时代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情绪.如:有《机化合物——烃》的复习课,我是从碳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电子式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种类、数目入手,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一般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一般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碳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刚好为4时,既不容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也不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从而得出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只能形成四个共价键的特征.又如学习《烃的衍生物——酚》导入时,联想医院常用的消毒水——来苏水(主要成分为酚类物质)是怎样的气味,其成分是啥,又有那些主要性质,想了解吗?学生情绪高涨,急于想知道究竟,此时导入新课正是最佳时机.

课堂教学的导入讲究先声夺人,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在学生心中荡起层层涟漪,像磁铁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撩人心弦的情境中或悬念于怀,或激情四溢,或徘徊在新旧知识的交织矛盾中,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状态.如设疑导入,故事导入,讨论导入等都是学生喜欢的导课形式.既可以是设疑、提问的形式,也可以是新科技、新信息的展现和介绍.导无定法,但要有法,即课堂的导入利用学生熟知的,既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二、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若教师善于设置疑问,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激疑启思,活跃思维,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就是应用观念冲突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精心准备,可以通过习题创设,也可以通过实验创设.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讲解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时,设置这样的几个问题:①、比较F2、Cl2、Br2、I2熔沸点大小,并说明原因(为引入氢键作好知识铺垫).②、比较HF、HCl、HBr、HI熔沸点大小(此题学生会答错,此时正好切入氢键).③、比较HF、HCl、HBr、HI四种物质的热稳定性并说明与氢键是否有关(此问题又深入到氢键产生的原因同时可以说明氢键到底对哪些性质有影响).④、比较CH3CH2OH、CH3CHO熔沸点大小(此问题延深、拓展对氢键的理解).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要紧扣考试大纲,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这样可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挖掘化学美,激发学习兴趣.

1.充分感受化学科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样感觉”(杨振宁)化学科学也不例外.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呈现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化学科学美表现在化学物质美,如物质丰富多彩的颜色、立体多样的形状、多姿多彩的变化;化学理论美,如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变化与永恒之美;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化学美的素材,展示化学美,让学生欣赏化学美,体验化学美,进而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之美增强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的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感受科学本身的美,科学探究过程中蕴涵的美,这样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例如我设计了“探究硫酸铜溶液中哪种离子呈现蓝色”、“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实践证明,科学探究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3.课外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化学活动之美升华学习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化学猜谜、化学游戏、化学魔术表演,探索性的化学实验等,为活泼好动、凡事都要想一想、都欲试一试的中学生提供了运用化学知识、表现聪明才智及涉足探索过程提供了机会.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精心组织、积极指导,使学生能开展好化学活动,在实践中强化求知欲以及努力为人类造福的志向,将学习化学的兴趣升华成与远大理想相联系的桥梁.

总之,化学学科中蕴涵着许多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善于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在课堂上使学生上课注意力更集中,教师应在语言、神态及教学语言节奏等多渠道下功夫,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简洁性、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魅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氢键化学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细说氢键
杂化轨道理论以及按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分子结构的方法
基于氢键诱导的纳米金比色传感器实时检测脂肪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