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误读“高效课堂”
2014-04-10王德明
王德明
“高效课堂,有效作业”是新课程对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通常讲的“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少时间消耗获取最大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笔者曾参加了一次关于“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沙龙活动,认真体会了与会同仁对“高效课堂,有效作业”的诠释和解读,颇有感想。许多发言丝毫没有涉及高效课堂的实质,完全走向高效课堂的对面,这是对高效课堂的误读和曲解。这些误读和曲解必然使“高效课堂,有效作业”趋于形式化,直接导致低效课堂和无效作业的泛滥,也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和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大声呼吁:勿再误读高效课堂,请还高效课堂以本来面目。
一、高容量课堂不等于高效课堂
高容量课堂只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的知识量与教学时间的比值达到最大化,而不是教师的教学内容的最大化。诚然,我们正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但课堂上传授多少知识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一味“对牛弹琴”式的教学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把教学内容浓缩到课堂之中,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这并不能成为教师“满堂灌”的理由。有的教师为了增加课堂容量,不管有用无用,不分轻重主次,不论深浅难易,一股脑儿地向学生“狂灌”。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势必会减少师生互动,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也会因为信息过于密集、芜杂,承受不住,接受不了,学起来囫囵吞枣,不消化。科学合理的启发诱导被野蛮原始的“满堂灌”所取代,对学生的“启发”异化为教师的“代发”。可见,过分加大容量的课堂实质上是无效课堂。
二、高强度课堂不同于高效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提问”承担着重大的责任,负有多种职责。如检查功能、提醒功能等等。新课改以后,有些教师为了洗脱“满堂灌”的嫌疑,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新意”,变“满堂灌”为“满堂问”。当前,新课程下“满堂问”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其一表现为无疑而问,提出的问题零碎、简单、空泛、重复,从开始问到结束,其结果是课堂教学内容空洞,教学过程无聊。其二表现为频繁提问,不间歇地质疑,问题设计的难度和跨度都很大,每个问题都需要学生长时间的思考才有可能得到解决。由于“满堂问”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思考的机会。“满堂问”取代“满堂灌”并不能代表课堂教学的进步,“满堂问”只会使问题重重,本身就是“问题课堂”。如此课堂谈不上高效,只能是无效课堂。
三、抓分课堂有别于高效课堂
当前教育模式仍然是应试教育,高考实质上就是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能力的大比拼。要想学生在高考中获得较高的成绩,就必须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和熟练程度。为此,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下海”,大搞题海战术;“磨练”,强化解题技巧训练。因而,高效课堂也被误认为是抓分课堂。除了解题能力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都被忽视了,学生被培训为超级解题机器。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在“会教”的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学”,能够自主学习,自主疑问,自主探究,从而促进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效课堂关键在一个“效”字,究竟是否有效?高效、低效还是无效?对什么有效?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高效课堂中解答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当是培养学生会学习、会质疑、会探究的课堂。教师要有“大帅风度”,不要急于“身先士卒”,动辄就“赤膊上阵”。高效课堂,教师尽量要“隐身江湖”“静观江湖风云”“看潮涨潮落”,必要时再“重现江湖”“指点江山”,切不可时时越俎代庖,亲力亲为,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拓展的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