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道家·道教研究]

2014-04-10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庄周齐物天籁

【主持人按语】

近代科学冲击神学的努力,韦伯谓之祛魅,祛魅的近代化就是世俗化。现代科学发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之后,就表现为胡塞尔回归生活世界、存在主义的兴起等后现代努力。结果发现只有人间世才是人类最后的归宿。人的存在天人合一,与道为一又与世俗处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唯一的方式,上帝是无所事事(霍金)的。李生龙教授对庄子外化内不化、圣俗一体观的深度挖掘启人心智,李先生有以教我者若此,是耶!非耶!

庄子思想极富欧美现代后现代意味:黄世权解齐物平等为对话;钱浩解天籁为道是沉默。以形体语言来对话就是对抗。难道暴力对抗作为形体语言,不仍是一种对话、一种语言吗?主权国家间通过“小子动手,老子也动手”所展开的“对话”,无非是外交语言这种古老的双向通讯(维纳)的对话方式的继续而已。音乐上的此处无声胜有声作为沉默,却仍然是与听者间的对话方式,天籁之道在中华文明中总是通过人道呈现为人本化生活世界中每个人的在世的生活。黄、钱二位从不同视界、运用不同的治学方法挺进到《齐物论》的深层,这是本栏目开创以来最难得的盛事之一。

相信上面三位赢来的台下掌声将为我们吸引来更多的学界高人,若如此则幸甚!幸甚!

《庄子》是文学艺术化了的哲思而非历史,寓言故事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生活的真实,故庄周是否曾被争相聘用为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希望这样。孙魏对庄周聘相故事的细致全面梳理的新意蕴是:若人品圣洁,智慧非凡如庄周者承担起国家治理的重任,难道不正是法治中国在市场决定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爱吗?在这样的期盼中,孔令梅对老子清廉思想的梳理,就成为中华儿女回归人本主义传统、反求诸己、实现中国梦的美妙愿景。

猜你喜欢

庄周齐物天籁
天籁
郑庆余《逝去的记忆
——天籁》
LIFE, ENTANGLED
Life, Entangled
围观庄周
庄周梦碟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齐物观念
天籁之诗(外四则)
史樟《庄周梦》与元初政治
Later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Chinese Philosophy of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