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理论贡献

2014-04-10钟俊生宋博

关键词:特色理论思想

钟俊生,宋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理论贡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备受关注。追溯其发展历史,不难发现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是当代社会稳定观的源头,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稳定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理论的基础,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实际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对维护我国安定和谐的局面,对我国今天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邓小平;社会稳定;特色社会主义;贡献

社会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繁荣和经济的发展要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国社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与衡量社会建设成败的关键。维护社会稳定关系到一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等各个层面的发展,是任何国家与政府都不能忽视的战略主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其中,邓小平在探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把社会稳定问题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将社会稳定思想与中国实际问题结合并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与阐释,对实现中国目前正在开展的“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及中国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稳定理论

十年“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特别是“文革”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人民群众的思想仍然存在着很多“文革”思想的残余。在新旧领导班子换届之际,社会稳定成为当时定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国要改变落后的现状,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要维护社会稳定。这就需要新一届领导班子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同时,审时度势地进行改革创新。因此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稳定思想。

首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政治稳定思想。政治稳定是一切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它关系到国家稳定。邓小平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164在四项基本原则中特别提到了“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同时,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的政治稳定思想的同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行了调整。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使我国的社会治安有了一定的好转。经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探索,邓小平的政治稳定思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的基础。

其次,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的经济稳定思想。从宏观上看,毛泽东统观全局重视社会经济发展。“各中央局主要负责同志必须亲自抓紧财政、金融、经济工作,各中央局主要负责同志必须经常讨论财经工作,不得以为只是财经业务机关的工作而稍有放松。”[3]毛泽东一直把经济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在政府内部调动一切的力量来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其它社会因素发展的基础,因此社会经济建设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只要中国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国家就会安定。经过毛泽东的探索,国家的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使得中国在经济领域中的发展更加协调、有序,为后来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延续着毛泽东时期的经济政策,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中国的经济由基础经济建设进入社会主义改革时期。他指出:“国民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各部门的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上述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使全党有可能把工作着重点从今年起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159

最后,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的民生理论。解决民生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焦点。毛泽东指出:“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2]164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党中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缓解了当时的社会矛盾。邓小平认为,百姓的切身利益就是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协调人民的内部矛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他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182

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定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社会稳定理论除了继承并发扬了毛泽东稳定理论之外,还对形成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其中许多观点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全面阐释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邓小平的社会稳定理论分析了社会稳定与改革与发展之间的联系,认为三者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辩证统一在一起。其中,改革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改革的必然结果,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有力保障。改革是发展需要经历的必要过程,它在批判和否定旧事物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事物。在改革的变化中必然沿着新的轨迹向着一定的方向运动着。当改革积累能量达到质变时,它就进入了另一个阶段,那就是发展。“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4]377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稳定来协调改革和发展内部的关系,使之达到一种良性和谐的状态。他指出:“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4]377

(二)建立民主法治制度是确保社会稳定的根本

“文革”结束后,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稳定因素,为了使社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邓小平把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指出:“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9]在社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民主法制制度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动力。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189同时,他认为,民主法制制度的建设必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在发扬民主和健全法制的同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即“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轨道,决不能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那套所谓‘民主’、‘自由’的制度”[2]187。

(三)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重要现实保障

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核心,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元素,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保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全面论证了中国道路的践行是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这充分显示了中国践行中国道路的重要性。邓小平将社会稳定与现代化建设有力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强调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并指明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社会的稳定将社会主义发展约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之内,它保证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健康道路,并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他指出:“有两条要讲一下。第一条,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形势不行。”[4]207这充分说明,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为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现实保障,而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恰恰促进了中国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

三、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保证

(一)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善于解决社会内部的矛盾

事物是矛盾的,即对立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其内部会产生一个与他相对应的矛盾体,它制约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当事物的本身过于强大时,那么事物就会前进。反之,当事物的矛盾体过于强大时,事物就会倒退。因此,事物的发展是在其内部两种截然不同的势力互相较量中前进的。毛泽东认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182毛泽东的矛盾论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协调社会内部之间的矛盾,它促进社会进步,指引着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狠抓经济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同时也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传承下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他指出:“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2]162-163

(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把握社会前进的方向

邓小平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国社会要摆脱落后的面貌,就必须从落后的农业国逐步转变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也使得社会的许多不稳定因素产生。“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要稳定。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4]286当历史定格在那一瞬间时,维护社会的稳定就成为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顺利进行。在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邓小平的维护社会稳定思想为之提供强大的动力,它排除了阻碍社会主义改革的负面因素,保证了社会集中优势资源,使社会主义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维护社会稳定,特别是搞经济建设,社会的稳定在保护着经济发展取得的胜利果实。“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4]286在社会变革中,邓小平的社会稳定观为中国未来的改革开放30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为中国社会找到一条通往光明之路。

(三)深化了社会稳定思想,保证社会健康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不但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有序的进行,更要保证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加强控制是为了稳定,是为了更好地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4]287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均衡,并且必须符合客观规律,使之向着稳定、良性的方向发展。在政治上,“我们坚定不移的原则是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以保证有秩序地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4]208。国家的政治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持续发展的空间,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一个政治动荡的国家,不可能有相对稳定和健康的经济产业链条。在经济上,“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4]305。经济的发展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性”,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社会其它方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当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社会发展的速度,就使社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稳定因素。政治上的稳定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持续性,经济上的稳扎稳打,保证了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总而言之,邓小平的社会稳定思想不仅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稳定理论,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化。可以相信,通过不断对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加以研究,并将其中正确的观点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起来,一定能够确保中国和谐稳定局面的维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将早日实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9.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0.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

【责任编辑 曹 萌】

A715

A

1674-5450(2014)02-0020-03

2013-12-09

钟俊生,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行政管理学博士。

猜你喜欢

特色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