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丧葬方言词及其文化内涵探微
2014-04-10杨莉
杨莉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商州丧葬方言词及其文化内涵探微
杨莉
(商洛学院语言文化传播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陕西商州的丧葬方言词语真实地记录了农村丧葬习俗的全过程,再现了古朴醇厚的地域文化踪迹。商州农村丧葬礼俗极具地方特色,丧葬习俗中出现的方言俗语数量繁多、内涵丰富。联系商州自然地理状况、历史人文背景,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俗语进行研究,分析此类词语反映的思想内涵,进而揭示商州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
商州;丧葬礼俗;方言词;文化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间风俗随之也发生了变化。各种思想的碰撞,使古老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挑战。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人文的流风余韵。“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1]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而首先表现出来的则是语言的不同。透过方言俚语去考察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文化语言学的微观研究[2]。商洛拥有极其丰富的语言宝藏,也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一个地域的方言土语是产生地域文化形态的土壤,同样,要成就一个地域的文化艺术,也必然从方言研究的成果中汲取营养。通过商州丧葬礼仪中的方言词语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使我们更加熟悉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增强民族情感和文化归属感,做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同时也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提高精神文明之境界。
一、商州丧葬方言词与丧葬习俗
伴随着丧葬礼俗的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的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反映了当地百姓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民俗的记载。虽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丧葬礼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各有不同,但都折射出中国文化特有的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3]。
(一)“百步哭”“献祭馍”
民间有“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之说,在商州的丧葬习俗中,出嫁在外的女儿、侄女、外甥女等在接到报丧之后,就着手奔丧。她们手里提六个或十二个祭馍,馍上是用面做的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佛手、花、叶等造型,祭馍将会品字形摆于灵前,以表达对亡故人的祭奠。这些手里提有祭馍的奔丧女子,会在距离灵柩百米之外就开始哭诉,且不论她们是真哭假哭,但哭声的大小,是村人观察品评她们对亡故长辈是否孝顺的标准之一。因此“百步哭”与“献祭馍”这两个方言词便拉开了商州丧葬礼俗的序幕。
(二)“马童”“到头汤”“吩咐”
当亡故人撒手人寰之后,长子需立马到纸扎店购买纸马一匹,伴纸扎的小人一个,纸人习惯被称作“马童”,用以陪伴照顾逝者;同时还要准备一碗“到头汤”,即一只碗里加些许水,再往水面上覆盖一大张面片,用以表明亡人在人间的生活就此终止。在灵堂布置好的那天日落前,众孝子将马童、纸马、“到头汤”及香、表等一并拿到离主家最近的十字路口焚化。引火焚化时并对马童进行一番嘱咐祷告,大体是要在去往阴间的路途上照顾好亡人,祈祷路上平安的话,商州当地人称之为“吩咐”。这其中体现着后辈人对亡故人的不舍与关爱,这种爱延续到了另一个世界,也深刻体现着民族的孝文化。
(三)“进材”“放灰包”
“进材”即入殓。商州人把入殓的时间、过程都看得很隆重,具体时间要有请来的阴阳先生决定。在长辈尸体送入棺材之前,众女孝子要哭着把住棺材,在哭声中亡故人的尸身由其子或其他男性亲友请入棺材。尸身一般仰面朝上,四肢并拢伸展,寓意使亡故人平安入睡,这就是商州人说的“进材”。在棺材里需放上一些陪葬品。以前穷人家没有陪葬物可放,就包一些农村烧水做饭后的草木灰,这个习俗一直保留下来,俗称“放灰包”。
(四)“升棺”“全人”“扫墓”
属父母者,在正堂将棺材升起,棺前置祭桌,桌上放亡人遗像、灵牌、祭品及香火。祭幛、花圈放四周,设鼓乐班,称“灵堂”。其他亡人灵堂在屋外搭帐篷设祭。下葬的前一天傍晚,众孝子会去扫墓。扫墓的队伍由一位被农村人称之为“全人”(即有原配妻子,有儿有女,子孙满堂)的男性老人引路。“全人”手提一个斗(古量器),斗里有五谷及钱币。有钱人家会请上鼓乐队,一路吹吹打打一道前去。众孝子身穿孝衣,手拄哭丧棒。到墓地后,亡故人的女儿、媳妇、侄女、外甥女等轮流进到墓室进行清扫。墓室的四角预先已经放好了切成四份的祭馍,扫墓时女孝子手提酒壶边扫边滴酒。扫墓最后的一项仪式是亡故人长儿媳站在墓室门前把扫帚向后猛抛出去,抛出的距离远近寓意后代子孙的吉祥与否。
(五)“启灵”“摔瓦盆”“哭丧棒”
亡故人下葬的时间是由阴阳先生算定的。随着主事的一声“启灵”,长子或长孙便捧起灵堂前的瓦盆并用力摔碎,民间认为瓦盆里的纸灰是亲友送给亡故人路上的买路钱,因此商州民间有瓦盆摔得愈碎愈对亡故人有益的说法,棺椁要从摔碎的瓦盆上面抬过。送葬时走在最前面抱着亡故人牌位的是长子或长孙,其次是抱有亡故人遗照的次子孙,往后是按辈分大小、亲属远近的众孝子。孝子们手执柳树枝做成的缠有白纸的哭丧棒,腰系草绳,女孝子要一路诉说一路嚎哭。使用哭丧棒的原因是象征性地表达亲属哀痛不能自持以至于需要它来支撑身体。
(六)“发丧”“八仙”“祷告”
发丧即起灵安葬。祭后起灵,富人家灵柩绑彩平床或扎龙头凤尾棺罩,由三十二人抬灵,常人只用十六或八人抬,抬灵人被称之为八仙。起灵时,唢呐锣鼓,鞭炮齐鸣,送葬的队伍中仍有“全人”提斗引路,斗里放纸钱(即黄白纸剪成的钱形图案)。“全人”一路走一路抛撒纸钱到墓地。到墓地后,孝子们跪于墓室之旁焚化纸扎。“全人”五谷钱粮撒向墓室上面,口中不断吟诵祷告,内容多是在告诉亡故人不要牵挂家人,安心上路之类。孝子们的哭丧棒或在焚化纸扎时一起焚烧,或最后插在封好的墓室前面。商州人有个说法,哭丧棒不能在春天发芽,若是哪家坟头的哭丧棒在春天发芽,会被看成不祥预兆。
(七)“满七七”“打怕怕”“哭碌碡”
外地人看见商州的新坟上有纸伞或是小纸旗也许会有一些疑问,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相信人过世后是有灵魂的,在另一个世界开始生活时会寂寞。为此就有了“满七七”的祭奠。下葬后的第一个七天称作“头七”,依次为“二七”至“七七”。“头七”的前三天,孝子们将守灵时铺过草铺的麦秸分三天带到墓地焚化,焚化时把麦秸围着墓地成一圆圈状,这个仪式被当地人称为“打怕怕”,寓意给逝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驱除孤独,为其做伴。这一古老的习俗深刻体现着儒家“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3]。“三七”被认为是亡故人最后一次回头看家人,因此需要进行较多的祭祀礼仪。“三七”的当晚要在亡故人的坟头插一把彩色的纸伞。若是三七当天是农历的某月的初七、十七或二十七,则还需沿着插伞的那个点向原来墓室口的方向插上七把颜色不一的小纸旗;若是三七当天是农历的某月的初八、十八或二十八则要在坟头上插八面小旗子。这一系列的环节是由亡故人的女儿或儿媳完成的。民间对此有“逢七逢八”之说。“五七”的当晚,在当初停灵处放一张桌子,桌子上点一对蜡烛,放一个插着一把刀的祭馍。孝子们趴在主家碌碡上怀念并哭诉,之后,将桌上的祭馍吃完,民间对此的传统叫法是“哭碌碡”。在道教文化中碌碡被视为青龙[4],孝子们向青龙诉苦,祈求亡故人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安乐。“六七”与“七七”的不同点是:六七、七七当天的纸不能由后辈去烧,而是由亡故人的伴侣或同辈的亲族去烧纸。民间也有了“六七、七七后辈不烧纸”之说。之后的“百日”“周年”,后人前往祭奠。
二、商州丧葬方言词思想文化内涵透视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越来越小了,而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方言俗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方言俗语的象征或分射意义更为广泛了[5]。方言礼俗词语的产生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现象以及文化制度有很大的关系,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独特物质、制度、心理、文化的反映。文化语言学是研究文化和语言的交叉学科,是研究语言和文化关系的学科[6]。对文化词语的研究恰是语言与文化的一个结合点。
(一)丧葬习俗表现出的宗教观
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古代社会,人们出于对自身以及周围的生存环境认识不够,便产生了超自然力的鬼神崇拜。在民众心里,神鬼是人世社会的真正主宰,执掌着人的福禄寿夭,人的一切行动都要受到神鬼的监视,一旦有违背传统道德或者亵渎神灵的举动,都难以逃脱惩罚。一直延续到今天,农村的很多地方依旧认为灵魂能够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灵魂是不会消失的,而且先人的灵魂会庇佑自己的子孙,以此获得幸福和平安。所以,灵魂崇拜、敬畏继而发展为祖先崇拜、依赖。商州丧葬中的“满七七”“打怕怕”“哭碌碡”以及“吩咐”等对灵魂的敬畏和崇拜都是当地人原始宗教观和灵魂观的现实表现。
(二)丧葬习俗表现出的宗族观
宗族是同一父系的家族及其成员,不包括出嫁的女性。中国经历过长期的封建社会,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在经济欠发达的商州农村,宗族观念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商州操办丧事,儿子、侄子等本家亲戚不需要出钱,只需到场主事。但女儿、侄女、外甥女等女性亲戚则既要出钱,也要出力;再如“百步哭”“献祭馍”“坐草铺”等习俗,女性都是主角,也是族人考量出嫁女对娘家是否忠心、孝顺的标准。儿子、侄子要承办丧事,其过程与场面也是向外姓村民展示家族综合实力的一次机会。此外,一个宗族的坟墓通常葬在一起,商州人称之为“老坟”。这种尊卑有别、重男轻女、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均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强烈的宗族观念[7]。
(三)丧葬习俗表现出的文化价值观
在纷繁复杂的丧葬礼仪中体现最多的是儒家的“孝道”思想[8]。从为亡故人“净身”、子女鞔鞋、披麻戴孝、坐草铺,献祭到购买各种纸扎,甚至在老人过世前就已经准备好墓地棺椁等都是农村衡量子孙尽孝与否的重要标准。在我国跨入老龄化,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全面并且大多数老人的养老观念仍旧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弘扬丧葬礼仪中有关孝道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醒人们赡养老人,爱老敬老。丧葬过程,亲朋邻居或出力、或资助、或待客、或打墓,也是亲族关系的一次大检阅。从这点出发,丧葬礼仪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睦,化解邻里矛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一个平安、祥和的大环境。
但是孝道文化的表面化,形式化,直至“愚孝”[9],比如“百步哭”“坐草铺”“哭碌碡”以及“全人吩咐”等都是纯粹形式上的东西。同时,丧葬礼仪中过多的封建迷信成分、男尊女卑等级,趋利避害思想、兄友弟恭观念对于农村思想文化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民俗有体现真善美和健康伦理道德的良风美俗,也有凸显假丑恶并束缚人们思想观念的卑劣陋俗。因此,在当今农村文化建设中,要继承和发扬优良民俗,抵制和反对各种陈规陋俗。
三、商州丧葬方言词保存完整的原因分析
传统习俗是经过民风的洗礼、时间的沉淀而流传下来的,其形成原因很多,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品质、历史积淀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地理状况、地域文化特质息息相关[5]。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而首先表现出来的则是方言的不同。就方言与民俗的关系来说,民俗是第一性的,方言是第二性的,即先产生民俗,然后出现表现这些民俗的方言词语[10]。商州地处陕南山区,位于秦鄂豫三省交界处,地形以中低山为主体,海拔高差1 544 m。西北有秦岭主脊通过,北有蟒岭横亘,南有流岭逶迤,中有熊耳雄踞[11],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这种群山丛岭,沟谷纵横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古代的商州交通相对闭塞,可以免受或少受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冲击,或许这是丧葬礼仪及方言词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商州距西安(古长安)110 km,是历代连接东南至西北的大动脉,而且也是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地。在周秦汉唐之际,商洛为京畿东南门户。贯通商洛的商於古道,在战国及秦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唐宋以后偏重于经济、文化交流,汉唐以来,有百余位名人雅士在此留有动人的诗篇[12]。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封建王朝南方学子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经之地。南北物资在这里汇聚,南北文化也在这里融合,处在南北通道上的商州因此深受儒家及其他文化的熏陶与滋养,承载着丰厚的文化蕴味[13]。在封建王朝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影响下,商州的丧葬礼仪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丧葬方言词语也就非常完美地记录了这一切,曾经盛大的文庙以及多部商州地方志的记载均可以作为旁证。此外,商州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移民迁徙,如明清时期分别有两次大移民,形成了商州人口的多样性。区域内移民过程,也是区域文化碰撞的过程[6[14]。在各种文化的融合中商州极具地域特色的丧葬习俗便繁衍出数量颇多、内涵丰富的丧葬方言俗语。也正是这种历史人文环境为商州丧葬习俗及其方言词语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受到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因此是对地域文化的真实反映,也恰到好处地传承了商州的丧葬文化。就汉语而言,在词义形成和发展的复杂过程中,社会的礼制、民间的风俗、人们的观念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5]。古代汉语中不少的古语词虽然从现代书面语中消失了,但音、义却被方言直接继承了下来,这就为我们利用方言材料研究民俗,挖掘地域文化,也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实际的例证。
四、结语
中国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变,丧葬程序、礼仪用品等会有多多少少的不同,但是其主要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教派的思想理念[16]。此外,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间的丧葬礼仪以及其中的方言俗语差异很大,所以地方礼俗中方言俗语在词汇语义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将方言与地域文化关系的分析纳入语言研究的范围,有助于从人类活动的历史轨迹中寻找语言演变的痕迹与规律,反过来,也可以从语言的演变去观察社会历史的发展[17]。总之,商洛不仅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环境,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丧葬文化因之具有历史的纵深和厚重。商州方言俗语和礼俗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涵的更多的思想文化信息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发掘与研究,从而使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研究真正成为历史文化的“风俗化石”的研究。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增订本[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56.
[2]黄元英.商洛民俗文化述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30-33.
[3]丁爱侠.连云港婚嫁丧葬礼俗中的方言俗语[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1):44-46.
[4]王萍.连云港方言俗语与文化[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6-59.
[5]黄涛.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3-116.
[6]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56.
[7]蔡青.论宗族观念在当今农村的复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63-65.
[8]夏乐.从南阳传统婚嫁仪式试析民间的文化心理[J].知识经济,2009(9):33-36.
[9]白玲,张晓武.肃南裕固族婚嫁礼仪文化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7-70.
[10]张崇.陕西方言与民俗[J].唐都学刊,1992(4):26-28.
[11]商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商州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8:643-646.
[12]黄元英,李继高.商洛饮食文化刍论[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6(3):3-5.
[13]李继高,黄元英.商洛酒俗探微[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7(1):12-14.
[14]杨莉.PSC中商洛方言区考生常见的语音失误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71-74.
[15]方平权.论礼俗与汉语词义形成和发展的关系[J].语言研究,2003(2):32-34.
[16]汤海鹏,相琳.鲁西南农村方言丧葬词反映出的丧葬文化[J].汉字文化,2013(5):60-63.
[17]邓章应.《跻春台》婚嫁丧葬类方言词语续考[J].西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6-39.
[18]商洛市志编纂委员会.商洛地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825-832.
(责任编辑:李继高)
A Study of Shangzhou Funeral Dialect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YANG Li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726000,Shaanxi)
Shangzhou funeral dialects in Shaanxi has truly recorded the whole process of funeral tradition in the countryside,and represents the local cultural traces of traditional profoundance.The funeral manners in the countryside of Shangzhou has its local specialties with numbers of dialects and colloquial words which have profound meaning.By combining the condition of natural geography with local history and humanity background,representative dialects and colloquial words are chosen to stud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ideological connotation,and then reveal the local culture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of people in Shangzhou.
Shangzhou;funeral manners;dialects;culture
H136
:A
:1674-0033(2014)03-0018-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4.03.004
2014-03-10
杨莉,女,陕西商州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