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

2014-04-10

关键词:事务管理事务专业化

秦 涛

(北京科技大学 学生工作部,北京 100083)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经过10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并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与此同时,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也实现了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本文以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为切入点,简要分析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管理机制,并与我国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水平提供一点参考。

一、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阶段分析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也保持了同步发展的态势。具体如下:

(一)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发端阶段(早期殖民地学院时期到19世纪后期)

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初期,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基本由教师兼职开展,教师承担了被称之为“替代父母的角色”[1]。19世纪中叶,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和文体活动在学生中建立和开展,为规范学生行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凸显[2]。与此同时,德国教育模式的引进使得美国高校教师更加关注学术研究而无暇顾及学生事务,这促使了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人员的产生。1870年开始后的20年时间里,哈佛大学任命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专职学生事务人员——布里格斯院长,这成为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产生的标志。“替代父母制”逐步向“学生人事工作”过渡,专门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队伍初步建立。

(二)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发展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

1914年,哥伦比亚大学颁发了第一个“女生顾问”的专业学位,1929年,又诞生了该领域的第一个博士学位。1937年,美国教育协会发布《学生人事工作宣言》,强调大学除了进行专业教育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标志着学生事务管理在美国高校正式确立。二战之后,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美国教育协会于1949年提出了“学生服务”理念,强调高校要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世纪60年代,由于高校学生人数减少,各高校为吸引生源,提出了“学生消费者第一”的观念,着力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质量,提升服务学生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成熟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启动“明日高等教育工程”,明确提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应当承担“学生发展的教育者”的角色。在这种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建立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形成了科学的运行机制,由此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发展。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渐趋成熟。

(四)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高度专业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6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发表《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一文,强调学生发展理论对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在该阶段,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学科发展迅速,培养了大量专业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才,使得学生事务管理队伍建设达到高度专业化水平。根据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1998年的抽样调查,美国不同类型高校的1045名学生事务管理人员中有56%的人员已经取得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3]。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经过最近七十余年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其工作理念、工作目标、理论研究、发展建设已愈发成熟,其专业化、职业化的模式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一)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工作理念聚焦人性化

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育人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并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牢牢把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性化指导性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及各项具体需求而开展工作。在学生的管理方式方法上,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和为自身的选择负责,这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工作标准实现专业化

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提出了18条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标准,包括专业服务、有效管理学校资源、保持良好人际关系、协调利益冲突、引导学生行为、充满职业自信、体现出专业水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等[4]。这一系列标准成为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追求和职业化定位,使得他们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各专业协会还通过颁发一系列引导性文件,对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做进一步的规范,更加促进了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三)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理论研究趋向深入化

一方面,在学生事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专业团体和协会不断涌现,他们根据不同时期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沙龙,出版发行论文、专著以及开展各种评比交流等活动,支持学生事务管理及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各专业协会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凝聚全国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专业协会成为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美国十分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学科体系的建设。美国有近百所高校开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研究生点,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研究学生事务的前沿问题,有力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四)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发展呈现职业化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的职业化表现在职业准入、技能培训、发展指导和待遇保障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职业能力明确。2010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联合发布了《学生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领域》,对“建议与帮助”“评价、评估和研究”“职业道德实践”“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法律、政策和政府管理”“领袖才能”“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等10个学生工作专业能力领域的能力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每一个专业能力领域被划分为基本、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在每个级别明确了学生工作者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不仅为从业者确定了胜任岗位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而且为从业者规划了职业化发展的具体方向。

二是职业准入严格。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将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定位确定为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进行学术和职业的定位,发展学生的领导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各种服务与支持。为适应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标准和管理人员职业定位的要求,美国高校制定了严格的从业人员入职标准:要求学生事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及行政管理能力并至少持有学生人事服务、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心理咨询、学生事务等专业的硕士学位,较高职位人员则要求在具备丰富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还须获得高等教育或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三是职业培训专业。美国为学生事务工作人员搭建了专业化发展的平台,要求从业人员接受各种专业化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能力。除此之外,美国高校鼓励和支持全体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协会。如美国学生人事管理者协会等提供的职业培训建立在协会推行的“职业标准”之上,如出版专业刊物、发布专业研究课题、召开年度学术会议等,其提供的专业发展培训包括学生事务的价值观、历史和哲学,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评估和研究实践,领导、执行和管理等六门结构化课程。学生事务人员在职业培训上充分体现了职业化、专业化的特征。

四是发展渠道畅通。美国高校为学生事务工作者提供了有效的职业发展路径及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如喜欢商业的人,可以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如对人类学感兴趣的人,可选择职业生涯辅导或社区生活指导。不同专业背景的各类学生事务从业者,在这一高度细分、专业化的领域中都有用武之地。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一个有效的激励环境。因此,在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被视为有竞争力并受欢迎的职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他们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份高成就感的事业勤耕不辍。

三、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启示

(一)进一步突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工作理念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理论的发展脉络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也是美国学生事务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准则。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在实践中往往更多地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能,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真正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实现由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跨越,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既要发扬我们全面推进、主动干预的好传统,也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允许学生在挫折乃至错误当中成长[5],引导学生在充分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进一步明确科学的学生工作规范和标准

制定学生工作职业准入的专业门槛、专业准则、道德规范和职业晋升标准,是确保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美国高等教育中,丰富且专业的学生事务工作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成分,其职业标准以及相关规定都给了我们较大启示。在我国,虽然近年来各级教育管理机构一直在推进学生工作职业准入和职业规范的设计,但直到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准入标准和工作要求。同时,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道德规范和专业准则,职业晋升标准也与学生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不完全符合,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发展渠道还不畅通。因此,建立学生工作职业进入的专业门槛,制定专业准则和道德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职务晋升的标准,引导他们明确职业发展路径,加强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才能加速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6]。

(三)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的科学研究

重视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建立系统深入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队伍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里程碑。近年来,我国的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是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因此,尽快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特色理论,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确立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一,要大力发展学生工作专业协会,鼓励其出版专业性学术著作、期刊,加强对学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理论支持。第二,在学生工作队伍中大力提倡开展研究工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第三,建立学生工作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具备专业背景的专业人才。我国已有上百所大学设有思想政治专业,但其培养目标、内容与学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专业设置,切实为学生工作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四)进一步推进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培训体系建设

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是加强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学生工作者不仅要政治上过硬,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沟通表达能力,还应系统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生涯辅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要整合多方资源优势,将促进学生工作者成长作为长期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项培训和专业化培养构成的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水平、专业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使学生工作队伍由单纯“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最终从整体上提升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1]夏颐.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系的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2):160-163.

[2]Nuss.Elizabeth M.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Affairs.In Susan R.Komives,DudleyB.Woodard Jr.,&Associates[Z].StudentServices:AHandbook for theProfession,2004.

[3]Margaret J.Barr,Mary K.Desler,Associates[Z].The Handbook of StudentAffairs.Administration,2005.

[4]Roger B.Winston,Jr.Don.G.Geamer,Theodore K.Miller,Associates.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or:Educator,Leader and Manage[M].Taylor&Francis Group,2001:431-434.

[5]景发.美国高校学生工作及启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修报告[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4):36-40.

[6]李永山.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化发展历程考察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7):83-86.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事务专业化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门架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CAS生涯服务专业标准述评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河湖事务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高校学工事务管理流程标准化及教育路径初探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SQLServer自治事务实现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