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遂宁五大家族研究综述
2014-04-10胡传淮
胡传淮
(蓬溪县政协,四川 蓬溪 629100)
明清遂宁五大家族研究综述
胡传淮
(蓬溪县政协,四川 蓬溪 629100)
明清时期,蜀中遂宁出现了“席、黄、吕、李、张”五大文化世家,人才辈出,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席氏以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为代表;黄氏以明代工部尚书黄珂、女散曲家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书画家吕潜为代表;李氏以清初语言学家李实、榜眼李仙根为代表;张氏以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为代表。本文对五大家族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
家族文化;席书;黄峨;吕潜;张鹏翮;张问陶
蜀中遂宁,据涪水之上游,乃东川之都会;水陆交冲,佳气盘结;风教重地,文献名邦;人才辈出,风俗淳美,乃巴蜀第一奥区,传统文化根基殷实丰厚,文化世家延绵不绝。清代学者孙海在光绪本《遂宁县志序》中云:“遂宁为东川名邦,唐宋以前,远不论矣。有明之席氏、吕氏、黄氏,国朝之李氏、张氏,皆以文章经济,焜耀宇内,为江山生色。而近代之船山先生,尤为籍籍,其诗篇字迹,几于家有而户存。”民国十八年(1929),抗日名将李家钰为《新修遂宁县志》撰《序》云:“家钰束发受书时,闻乡先辈谈蜀中旧事,莫不曰:相业以张文端公(张鹏翮)为最优;科第以榜眼李仙根为最早。至以诗书画三绝,树帜立坛,为后贤所景仰企慕者,前则潜叟吕半隐(吕潜);后则检讨张船山。问其人,皆遂宁也。夫胜清一代,二百余年,以总揆(宰辅)谥文端者,蜀中仅二人,而遂宁居其一;以鼎甲显者,蜀中仅三人,而遂宁又居其一。”由此可见,席氏、黄氏、吕氏、李氏、张氏,为明清两代遂宁地区涌现出来的具有全国影响的五大文化世家。席氏以明代宰相席书、侍郎席春、户科给事中席彖为代表;黄氏以明代工部尚书黄珂及其子布政使黄华、女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南明宰相吕大器以及其子“诗书画三绝奇才”吕潜为代表;李氏以明末清初语言学家李实及其子清康熙户部侍郎李仙根为代表;张氏以清代名相张鹏翮及其玄孙大诗人张问陶为代表。
明清遂宁五大家族中,经济文章,代有闻人。产生了宰相三人(席书、吕大器、张鹏翮),尚书四人,侍郎三人,通政使一人,总督二人,巡抚三人,布政使二人,榜眼一人(李仙根),进士十五人;入《明史》、《清史稿》人物传八人,入国家贤良祠一人(张鹏翮),入《辞海》三人(黄峨、张鹏翮、张问陶),入《中国通史》一人,入《中国文学史》二人,入《四川历史文化名人辞典》十六人;入《中国文化世家》三家;有明代最杰出的女诗人、女散曲家黄峨,明末清初书画大师吕潜,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张问陶。真乃人文踵起,可云极盛,为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寻根认祖,更甚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血脉之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遂宁市近年来实施“六大兴市计划”,其中之一为“文化振兴”。遂宁市先后举办了陈子昂、黄峨、李实、张问陶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国际或全国学术研讨会,学术界开展了明清遂宁五大文化世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研究情况综述于后,以供读者参考。
1 席氏家族研究
明代遂宁席氏家族是蜀中政治望族和文化世家。据清道光五年(1825)刻本《安定堂席氏族谱》载:席氏祖先原籍山西省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南宋末年,始来蜀,入籍四川遂宁县席家沟(今属遂宁市蓬溪县吉祥镇)。入川始祖为席友轸,至席书,已历七世。道光本《席氏族谱叙》云:“吾族肇迹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南宋时,友轸公始来蜀,入籍于遂宁。”以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吏部侍郎席春、户科给事中席彖三兄弟为代表的遂宁席氏家族,人文蔚起,科甲连绵,仕途显赫,冠于有明。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出版)统计:有明一代,全国席姓进士共有13人,其中遂宁席氏就独占4人;并且,明清两朝500余年,整个四川席姓进士只有4人,均出自遂宁席家。自明朝嘉靖至崇祯百余年间,遂宁席氏家族连续三代人中有4位进士、7位举人;3人在《明史》中有传。尤其是席书,官至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襄。由此可见:遂宁席氏,是有明一代盛极一时的名门望族;不仅是望于蜀中,亦是数千年来华夏大地上涌现来的数一数二的著名席姓家族。
席氏为西蜀名家,对其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成果甚少,主要集中于对席书的研究。
研究论文有:胡传淮《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世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该文记录了席书一家之世系、席氏宗族发展史和重要人物事迹,叙述了遂宁席氏从始祖席友轸至第十一世席渤、席沛等家族成员的姓名、字号、行次、生卒年月日、科第、职官、妻室、子女、寿数、葬地等情况,提供了研究席书及其家世的有关资料。胡传淮《明代遂宁席氏家族诗人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介绍了遂宁席氏家族主要诗人及其取得的成就。毛远明《“席彖”而非“席篆”辨》(《中国史研究》2000年03期),纠正了《明史》中将“席彖”误为“席篆”的错误。
研究专著有:胡传淮编著《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2013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明代遂宁席氏源流世系、家族名人、科第仕宦、著述艺文、文物古迹等,客观叙述了席氏家族对巴蜀文化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该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明代遂宁席氏家族的专著。
2 黄氏家族研究
明代遂宁黄氏家族,世居遂宁西眉镇(今属遂宁市安居区)北六里黄安桥黄榜石,号称“诗人世家”、“官宦门第”。从黄峨曾祖黄鉴,至其侄黄若榛,共历五代、一百余年,黄氏家族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尚书、布政使、知府、进士、举人、贡生多达10余人。不仅如此,封建社会中豪门富户、搢绅官宦,大都互相联姻攀亲,以求门第相对。黄氏家族也不例外,黄峨之夫就是明代状元、著名学者杨慎;杨慎之父为明代名相杨廷和。黄氏家族五代相传,满门生辉,风光占尽。学术界黄氏家族研究较多,主要集中于对明代最杰出的女作家黄峨的研究。
黄峨研究论文有60余篇,其中有硕士论文3篇:2008年华中师范大学梁蓓硕士论文《明代女诗人黄峨研究》;2010年中南大学李冰硕士论文《黄峨作品研究》;2010年重庆师范大学黄燕《黄峨及其散曲研究》。这些论文对黄峨生平、思想、婚姻、家庭、创作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探讨,客观评价了黄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研究明代遂宁黄氏家族名人的论文有:胡传淮《明代遂宁黄氏家族诗人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胡传淮《明代最杰出的女散曲家黄峨初探》(载于《新世纪散曲研究文存两种》,200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研究黄峨作品的专著有:《黄峨诗词曲赏析》,蔡忠、王金星、谭国应主编,2005年10月香港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赏析了黄峨诗歌10首、散曲190余首,填补了黄峨作品研究的空白,功莫大焉。
2005年10月,由遂宁市政府、中国散曲研究会、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在遂宁市举办了“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大会收到论文40篇,其中专题研究黄峨的论文有22篇。2006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了《国际黄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散曲研讨会论文集》。通过会议,人们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黄峨,认识了遂宁黄氏家族的几代名人及其家风。
3 吕氏家族研究
遂宁吕氏家族是一个在明代享有盛誉的政治、文化世家,该家族世居蜀中遂宁北坝(今遂宁市船山区北固)。耕读传家,诗书继世。至明末,诞生了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诗书画三绝奇才吕潜,从而使吕氏家族走上了鼎盛时期。人文蔚起,科甲蝉联,文章经济,甲于西川。吕大器、吕潜父子,均进入《巴蜀文学史》,享誉国中,闻名遐迩。
目前,对明末清初遂宁吕氏家族研究较少。该家族成就最大者为吕潜,学术界也对其有些零星研究。
研究吕潜的论文有:胡传淮《“诗书画三绝”奇才吕潜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彭高泉《三绝奇才吕孔昭》(《四川文物》1993年06期);吕晓《试论龚贤与吕潜山水画风的关系》(《荣宝斋》2008年06期);胡传淮《吕潜诗书画艺术初探》(《书法家》2013年3月31日,第43期)。
对吕氏家族名人研究的论文有:胡传淮《明代遂宁吕氏家族诗人初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该文将明代遂宁吕氏家族中之诗人吕大器、吕潜、吕泌、吕其樽,逐一作介绍评述,使人们对其家族诗人有个总体了解。
4 李氏家族研究
遂宁李氏,原籍湖北麻城,明代始迁居蜀中遂宁。李氏家族崛起于明末清初,其家族中,以李实、李仙根父子成就最大,名声最响,他们将遂宁李氏家族推向了顶峰。故清代大诗人张问陶在《延录斋叙》中云:“自故户部侍郎李公仙根以文学显康熙中,而遂宁之李闻天下。”李实为著名方言学家,学术界对其研究较多。
研究李实及《蜀语》的论文主要有:黄尚军《〈蜀语〉所反映的明代四川方音的两个特征》(《方言》1995年04期);汪大明《论李实〈蜀语〉的方言研究》(《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李文泽《历代巴蜀学者的方言学研究——以扬雄、李实、张慎仪等学人为例》(《儒藏论坛》2012年);羊玉祥《李实诗四首疏解》(《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2期);何旭光《李实的人格美》(《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02期);蒋均涛《李实〈蜀语〉简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甄尚灵、张一舟《〈蜀语〉词语的记录方式》(《方言》1992年01期);纪国泰《〈蜀语〉简论》(《成都师专学报》1992年01期);傅定淼《〈蜀语〉成书年代考》(《辞书研究》1987年05期);向学春《从〈蜀语〉词汇看明代四川方言的基本概貌》(《电影评介》2008年13期)等等。
李实《蜀语》成书于清初,收入了清乾隆年间李调元编辑之《函海》和民国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研究《蜀语》的专著有:《蜀语校注》,黄仁寿、刘家和等校注,巴蜀书社1990年6月出版;张美兰《〈蜀语校注〉补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7年02期),对该书进行了补正。《〈蜀语〉研究疏注》,日本汉学家坂井健一著。
《蜀语》记录考订了明末四川方言词语560余条,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断域为书”的方言词汇著作,是研究明代四川方言的有效材料。1991年9月,由遂宁市文联、文化局等单位和中国方言学会联合举办了“李实国际学术交流会”,有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学者40余名专家与会。以《蜀语》为中心,兼及李实生平、思想和诗作,进行了学术交流,认为《蜀语》开创了四川方言学研究之先河。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1996年7月语文出版社出版了《李实学术研讨会文集》。
5 张氏家族研究
清代蜀中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既是清代政治望族,又是文化望族、精神望族,他们“以功德显,以文章著,以孝友称”,被称为“清代四川第一家”。据民国十三年(1929)刻本《遂宁张氏族谱》载:张氏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白獭河(今湖北省麻城市白塔河村)之绿柳村,明洪武二年(1369),迁入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居住,入川始祖为张万,至今已繁衍22代,广泛分布于蜀中遂宁、蓬溪、安居、重庆潼南县崇龛镇等地。
学术界对清代遂宁张氏家族研究甚多,主要集中于对张鹏翮、张问陶二人之研究。
5.1 张鹏翮研究
目前国内发表的有关张鹏翮的论文有30余篇,如:胡传淮《张鹏翮简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薛瑞录《张鹏翮“文华殿大学士”考》(《清史研究》2010年03期);王俊桥、霍伟杰《张鹏翮治河思想初探》(《兰台世界》2013年33期);蔡东洲、唐金文《张鹏翮出任河东盐运使考论》(《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李朝正《为张鹏翮的人品与文品一辩》(《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6期)等。以张鹏翮为主题的硕士论文两篇:即湖南师范大学王俊桥硕士论文《清代张鹏翮研究》、西华师范大学唐金文硕士论文《张鹏翮研究》。
有关张鹏翮生平、思想、诗文研究的专著有:《张鹏翮诗选》,胡传淮编选,2006年6月香港银河出版社出版;《烬余录注》,胡传淮注,2010年11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张鹏翮研究》,胡传淮主编,2011年11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编收录张鹏翮世系、年谱;中编收录有关张鹏翮的家书、传略、行述等史料;下编选录张鹏翮研究论文。该书是全面研究张鹏翮的第一本专著。
5.2 张问陶研究
张问陶为清代大诗人、书画家,对其研究已成为目前清诗研究之热点。国内外发表有关张问陶研究的论文多达3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如:《船山诗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张问陶及其诗歌创作》(赵云中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张问陶年谱》(胡传淮著,巴蜀书社2000年出版、2005年修订再版);《张问陶及其论诗诗研究》(温秀珍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出版);《张问陶研究文集》(胡传淮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张问陶诗选注》(赵云中、曹廷华、唐文光、李萱华、刘长贵选注,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船山诗选》(周宇澄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于成龙、曾国藩、李鸿章、袁子才、张船山、胡林翼、端午桥:大清拍案惊奇》(金人叹、吴果迟编,200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大清神断》(张军著,重庆出版社2012年出版);《船山诗草全注》(成镜深、胡传淮等注,巴蜀书社2010年出版)、《张问陶诗歌菁华录》(罗应涛选注,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等。此可参见胡传淮《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研究综述》(《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以张问陶为研究对象的博士、硕士论文有9篇。其中,博士论文2篇,即《张问陶论诗诗及其诗论研究》(作者温秀珍,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张问陶诗歌研究》(邹鹏,四川大学2010年博士)。硕士论文7篇,其中有两篇是台湾的硕士论文(台湾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台湾南华大学2010年硕士)。
2000年10月,在遂宁市召开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遂宁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赴会专家近百人,收到论文50余篇。会后,由胡传淮负责编辑成《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文46篇,约30万字,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出版。这是张问陶研究史上第一次全国学术研究会和第一本《论文集》。随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张船山研究会。
5.3 家族整体研究
对清代遂宁张氏家族及其他人物研究的论文有:胡传淮《清代蜀中第一家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简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胡传淮《清代遂宁张氏家族诗人初探》(《西华大学学报》2007年01期);胡传淮《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初探》(《谱牒学论丛》2007年02辑);胡传淮《清代蜀中第一家——遂宁张氏家族兴衰探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胡传淮《清代诗人张问安行年简谱》(《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胡传淮、成镜深《清代女诗人杨继端考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等。
对张氏家族进行整体研究的专著有两部:即《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胡传淮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以张氏家族的源流世系、家族名人、诰敕御书、科第仕宦、著述艺文、文物古迹为重点进行阐述,客观地叙述了张氏家族对巴蜀文化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是第一部全面介绍张氏家族的专著。《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胡传淮主编,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该书从张氏家族诗人现存6000余首诗歌中,精选出13位诗人50首诗作,进行简注和赏析,以期通过本书凸显张问陶及其家族的文学业绩,从而尽可能客观地确定其家族在清代巴蜀文学发展史和清诗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宣传、普及张氏家族诗歌提供一种读本。
明清遂宁文化世族无疑是以席、黄、吕、李、张这五大家族为代表,历史性地在巴蜀大地上铸成了一次文化能量的集中释放,其出现带来了数百年巴蜀文人文化的繁荣!历史地看,遂宁五大文化世家各方面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三种因素的助推和促进:一是特定时代的机缘耦合,二是巴蜀地域文化的濡染涵养,三是家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反过来,这些成就又弘扬和丰富了地域文化,成为培育新的文化人才、文化成果的有益养分和健康基因。近年来,对遂宁明清五大家族的宣传、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只是刚刚起步,还须扎实工作,深入浚阐,把五大家族的研究推上新的台阶。
[1]席奎.席氏族谱[M].遂宁:道光五年刻本,1825.
[2]张崇阶.遂宁张氏族谱[M].遂宁:民国十三年刻本,1924.
[3]李久齐.李氏族谱[M].遂宁:民国十六年刻本,1927.
[4]王懋昭.遂宁县志[M].遂宁:民国十八年刻本,1929.
[5]胡传淮.张问陶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2005.
[6]胡传淮.张鹏翮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
[7]胡传淮.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8]胡传淮.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周哲良
G127
A
1672-2094(2014)04-0064-04
2014-03-20
胡传淮(1964-),男,四川蓬溪人,四川省蓬溪县政协编审。研究方向:清诗、巴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