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模式研究
2014-04-10商宪丽
商宪丽
(信阳农林学院管理科学系,河南 信阳 464000)
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模式研究
商宪丽
(信阳农林学院管理科学系,河南 信阳 464000)
物流产业整合是优化物流产业结构、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提升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物流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的环境、物流产业整合的要素、物流产业系统整合和物流产业整合方式几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的模式。
物流;物流产业整合;整合模式
1 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的环境分析
1.1 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主要是指市场上的物流供需环境。2013年,河南省物流企业共3180个,物流从业人员达22.18万人,物流资产总计1256.08亿元,货运车辆总数为71941辆,装卸设备总数为17661个,仓储总面积为108.87万平方米。2005年以来,我省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率在16%以上,物流业实现值年均增长在14%以上,超过了同期省内生产总值的增速,这充分体现了河南省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社会物流需求处于旺盛时期。河南省是国内重要的生产制造中心,是全国范围内最大的商贸省份,生产制造和商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更需要物流业的强大支持。物流供给是保证物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物流需求是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物流供给的发展方向是高效、绿色,物流需求的更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这恰好是物流产业整合的优势所在。
1.2 行业环境
2010年,河南省已经明确了对八大行业物流重点发展。河南省有“中国粮仓”之称,它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食品业是河南省最具潜力的产业,2010年河南食品业总值达5.3亿;近几年,河南煤炭年调入和调出量高于6000万吨,目前正建设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河南省人民政府已把棉纺织业的发展作为实现河南崛起的重要战略,因此,棉花行业的发展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相关政策的促进,河南省建材行业已形成了专业的建材商圈,2010年建材业的收入高达3600亿元;近年来,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居民消费,汽车配件和汽车生产消费物流都蓬勃发展;为了大发展邮政物流,2011年国务院将河南邮政业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借此机会,河南省大力发展邮政业,2011年河南省邮政业务总量达70亿元,以上充分体现了这八大行业的重要,凸显了省政府重点发展这些行业物流的意义。另外,物流业从全省范围内看,发展呈现出了集中化趋势,物流设施、物流企业、物流活动等都向物流园区和大中城市集中。
1.3 政策环境
政策环境属于物流发展的软环境,是物流业发展的外部保障。河南省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物流业的法律法规或行业规范,但在政府在政策了给物流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如省政府从2005年就开始印发物流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务院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河南物流发展给予指导意见。近几年,我省在进一步强化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如通过土地政策来保障重点物流项目的用地供应、通过财税政策加大对重点物流工程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通过投资融资政策增加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交通管理政策,为物流运输提供良好的车辆管理工作环境。
1.4 基础设施
在运输基础设施方面,河南省公路、铁路、航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包括水、陆、空、管道在内的综合运输体系已经形成。2013年,河南省内河里程1439公里、公路里程24.2万公里、铁路里程3898公里,货运周转量7000多亿吨公里。
在物流服务网络方面,河南省已经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核心圈”、“紧密圈”和“联系圈”,已经建设了包括公路、航空、铁路、进出口等在内的七大物流工程,已经构建以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等为基础的物流网络体系。2010年开始,省政府通过实施减免企业所得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2 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的要素
2.1 服务要素
物流产业的运动过程是通过各种服务要素的动态组合来实现的,由初级要素和要级高素构成,初级要素包括资金、服务人员、物质资源、地理位置、交通设施、物流装备等,高级要素包括综合运输体系、物流服务网络、信息技术、物流人才等。物流产业整合就是以上面两类两素为基础展开的不同层次的整合。由初级要素来实现的物流产业运动可形成产业链和物流产业聚集,而当社会上的高级要素达到一定规模时,产业链的环节会增多,组织间的合作机会也更频繁,物流产业会向更高层次产展,即向基于整合的物流一体化方向发展。此时,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不再是依靠自身资源来创造更多价值,而是基于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2.2 需求要素
从服务价值的角度看,物流产业整合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上的物流需求。进行需求要素分析是物流产业业整合的重要环节,可以从区域内物流需求和国际物流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区域物流需求是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国际物流需求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近几年,物流需求在时间、地点、信息沟通、产品完好性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与此相对应,出现了JIT物流运行方式、GPS定位系统在物流业中的广泛应用、以顾客以导向的LSQ(物流服务质量)的研究和应用。物流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第三利润来源”,低成本的物流需求是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基于市场需求的动态联盟的出现,对物流业的快速物流响应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需求要素对物流产业整合有着重要影响。
2.3 企业要素
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物流产业进行整合的基础。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直线式结构、职能式结构、事业部型结构和矩阵式结构,这四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直线式结构属于金字塔型结构,自上而下逐级授权,有利于统一指挥,但信息传递效率低;职能式结构属于扁平化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权,加强了专业化管理;事业部型结构是适用于大规模的组织,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指挥不灵;矩阵式结构适用于临时任务的完成,能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其人员组合富有弹性。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对物流产业整合的影响也完全不同,从产业整合的效率和效果两方面来看,直线式结构整合产生的是高效率、低效果,职能式结构能产生效率和效果的较好组合,矩阵式结构较为灵活能快速地参与到产业整合,事业部型结构的组织规模较大,可能是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出现,这一类型的组织结构在整合的过程中能产生高效率和高效果的组合,因此,应首先让他们参与到产业整合的过程中,从而带动其它类型的组织参与整合,以达到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的目标。
2.4 政府要素
政府虽说不直接从事物流服务活动,但在物流产业整合的过程中,政府也起着关键作用。物流产业的整合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相关政策的扶持、统一规划的指引、基础设施的支撑、社会环境的稳定等,而这些条件是无法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来实现的。政府需地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物流产业的整合,如制定有关物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改善有利于物流产业整合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引导物流企业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鼓励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等,同时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来保证物流产业整合的开展,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良性发展。
2.5 产业要素
物流产业整合的开展不单单对物流产业产生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与其有关联的产业,因为这些相关联的产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休戚与共的关系。以美国为例,美国的航空产业、计算机产业、军工产业等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都密不可分,美国硅谷是众人皆知的高科技中心,在此形成的高科技产业引领着世界的高科技变革,同时对美国国内的相关产业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德国的汽车业较发达,然而它与德国的机械、化工、钢铁等行业的强大是密不可分的。就河南省而言,物流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食品业、商贸业、建材业、煤炭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产业整合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产业间的关联效应,特别是考虑相关产业在物流产业整合过程中的支持作用,及基物流产业整合后对它们的影响。
3 河南省物流产业的系统整合
3.1 物流的整合
这里所说的物流主要是指实现物品移动的过程,因此,以下主要从运输整合和选址整合两个方面来阐述物流的整合。
3.1.1 运输整合
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干线运输和配送运输。干线运输是指利用主要的固定公路或铁路线或航线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配送运输又称支线运输或末端运输,是对干线运输的一种补充,相对于干线运输而言,配送运输是小规模、短距离、没有固定路线的运输,有利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这两种运输方式都是为了实现物品的空间转移,但两者在线路空间、运输对象、运输工具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在实际运输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活动,而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而取得高效率的运输效果。运输主要是为了实现把多个货主的物品从发货点转移到相应的多个目的地的过程,每个货主的货量及运费都是一定的,运输的方案是多样的。运输整合是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地运输,这需要对不同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不同客户对运输时间要求、不同客户的物品数量、不同距离的运输线路等要素进行整合,用线性规划的模型来找到运输整合的最佳方案。
3.1.2 选址整合
物流选址主要是选择物流配送中心或建设新的物流配送中心。从功能上来看,物流配送中心具有采购、储存、加工、包装、集运、配送等功能。有的生产性企业已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但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更强调其专业性、综合性、社会化服务性,通常具有较强的公共配送能力。本文所研究的选址整合是指对已有的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或准备规划的物流企业的配送中心建设进行整合,即可以基于原来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整合,也可以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重新规划建设,从而为社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物流配送服务。物流配送中心在建设时需要考虑所在区域的货运量、辐射范围的大小、交通便利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当地环保要求、土地的可获得性和价格水平等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我们在选址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另外我们还要对发货点、每个发货点的托运量、发货点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现在的配送中心的使用情况、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等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利用线性规划或非线性规划模型来找到选址整合的最佳方案。
3.2 资金流的整合
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物流企业提供的是物品的位移服务。服务的提供需要物流企业成本的支持,但物流企业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其成本的特殊,主要表现在:①物流企业的成本多表现为间接成本。物流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产,如购置车辆和船舶、保养车辆和船舶、建设仓库等,而这些资产的投入量与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量相关,并且这些业务量来共同负担,因此,可视投入资产的成本为混合成本,它需要在不同时期、由不同资产来分担,即间接成本。②成本的发生期与收益期不对应。物流企业在进行初次的资产投入后,后期的成本可能会断续发生,而物流服务的连续性保证了收益的连续性,当追加后期成本时,会延续物流企业的收益期,但存在当期的成本投入与收益的不匹配。③资金的投入成本数额比较高,这是由物流企业的资金密集性质来决定的。资金流的整合是基于以上物流企业成本共担的基础上,而处理好收益分配是实施资金流整合成功的关键。作业成本核算法是以作业为基础、以资源耗用为线索、重视多基础间接成本分配、能适应物流企业成本的三种特殊性的核算方法,因此,它为资金流整合提供了基础。作业成本核算法的关键是确定物流企业的作业(包括物流企业的劳动力、服务方法、技术设备、相关设施等)、服务费用(主要以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收取的费用为依据)、服务费用不同的原因(如货物的重量、体积,货物运输的距离、运输方式等都会引起服务费用的不同)和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成本,即雇佣司机的工资、运输时的燃油量等和间接成本,即与物流有关的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因素,这也是资金流整合实施过程中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3.3 信息流的整合
狭义的物流信息是与企业开展物流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的总和,如实现物流功能的运输信息、包装信息、装卸信息等;而广义的物流信息是与企业物流活动相关的所有信息,如货源信息、物流服务价格信息、物流活动竞争者的信息、物流行业的政策信息、物流需求者的信息、物流供求状况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多、更新快等特点,是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的最基本信息,是企业进行物流决策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与物流信息管理相关的技术具有多样性,如条形码技术、车辆定位系统、射频技术等。随着这些技术在物流企业信息管理中的逐步应用,形成了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它是企业提高物流决策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信息流的整合:①对物流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根据物流企业服务的内容,找出服务过程的关键环节,来确定实现不同业务动作的具体流程,如对配送业务、运输业务流程分析。②基于不同层次的业务流程分析各个子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通过对不同层次业务流程分析,给出实现业务流程的系统结构,描述实现不同层次业务内容的各个子信息系统的功能。③基于各个子信息系统对信息流整合。④逐步对整个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升级和集成,然后基于整合后的信息系统对信息流进行整合。在信息系统整合和信息流整合前,需要对相关数据和技术按国际行业的标准进行规范,即,一方面对数据单元标准化,另一方面对信息技术进行标准化处理。
4 河南省物流产业整合的方式
4.1 并购式整合
并购式整合是企业通过购买、兼并等方式实现对其它企业资产的控制,并逐步完成对其它企业运作体系的整合。物流产业并购整合的方式有三种:①横向并购,指在同一层次的市场上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它有利于物流企业集中优势资源、从而巩固已有的优势竞争地位。②纵向整合,指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存在协作、合作或供求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它可减少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物流服务。③混合并购,指在市场上既没有横向竞争关系,也没有纵向合作关系,其产品或服务处于不同行业或不同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过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来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多元化。
并购式整合是我国物流企业整合方式中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物流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可扩大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企业资产、企业资源等,从而形成规模效应,企业通过对并购后的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可获得较好经济规模,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
(2)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企业实施并购后,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整合,即发挥整合后的协同效应,从而产生大于并购前各方运作之和的效益。其协同效应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协同、基本业务活动的协同、品牌知名度的协同、人力资源协同、销售资源协同、多元化经营的协同等,这些方面的协同都有利于并购后的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实现企业新的发展战略。
4.2 集群式整合
集群式整合是不同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基础设施因经济关系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从而形成规模性、专业性的物流服务,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物流园区。基于不同的标准,产业集群模式划分的种类也不同,从产业集群的动因来看,主要分为三种:①市场型产业集群,是以市场调节机制为主,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②政府型产业集群,是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通过政府主导作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③混合型产业集群,是企业在市场上寻求经济利益和政府通过政策实施来追求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群,而且在此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相当。但从物流产业集群的实践模式来看,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市场物流需求和物流资源集聚为前提,政府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给予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来提供外部条件。
集群式整合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外部规模经济的获得。物流产业集群使得大量物流企业集中在一定区域,有利于企业专业化的投入、技术扩散、供给能力提升等。从本质上来看,这些为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提供了机会,对降低物流企业投资风险、形成专业化物流服务、提升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2)有利于优化物流产业资源配置。物流产业集群决定了物流交易市场的集中,而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优化物流产业资源配置。另外,产业集群为群内资源充分共享提供了路径,产业群内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地耦合,也有利于知识、技术、管理等的相互学习。
(3)有利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物流产业集群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环境,同时物流企业发展和服务的需要会对政府会提出一定的要求,政府必要时会制定相关政策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4.3 联盟式整合
物流联盟是具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基于双方信任和契约关系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组织,为提供物流服务而进行长期合作。物流联盟与一般动态联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稳定性,这也是由物流企业投资大、收益期长的性质来决定的。物流联盟式整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盟、物流企业与其它企业的联盟、非物流企业间的联盟。
联盟式整合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物流业共担风险。物流企业具有投资大、资本回收期长、风险大等特点,相对于单个物流企业来说,物流联盟共担分险的行动,提高了物流业抗风的险能力。
(2)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物流联盟的形成是物流企业追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结果,在其运作过程中对设备、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进行的整合,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因此,有助于提高物流业竞争力。
[1]徐扬,申金升,王传涛.物流联盟的形成机理与协作博弈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2).
[2]高功步,马丽.企业物流联盟的现状及运营策略研究[J].经济纵横,2011,(3).
[3]钟俊娟.基于产业融合的物流产业演化机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2,(11).
[4]戴志敏,郭露,何宜庆.中部地区物流产业集聚及演进分析[J].经济经纬,2013,(6).
[5]李德库.创新发展物流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3,(24).
[6]王成林.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特征研究竟[J].中国流通经济,2013,(11).
[7]万凤娇.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物流产业的战略思考[J].价值工程,2013,(24).
[8]孙志忠,张晓燕.甘肃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初探[J].开发研究,2014,(1).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Henan
SHANG Xianli
(The Management Science Department of Xinyang College of Forestry, Xinyang He Nan 464000)
Integration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main approach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logistics operation,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t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environment, factors, and methods in Henan Province.
Logistics;Logistics Industry Integration;Integration Model
C93
B
1672-2094(2014)04-0036-05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4-06-14
信阳农林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基于产业整合的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302010)的阶段性成果。
商宪丽(1982-),女,河南汝南人,信阳农林学院管理科学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