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媒类艺术学生开展挫折教育的思考
2014-04-10刘天
刘 天
(四川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很长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压力要持续加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明显加速。高校主动对传媒类艺术生开展挫折教育尤为重要。
一、传媒类艺术生的含义
(一)传媒的界定
传媒,顾名思义,就是传播媒体、传播媒介的意思。凡是通过一定的文化传播渠道(光缆,电磁波,视频,音频,文字纸张...)达到向受众传播某种意识形态、理念、主张,知识。传媒的介质一般有电视、电影、报纸、广播、网络等。
(二)传媒类专业的含义
传媒类专业,是高校根据教育部规定和办学定位而开设的旨在学习、推广,做好传媒工作所开设的专业。传媒类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媒类专业泛指与传媒有关的专业。本文所指的传媒类专业仅仅是狭义的传媒类专业,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身体语言。口语与体语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早的信息交流;二是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三是无论是信息的发出者还是接受者,都必须借助传播设施。这类传媒包括电话,唱片,电影,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通常所说的传媒类专业主要指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文化产业管理、舞台表演、戏剧影视、影视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等。
(三)传媒类艺术生的界定
传媒类艺术生指普通高校学习传媒类专业的全日制学生,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影视技术与艺术专业学生等等。
二、传媒类艺术生个性特征分析
为准确了解传媒类艺术生的个性特征笔者以所在学校和院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结果与分析如下。
(一)传媒类艺术生的家庭因子分析
1.传媒类艺术生家庭经济情况分析
就笔者所在院系统计,传媒类艺术生家庭情况分为三类:一是父母经商,经济收入以做生意为准,家境比较殷实,比例为50%(其中,可以称之为富二代的占5%)。二是父母从政或者为事业编制,经济收入主要以工资为主,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所占比例为40%(其中父亲或者母亲为县处级领导的占5-10%,科局级的20%)。三是父母以务农为主,家庭经济较差,所占比例为10%(其中,家庭经济极其困难的占7%)。
2.传媒类艺术生父母受教育程度分析
根据笔者调查,结合传媒类艺术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分析,60%传媒类艺术生父母为高中文化程度,30%接受过高等教育。10%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甚至文盲。
3.传媒类艺术生父母婚姻状况分析
传媒类艺术生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父母离婚比例高于普通文化生,父母离婚比例占到了30%左右。即使父母没有离婚的,很多也忙于生意和工作,传媒类艺术生从小就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在“隔代爱”的环境中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传媒类艺术生成长环境整体较为优越,成长道路比较顺利,家庭从小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挫折。
(二)传媒类艺术生的性格特征分析
基于传媒类艺术生家庭因子分析,传媒类艺术生既有别于普通文化生又有别于一般的艺术生,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1.思想素质较高,纪律意识较差
由于传媒类艺术生毕业后要从事新闻传媒方面的工作,在学校的教育中加大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再加上他们本身也能够意识到思想政治素质对它们的重要性,所以传媒类艺术生能够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思想素质较高,毕业时入党比例较高,敢于担当。但是,传媒类艺术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情感丰富,主观性强,对自我约束性不高,容易情绪化,集体意识较为淡薄,组织纪律容易涣散。
2.素质较为全面,文化基础不牢
传媒类艺术生绝大部分有着较为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其父母也接受过较高的教育,从小就进行过文体、书画、舞蹈、音乐等方面的全面学习和培训,参与各种比赛,上大学后注重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综合素质较为全面。但是由于他们从那个就偏科,对数学和英语缺乏兴趣,导致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3.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冲动
性格转型期容易给传媒类艺术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较感性和情绪化,心理较为脆弱,容易冲动。所以高校学生打架斗殴违纪现象学生中,传媒类艺术生比其他学生的比例略高。
4.竞争能力较强,定位易偏差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传媒类艺术生比较擅长人际交往。中学时到各地去参加专业培训,较早接触社会,独立意识强。传媒类专业属于技能型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传媒类艺术生有更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也导致了他们的定位容易出现一定的偏差。
5.自信心较强,不能接受挫折
传媒类艺术生从小生活环境良好,成长较为顺利,很少受到挫折,再加上综合素质较为全面,对任何事情充分自信。当遇到挫折是就显得无所适从,不能接受。
三、挫折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一)挫折教育的内涵
挫折(frustration),指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也指失败或失利。[1]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法律法规,拟定方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的教育行为,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心理素质的行为。
挫折教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受到挫折的传媒类学生进行帮扶教育,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帮助,传媒类艺术生能够正确认识挫折,认识到挫折的积极作用,如何解决遭受的挫折,总结经验,不断成熟;二是人为的对传媒类艺术生创造情景,设置障碍,故意让他们在教育者开展的学生活动中遭受挫折,在无意识中遭遇挫折,接受挫折训练,增强抗挫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二)挫折教育的意义
1.开展挫折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就是要促进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实现人的最终全面发展。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所有的教育工作就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唯一目标。挫折教育是心理教育中的必修课,是实现健康心理的有效手段,是真正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2]
2.开展挫折教育是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显著特征,往往只注重考试科目的学习,忽视非考试科目的学习,导致学生的了德智体美和心理等方面表现较差,很片面。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必须坚持的科学的人才观。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
3.开展挫折教育是激发传媒类艺术生的潜能,提高生存能力的客观要求
人的很多潜能只有在特殊情况才能被激发。当传媒类艺术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便容易激发潜能和探究精神,克服困难,研究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了应付挫折的方法,提高生存竞争能力。此外,加强挫折教育,还能增强传媒类艺术生的自立意识,培养合作精神,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四、对传媒类艺术生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失败,怎么会有成功。人在遇到挫折时,要比平时想的多,操劳的多,挫折促使人去认真总结教训,寻求摆脱困境,走向成功的途径。[3]传媒类艺术生独特的个性特征,极有必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培养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减轻和克服困难,以提高他们抗挫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积极加强对传媒类艺术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大学几年是传媒类艺术生形成较为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他们往往会围绕人的本质、人生的目地和人生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专门回答人的本质的问题。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的目地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价值观是人们对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和怎样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两课”是对传媒类艺术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学生工作者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途径。挫折教育是对传媒类艺术生进行“三观”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4]要通过入学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传媒类艺术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两史一情”教育,培养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敢于担当历史使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坎坷与前进道路上的荆棘,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二)对传媒类艺术生进行挫折意识教育
传媒类艺术生由于受到家庭的原因,其父母都希望他们不遇到困难,或者少遇到困难,即使遇到了困难,父母首先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当他们离开父母遇到挫折是就手足无措,无法应对。所以传媒类高校院系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挫折意识教育,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5]开展挫折意识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这样一来,当他们遭受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坦然面对,正确处理。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挫折经历也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三)创设情景,人为设置“挫折”,提高受挫能力
设置障碍情境,就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故意创设情境,设置一些适当的障碍,有意的让他们遭受挫折,进行挫折情景体验,以增强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经受得住考验,增强其受挫能力。
(四)帮助传媒类艺术生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应对挫折
对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挫折,遭遇打击和失败的学生,要运用谈话法等引导传媒类艺术生正确认识挫折和困难,不要生气埋怨,更不能自暴自弃。要引导传媒类艺术生从主、客观上寻找遇挫的原因,帮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战胜挫折,吸取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品质。
(五)加强传媒类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传媒类艺术生学会基本的理论和心理调适方法,懂得将心理调适方法运用于实践。二是开展心理咨询,对学生受到的挫折予以帮助和有效疏导和矫正,让他们摆脱苦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传媒类艺术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生活动较多,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频繁。一是立足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篮球比赛、足球友谊赛、迎新晚会等等。二是立足专业,开展专业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考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级、国家级专业技能大赛。[6]三是鼓励传媒类艺术生创办学生社团、协会等实践团体,让学生亲自负责开展社团活动,亲身体验,在磨练中增强抗挫能力。四是主动融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主动把学生安排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专业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关爱留守儿童,走向农村,了解农民生活,进行科普知识宣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学知识、磨意志,了解社会竞争,亲身感受社会生活的艰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以此长知识、长才干、练意志、增强竞争意识和挫折的耐受力。
[1]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87.
[2]宋 斌,陈友银.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6.
[3]余金秀.实施“挫折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4):159.
[4]林 藩.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要素[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6):117-120.
[5]涂德祥.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3):107-110.
[6]柏丽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实现路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