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实践教育现实困境刍议

2014-04-10杨碧波杨宇科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院校

杨碧波,杨宇科

(1.四川音乐学院 计划财务处,四川 成都610021;2.四川师范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四川 成都610066)

加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之一。为此,加强实践教育,是地方新建高师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并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对实践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概念厘清

对于实践教育与实践教学,有人认为实践教学就是实践教育,二者是等同概念,因此很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实践教育与实践教学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要义有很大的差别,其实质就是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区别。从概念上来看,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侧重在育,凡是一切育人活动都可称之为教育,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等等;而教学侧重在于学,即学会知识技能,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中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因此,教育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其包含教学,教学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教学服务于教育,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很显然,实践教育包括实践教学在内的诸多方面,而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学校开展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年论文,以及纳入教学计划的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学科竞赛活动等内容。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靠学校独立承担。实践教育由于涉及面十分宽广,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一个重要内容,为此,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对于地方新建高师院校来说,我们认为提实践教育要比实践教学更科学、更全面、理贴切些。

二、加强实践教育是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经济与技术、生产与营销等日益更加紧密地交叉、融合,对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教育更加注重对综合知识、交叉学科知识、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知识,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与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求,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学习目的逐步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日益注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学历已不是就业的唯一要素,企业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和职业素养。[1]所以,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育,是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复合性的客观要求。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转变发展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变革调整的要求,自主创新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转型期最为紧缺的。而学生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大软肋。据有关统计,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适岗期为1-1.5年,发达国家仅为2-3个月。[2]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从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发展现状来看,为了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人才需求和避免同质化竞争,综合化已经成为高师院校发展转型的共同取向,具体表现在学科专业结构上非师范比重不断增加,学生规模中非师范生数量快速增长,这种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高师院校的实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看,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现行教育所遵循的依然是以统一教育教学模式为主导的、与传统工业化阶段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强调统一标准的人才规格不符合人的个性发展需求,偏重于系统的书本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规格过分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和规范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对不足,不符合新型工业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多层次、多样化的、富有创意的人才需求,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结构性偏差。应当看到,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培养人才的属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兼类,既有实践动手能力,又有创新能力,其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够契合当下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企业的用人要求。

三、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实践教育的现实困境

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实中,我们认为,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在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动力困境、资源困境、机制困境和发展困境等四大现实困境,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一)动力困境

办学经费的紧张,使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开展实践教育捉襟见肘。在当下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混合影响下,不同层次的高校面临着差别化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政府对一些基础较好的重点高校或老牌本科院校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建设,经费投入也较多,使之享受了优先政策,占据了发展的先机地位,实现了良性发展。而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政府一般不太重视,给予的政策空间、经费投入、条件保障方面相当有限,让这部分高校面临着经费、教师、生源等困难,市场的生存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实践教育的成本高、管理难度大、风险高,致使开展实践教育的积极性降低。相对于理论教学成本而言,实践教育需要购置大量的实验实践仪器设备,实践教育过程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实验药品,建立实验实践基地难度大,付出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与经费成本都比理论教学高。[3]实践教育的管理环节多,头绪多,组织难度大,尤其是实践教育的潜在风险高,安全责任大。实践教育过程中会面临着实验用品的风险,实验管理漏洞的风险,实验条件的风险,不可抗力的自然风险,交通风险、意外伤害风险等等诸多风险。近年来高校在实践教育方面发生的实验化学药品安全事件,学生实验中发生的中毒事件、感染疾病事件等屡见报端。这些风险大多具有主体多样化、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多发性、复杂性等特征。潜在的风险和不可预见的安全责任,让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在开展实践教育的主观意愿和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困境

师资结构与水平难以满足实践教育的要求。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基本上都是从专科层次通过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水平都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缺乏,尤其是前几年为了确保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引进了一大批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学术性可能比较突出,但职业性上却很薄弱,基本上没有专业实践背景与经验,实验教学经验欠缺,难以承担相关的实践教育课程。此外,由于动手能力的不足,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弱,让这部分教师不愿意深入地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研究,反过来不能为教学开拓实践空间,也间接影响到实践教育效果。此外,由于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发展,这对以师范背景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提出了转型的要求,以适应非师范学科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事实上教师转型的难度十分大。

除了人力资源外,硬件资源、社会资源缺乏也影响到实践教育的开展。一方面是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实践教育硬件资源较为缺乏。另一方面,校内教学资源分散影响到实践教育的成效,目前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的实践教育资源大多是以课程为单位进行实践实验资源建设,呈现出散点式、分散式分布格局,导致原本紧张的教学经费浪费,实践教育资源重复建设。此外,社会资源的缺乏难以有效支撑实践教育。在市场法则下,企业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讲求效率,希望学生到企业能够迅即为企业带来效益,因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很高。而当下高校培养的学生因其动手能力弱、创新精神不足、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高要求,所以企业一般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社会民众对实习生也持不同的意见,择班主任、择科任老师、择医生这是当下社会民众的普遍心态,实质是对实习生专业水准的不认同,持怀疑态度。

(三)机制困境

管理体制上的权责不十分明晰,难以为实践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现行的管理体制大体上有两种,即“省市共建,以省为主”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这两种体制主要体现在办学经费的投入、教育政策的支持、外部条件的保障等方面的提供主体上。但从现行的实施情况来看,目前省市的管理权限显得过于笼统,只有一句“省市共建”的表述,没有进一步明确省市共建体制中省、市政府的管理权责划分边界,给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带来办学自主权与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困惑,这种权责边界不明晰的共建体制对实践教育的影响,表现在表面上看是省市政府都管理,事实上容易退化为都不管,让实践教育的政策支持、硬件设备条件、经费保障、实践场所及社会资源的统筹整合等应该由政府负责的内容不能落实,再加之管理层级的增加,协调的难度增大,这些直接影响到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实践教育的有效开展。

校地合作机制的不顺不畅,直接影响到实践教育的有效开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传统的封闭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开放性、终身性日益成为教育变革发展的时代特征,实践教育作为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转型发展的战略要求下,更加强调其对社会、对企业的开放与合作,更加突出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实践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以此适应当下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新建高师院校,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高校与地方的企事业单位隶属于不同的组织系统,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之间通常以合作协议、合作论坛等方式来建立横向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大都是临时性的、松散的与随意的,没有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这种合作上的弱关系影响到校地实践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等诸多方面,不利于培养出具有较高适应性的应用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此外,当下没有政策规定企业有接受高校学生实习的义务,在市场法则下,为了追求效益,企业也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些都为实践教育的有效开展造成困难。

(四)发展困境

长期以来,高校比较重视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育,重学术性专业教育而轻职业技术教育。因此,要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就面临着传统实践教育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体现在实践教育改革上,存在着重术还是重学之争,这就涉及一个教育哲学的问题,即办学的导向问题,是以教育提供者为导向还是以教育消费者为导向。很显然,地方新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属性具有学术性和职业性,实践教育理念应从过去的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实践教育既要重学也要重术。

另一方面,办学特色是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对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的要求,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的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学科专业结构雷同、教育教学方式相同、人才培养质量趋同,如何体现办学特色、质量和水平,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已成为当下地方新建高师院校不容回避的发展问题。很显然,围绕地方优势产业打造学科专业特色,是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问题在于人才培养的滞后性,教师转型的较大难度,都直接影响到学科专业的调整与转型。近年来,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加大了实践教育改革的力度,如“顶岗实习”“建立就业型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校企、校地共建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等等,但是究竟应进行怎样的改革,还比较盲目。

基于上述现实的内外困境因素影响与限制,导致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开展实践教育举步唯艰,对实践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出现不愿大量开设实践课程的现象,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使地方新建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两难的悖论状况,一方面兼具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复合型人才是地方新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也是最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竞争性,而另一方面实践教育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不能有效的开展,充满着现实的无奈,影响到其人才培养规格与水平,亟待加以改革。

四、破解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实践教育现实困境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实践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企业等多方联动与共同努力。需要各方围绕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整合优化的思想,有效统筹实践教育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人力资源、设施条件、基地场所、经费投入等要素,实现各要素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方能取得实效。

(一)在政府层面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明确省市政府在高师院校实践教育上的具体职责,围绕促进区域发展,建立地方政府、高师院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利益共同体,共同助推高师院校实践教育发展。[4]二是加强立法与政策引导支持。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从政策法律制度层面对高校的实践教育给予支持,如加拿大政府通过制定《加拿大人力训练计划》法案,设立专项实践资金支持高校开展实践教育,德国政府要求企业必须设置专业实习岗位,美国的企业还为高校实践教育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等。这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要制定政策积极引导与鼓励加强与地方、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教育的指导水平。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杠杆引导企业愿意设立实习岗位,愿意与高校一起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要把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机会明确为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三是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目前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拨款主要采用“综合定额与项目拔款”方式进行,政府按照学校规模以综合定额方式拔付教育事业费,即大家常说的生均经费拔款,对于科研经费与教学质量工程等方面主要以项目方式进行拔款,即以通过申请立项获得财政拨款和转移支付。基于前已述及的地方新建高师院校实践教育现实困难,需要政府针对地方高校实践教育的欠帐太大,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实践教育专项,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实践教育有效开展。

(二)在学校层面

一是应更新观念,通过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校本培训,“一帮一”导师制等方式,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教师转型政策等,帮助教师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生态教育、和谐教育、全人教育、开放教育的理念,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强调能力教育、自主学习、从做中学。二是应优化实践课程结构。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实验教学课时数比例达50%,基本上是理论与实践在课时数上对半开。我国大学的实践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教育学分(学时)的比重。要建立模块式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加强课程及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间的联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台湾高校教学计划往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等不断进行动态的调整与补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导向的价值取向,这些经验都值得学习借鉴。三是应创新教育模式。结合转型期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人才的内在需求,通过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改革传统的实践教育方式方法,大力推行“定单”、“定点”、“定向”等培养培训模式丰富实践教育的途径载体,与企业联合共同培养应用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加强实践教育改革,提高人才的应用能力和适岗能力,避免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5]四是应改革实践教育评价方式。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育观念,改革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实践教育效果,衡量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用能力,要注重过程评价也注重结果评价,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

(三)在企业方面

一是要结合市场的发展和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原则,主动与高校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育基地,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与高校建立人才双向自由流动新关系,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复合型员工,着力构建长期的、稳定的校地合作长效机制。二是要开放车间、开放实验室,成为高校的实践实训基地,为师生开展实践实验,科技攻关,技术转化等提供条件与便利。美国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岗位,德国的企业对实践教育的内容、实验实践方法、方案设计等全程参与并与校方共同制订,毕业论文也是在企业里撰写,极大地增强了毕业生的适岗能力,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三是要提供实践教育的实际课题或项目。企业应针对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项目开发、产品升级等实际问题进行梳理,为实践教育提供社会实践、实习实训、项目设计、毕业设计等机会和条件,方便学生围绕企业的实际问题开展课题科研、项目开发、技术攻关,为高校师生的实践教育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支持,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多方共赢。

五、结语

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理论教学对应培养学生的学术性,那么实践教育就对应培养学生的职业性,作为地方新建高师院校来说,两者都很重要,切不可厚此薄彼。

[1]张德强.对德国高校实践教育的印象和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111-112.

[2]刘文国.发达国家政府对高校实践教育的支持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5):95-96.

[3]雷群安.高校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58-60.

[4]洪 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育改革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5-8.

[5]姜 和,等.高校实践教育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科技信息,2010(25):451-452.

猜你喜欢

新建应用型院校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