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述评
2014-04-10李荣华
李荣华
(成都师范学院 人事处,四川 成都611130)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随后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逐渐关注,展开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和讨论,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就业能力问题研究的坚实基础。由于国外学者们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产业工人或一般劳动者,而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针对性研究成果甚少,因此,我们主要从国内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果展开梳理,凝炼总结,重点就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势必能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校管理者审视和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路径指引。
一、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根源于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国外关于就业能力内涵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为我们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现从就业能力内涵概况和内涵研究概况两个层面展开梳理:
(一)就业能力内涵研究概况
就业能力内涵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丰富,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影响。就业能力内涵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发展、深化、整合和高潮五阶段,现进行梳理:
第一阶段,就业能力内涵研究的萌芽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就业能力概念出现,侧重于关注劳动者个体就业能力的可雇佣性。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的英国。Beveridge首先提出以成熟工人(主要指生理上的成熟)的利用率来界定就业能力,这种定义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可雇佣劳动力,哪些劳动者不可雇佣劳动力。
第二阶段,就业能力研究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就业能力内涵研究强调政府和政策的作用,关注劳动者“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重视劳动者个体就业能力的“可转移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不得不大量招募那些在体力上的 、精神上的、或者社会上存在一定缺陷的劳动者,政府政策制定者也给这些劳动者极大的关注。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致力于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来实现失业者的再就业。此外,就业能力研究还关注劳动者的“就业态度”和“自我形象”。尤其到了70年代后期,由于受经济衰退因素的影响,公司及研究人员都意识到职业技能并不足以保持持久的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Hoyt提出了“可转移的(transferable)”技能的重要性。这种技能能够在很多不同工作形势中维持其价值,能够让被雇佣者在不牢固的劳动力市场中少受些伤害。
第三阶段,就业能力研究的深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视角转移至"组织"层面,就业能力的内涵融合了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并被视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组织”层面主要是研究如公司、企业等组织如何将就业能力作为人力管理资源的一种工具。对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者将就业能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也是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这一时期,就业能力的内涵融合了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并被视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阶段,就业能力研究的整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国外文献对就业能力的研究视角演变为一种综合的视角,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三个维度来关注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内涵进一步丰富。Howard关注企业和就业市场对就业能力的影响。Saterfiel&Melarty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能够获得并持续保持工作技能并可被教授而学习到。NIAEC认为个体、组织和政府是就业能力共同承担的责任。Hillage和Pollard认为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对于个人来说,就业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向雇主和环境展现其所拥有资本的方式。
第五阶段,就业能力研究的高潮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外掀起了对就业能力内涵研究的高潮,就业能力内涵也变得宽泛而模糊。Lee Harvey(2001)提出“就业能力就是个人的潜能,通常表现为学生能够获得和保持工作”。[1]Fuguate(2001)认为就业能力是就业者实现其在组织内部和外部多种机会的能力。澳大利亚在国家教育科学部和培训部联合培训局通过调查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不仅能获得工作,而且能在企业中取得进展,从而实现自己的潜力,并有助于企业战略方向的成功变化”。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前面三种提法的基础上,指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进步,应对生活工作之中出现的各种不可预知的变化的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指出就业能力是“工作场所中所需要的最具有决定性的技能,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他人工作”。由此可见,国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就业能力内涵进行界定,分别定义为“保持和获得工作”、“获得内外部机会”、“在企业中取得进展”、“决定性技能”等内涵。这极大的拓宽了研究视野,但就业能力内涵也变得宽泛而模糊。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的研究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背景下开始的。国内最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定义的是郑晓明,他于2002年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2]此后,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中国知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就业能力”为主题展开搜索,迄今为止,相关文献达7400余篇,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也是百家争鸣。如:赵颂平、赵莉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核心素质群”;[3]余新丽,刘建新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毕业时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其他相关能力的总体”;[4]邵海燕、胡芳认为就业能力“表现为获得工作岗位的可能性,或者说求职大学生对于一个满意度较高、又充满竞争性的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5]此外,刘学林、杨邦勇、向从武、祝坤、刘余镇等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对就业能力进行了阐述。
可见,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元素包括“综合素质”、“知识”、“本领”“综合能力”、“技能”、“身体素质”等,但是仍然未形成统一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奠定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也为就业能力结构和就业能力模型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
国内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过程中,也对就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了剖析。学者们普遍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结构,由一系列因子构成,但就因子多寡,共同因子,尚未达成共识。现以构成因子数量为维度区分标准作以下梳理:
(一)二维度结构
朱新秤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可分为内在就业能力和外在就业能力两个维度。[6]雷腾提出高师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两个维度。沈建红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二是关键能力。时勘、刘长江、张淑华、于文明提出了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模型,指出外在、内在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等等。
(二)三维度结构
李颖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谢致远根据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认为就业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7]汪怿认为把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分为基础技能、个体管理技能和团队工作技能。[8]贾利军在其博士论文中,经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构建包括:就业人格、准职业形象及社会兼容度等。
(三)四维度结构
邹奇清通过应聘单位调查研究指出: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结构水平程度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前四项能力。李恩平等基于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维度构成。[9]熊书银等认为就业能力由牢固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功能能力,诚实守信和踏实肯干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所构成等四个维度等。[10]
(四)五维度及以上结构
郑晓明认为在内容上,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应聘能力、思想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2]赵颂平、赵莉将就业能力概括为五个特征和维度: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型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型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以及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3]张丽华、刘晟楠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构成。[11]
就业能力结构因子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结构展开的上述研究,虽然在构成因子数量上没有形成达成一致的标准,但是在共同因子的探讨上还是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比如“专业能力”、“个人素质”、“适应能力”等基本为大家所公认。就业能力结构研究丰富了就业能力的内涵,也为就业能力模型构建提供了依据。
三、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由一系列就业能力结构因子构成,这些因子相互联系,形成合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这种有机组合方式,我们称之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这一模型是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一)国外学界对就业能力模型研究
国外学界对就业能力模型的研究拓展了国内学者提供了研究思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USEM模型,由彼得·奈特(Peter Knight)和曼兹·约克(Mantz Yorke)于2004年提出。该模型由四个要素构成,即即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Understanding)、具有工作所必需的通用及专业技能(Skills)、显示为具有自信心的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和体现反应和思考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组成;[12]Career-EDGE 模型,该模型由英国学者Lorraine Daere Pool和Peter Sewell提出,该模型由高层的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与底层的职业发展学习、工作生活经验、专业知识技能、一般技能和情商构成;[13]个性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该模型由迈尔·福古特(Mel Fugate)于2004年提出,是一个三维度的就业能力模型,这三个维度分别是职业生涯识别、个体适应性、社会和人力资本。[14]三个维度是一种合作的连结关系,共同构成我们称为的就业能力。
(二)国内学界对就业能力模型研究
在国内,尽管近两年来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数量渐增,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的探讨尚处于初期阶段,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二因素模型。陈非,赵西萍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素质冰山模型理论,把大学生就业相关能力因素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据此因素构建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15]二是三维度模型。王霆、曾湘泉、杨玉梅在个案访谈的基础上从用人单位需求角度构建了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16]三是五要素模型。王培君在对中小企业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包含分析力、求职力、从业力、胜任力、道德力五个要素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17]四是九因素模型。罗峥等人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九因素模型,包括:“内省性”、“团队合作力”、“问题解决能力”、“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职业动机”和“自我定位”。[18]九因素模型表明就业能力是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下的结果,个体可以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个人特质的培养以及适当求职方法技巧的学习,去获得就业能力的提高。
四、国内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指导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开辟了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尚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仍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主要存在以下薄弱之处: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定义缺乏统一性共识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一些学者借鉴国外就业能力定义,一些学者根据调查研究或工作经验加以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争鸣。但缺乏统一性的共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缺乏权威性。对定义的共识性缺乏,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呈现无序性,不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理论的积淀和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缺乏针对性创新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短短十余年,还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学界研究还存在不加甄别的照搬照抄国外就业能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现象,缺乏基于国情的理论创新。此外,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学生群体特点也随之不断变化,学界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创新相对滞后。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机制缺乏长效性探索
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毕业班学生,而忽视低年级学生;机制研究上侧重于毕业班阶段,而没有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全程化培养机制;研究内容较多侧重于就业技能、面试技巧、面试礼仪,而忽视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培养。总而言之,学界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现象,缺乏系统性思维和长效性机制探索。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一般劳动者就业能力比较研究方面有待加强
国外就业能力研究针对一般的劳动者,而国内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进行的。一般劳动者和大学生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当有其特殊性。但是,国内外有关就业能力内涵界定时,对基础对象的差异性研究方面还明显不足。此外,国内研究针对企业在职员工就业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不利于国内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于一般劳动者就业能力衔接阶段的研究。
(五)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相关变量关系研究方面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因子相互关系及其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对就业能力强度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应该有更多可能的就业能力变量纳入到就业能力研究中来,便于高校开展研究和教育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相关变量的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化。如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成功关系变量间是否存在中介变量与控制变量的问题仍需要得到实证的检验与支持。再次,对于变量之间权重和相互关系研究方面还做得不够。
[1]Lee Harvey.DefiningandMeasuringEmployability[J].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2):98-100.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3]赵颂平,赵 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65-66.
[4]余新丽,刘建新.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实证研究[J].教育科学,2006(12):76-79.
[5]邵海燕,胡 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9):15-17.
[6]朱新秤.大学生就业能力心理结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3):85-88.
[7]谢致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l):90-92.
[8]汪 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05(4):71-76.
[9]李恩平,牛冲槐,董国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对策研究,2010(3):168-170.
[10]熊书银,黄登婕.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学报,2005(2):107-111.
[11]张丽华,刘晨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52-55.
[12]Mantz Yorke,Peter T Knight.EmbeddingEmployabilityintotheCurriculum[M].York: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04:4-6.
[13]Lorraine Dacre Pool,Peter Sewell.Thekeytoemployability:developingapracticalmodelofgraduateemployability[J].Education Trainning,2007(4):277-289.
[14]Mel Fugate,Angelo J.Kinicki and Blake E.Ashforth.Employability:Apsycho-socialconstruct,itsdimensionsandapplication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14-15.
[15]陈 非,赵西萍.大学生就业能力及胜任特征模型初探[J].中国人才,2009(5):68-69.
[16]王 霆,曾湘泉,杨玉梅.提升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3):49-56.
[17]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1):35-39.
[18]罗 峥,方 平,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J].心理学探新,2010(115):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