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仪南战役的胜利对川陕苏区食盐供给的重大影响

2014-04-10李兴贵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南部县盐井苏维埃政府

王 盟,李兴贵

(四川文理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反“三路围攻”作战的胜利,参与并组织此次进攻的“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所部损失近半,残部退守嘉陵江岸。战后清点战果,红军此役所获颇丰,共毙伤敌军1.4万余人,俘万余人,缴枪8000余支、机枪200余挺、炮50余门。[1]更为重要的是,经此一役,极大地扩展了红军的战略回旋纵深,川陕革命根据地至此步入了巩固和发展的新阶段。

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召开了木门会议。木门会议之后,部队由之前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全军共计4万余人,川陕革命根据地迎来了大发展。但是,随着红军正规军编制和其他红色武装力量的急速扩充,除却武器弹药的匮乏,另外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日常民生物资——食盐的极度短缺已经成为红军上下及苏区民众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难题。食盐的匮乏不仅关系到根据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关系到红军战斗力的强弱,进而影响到根据地的生存、巩固和发展。因此,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经过缜密研究后,决定主动出击,打到外线去夺取田颂尧部所辖的南部县重要食盐产区。1933年8月中旬到10月底,红四方面军抓住此时四川各军阀互不信任、相互观望的有利形势,趁机发动了三次外线作战——仪(陇)南(部)战役、宣(汉)达(县)战役和营(山)渠(县)战役。其中仪南战役的胜利对于解决川陕苏区食盐供给难题来说意义颇大。

一、仪南战役前川陕苏区食盐供给方式

红四方面军所在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其核心地域——通江、南江、巴中,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本身工商业不发达,以自然经济为主,只有数量不多的手工业作坊,本地亦并不生产食盐。该地域所需的食盐,几乎都依赖于外地所运入。但由于该地自然环境恶劣,与外界的往来交通十分不便,大规模的商贸往来殊为不易,小商小贩所运入的食盐数量也就不多,造成了苏区所在地区食盐供应的匮乏。

对于当时缺医少药的红四方面军来说,盐巴已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还是救命的“药”。在方面军红军总医院,重伤病员多采用碳酸水、来苏水、食盐水和纱布条来给伤员消毒、包扎伤口。很多情况下,就只能用淡盐水、柴皂角水来给伤员消毒和换药。因此,食盐对于伤员来说就是救命的药,这一点也不夸张。

正是由于食盐的缺乏及其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作用,红四方面军通过种种方式设法取得部分食盐以缓解食盐荒。在红军发动仪南战役,取得南部县重要产盐区之前,苏区根据地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食盐:

(一)打土豪和发财人,没收“不义之财”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地区后,先后攻占过9座县城和一些重要集镇,每一座城市差不多都有反动政权的粮食仓库、物资储备和其他反革命分子的私财及其经营的店铺,这些不义之财均属没收之列。在根据地草创初期,红军立足未稳之时,主要采取没收豪绅地主财产,打“发财人”、征发富农的粮食,动员群众捐赠物资的办法,解决红军的供给问题,显然食盐的收集和获得也包含其中。在目前史料文献所载中,虽然未见没收、征发、捐赠的具体食盐数目,但想必数额不会太多,红军所得大宗物资还是粮食、布匹、银元等。即便在红军入川之前,食盐在川东北地区就已经是一种“奢侈品”了,价格昂贵,照常理来看,也不会有哪个土豪或商人有能力和意愿来囤积大量食盐,而以贩卖食盐为生的小商、小贩更未有如此大的财力来做此事。

根据地初创时期,依靠没收等强制手段确实解了红军后勤供给问题的燃眉之急,但随着张国焘左倾政策的愈演愈烈,其弊端也逐渐显现。根据地的民生状况急剧恶化,苏区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前的1931年,通江县毛浴镇私营商业原有油房8家、茶叶庄3家、盐铺5家等59家商店。经过不分敌我的“左倾”政策的严厉惩罚、没收后,私营商业只剩下了7家,其中油房2家、染坊1家、药房1家和布商3家,减少了52家商店和作坊。[2]在红军初入川北时,本来就有不少商贩听信敌人的反动宣传,关闭商店并外逃,加上此时愈演愈烈的左倾政策,剩余商贩更是胆战心惊,不敢营业,这就造成了根据地商业活动的严重萎缩,也致使苏区的物资供给更加相形见绌,愈加困难。

二、由白区秘密购入

虽然川陕苏区军民在作战的同时,还要面对敌人的军事和经济封锁,但还是可以通过红色秘密交通线派遣地下工作人员或经由可靠的商人,把根据地收购的土特产品如白耳、大烟等运送到白区出售,换回苏区所急需的食盐、药材、手枪、电池等物资。后来,由于在宣达战役中缴获了刘存厚所设达县造币厂的全套机器设备,根据地的铸币能力得到了极大跃升,红军有时也直接通过携带大量苏区所仿铸的川版银元秘密潜入敌占区购入食盐。为搞好对外贸易,苏维埃政府曾拨出专款组织群众由白区贩运物资(特别是食盐)到苏区。南部县未解放时,苏维埃政府就曾专门派人在南部县与苏区连接的边境附近寻找可靠的商贩把盐巴由白区运送到苏区边境,然后由红军护送运入苏区内地销售。郑义斋作为当时根据地后勤的总负责人,为了扩大食盐来源,设法找到通江县开明商人陈万福并耐心做其工作,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买卖公平”的纪律,动员他从白区购买食盐运进苏区。后来陈万福联络了几个做过贩盐生意的小商贩,设法由白区运进来一批食盐,吃盐的紧张局面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食盐能运进来,于食盐供给问题的根本解决帮助不大。

(三)战争中的缴获所得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红四方面军大小战役不断,每攻下一座城镇总会获得许多战利品,如粮食、枪弹、食盐等。虽然所有缴获物资的具体数目我们不得而知,但由目前所存的文献资料记载来看,红军所能够大量获得的战利品无疑是以粮食、弹药、银元、布匹等物资为最多,而西药和食盐等应当是数目最为稀少者。

(四)自凿盐井、兴办盐厂

在发动仪南战役,占据南部县大量盐井之前,川陕省党和苏维埃政府为了解决食盐问题,决定兴办盐厂。1933年初,于现在的通江北150里的沙溪嘴与通江城内外开井制盐。历时半年,耗费资金6万余元,共开井30余口,但其中仅3口井可出盐,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不高。[3]此种产量对于解决拥有200余万人的根据地吃盐问题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其盐厂也徒有其表,名不副实,所以苏维埃政府曾一度发动群众熬制硝盐以代食盐使用。直到1933年9月,红军解放了南部县的部分重要产盐地,建立了拥有开采、运输工人约2000余人的南部碑院寺公营盐厂后,根据地开井设厂,自力更生的设想才真正的得以实现,根据地缺盐问题才获得根本性之解决。

二、仪南战役与食盐问题之解决

早在清代,南(南部)阆(阆中)盐场就已经是四川第三大盐产区,后来的福兴盐厂(西充、南部县境内)也曾与富荣盐厂(今自贡境内)同列当时四川五大主要盐厂之列。民国年间,南部县的盐业得以进一步发展,当时毗邻的阆中、盐亭一带,也相继打出盐井。但南部县的盐产量在这一带(川东北)依然占到90%以上。民国初年实行民制官监,破除引岸,就场征税,自由购运,南阆盐井增至8560眼,灶1429户,年产花盐28.8万担,成为川北首场,居川盐五六位。民国18年,盐井增至18742眼,灶3201户;盐产上40万担。至民国19年增至42.96万担,年解盐税银币140万元。即使到了1933年,南阆盐场年产盐仍高达13720吨。[4]身处川东北的苏区核心地域之通江、南江、巴中及其附近一带区域就主要依靠当时南部县所产的盐,而受山高林密、交通不便的制约,当时的食盐运输主要依靠人背或肩挑。

军阀田颂尧在“三路围攻”中惨遭失败后,率残部退守仪陇、南部县区域。为了封锁、困杀苏区红军,他对所辖南部县的食盐运输贩卖严加管控,妄图以“南部不开井”来“淡死巴州人”。田颂尧部的封锁政策使得根据地的食盐短缺问题雪上加霜,致使苏区军民一块银元也买不到一两盐。在发动仪南战役之前,不仅红军领导人加餐无盐,老百姓缺盐也已达半年之多,一升大米(7斤)运气好的话只能悄悄换回两钱盐,食盐供给问题急需解决。综合考量之下,红四方面军决定主动出击,集中主力,首先发动了仪南战役。1933年8月12-27日,历时半月的仪南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3000余名,缴枪1000余支,解放了仪陇全县,控制了广元、昭化、苍溪、阆中、南部等县之嘉陵江东岸广大地区和陕南宁强的一小部分地区。该战役的战略目标已经达成,大片盐井区的占领和恢复生产,保证了根据地军民的食盐供应,极大的提高了苏区的生存能力和红军的战斗力,为即将到来的反“六路围攻”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红军解放了南部县重要产盐区以后,在当地党组织配合下,建立了拥有开采厂、运输工2000余人的南部碑院寺公营盐厂等生产机构,并设立了“碑院寺盐业公社”,并在三合、碑院、洪山等地设立了5个盐业分社。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当地流散的盐井工人回原地开井,并调集苏区其他地方的盐井工人来开井建厂,此举很快集中了几百工人,短时期之内就修复了60多口井,分为5个厂生产。盐厂工人每日劳动8个小时,实行供给制,除供给大烟、肉食外,每人每天还发3吊钱,连夜赶熬食盐。[5]由当时苏区政府给予盐井工人抽吸大烟的宽容和较为优厚的待遇这一点就可看出,红军在南部县所获盐井的恢复生产对于解决苏区食盐匮乏问题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苏维埃政府还派遣红军干部来此担任厂长以加强领导,从速多出食盐。上级派吴先恩在洪山场盐区作经理,主抓生产,晚上出盐水,白天来熬盐,昼夜24小时不停,盐井深的达四五百米。同时,政府还投资支持各灶户私人经营,并奖励积极生产者,所产食盐由经济公社有计划的分销各地。当时,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南部县直接设立食盐经理处,各地运输队持县、区财政委员会的介绍信去领取食盐,运送到后方供给军民食用或储藏。

经过苏维埃政府、当地党组织以及盐井工人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南部县所获盐井很快就恢复了生产,产量也极为可观,从根本上解决了苏区食盐供给问题。仅嘉陵江东岸的碑院寺、洪山场和白山场一带就有800余口盐井,100余口盐锅,富人盐井全被没收,由苏维埃政府建成公营盐厂,约有2000多工人,每日可产盐万余斤。而三合盐业分社,在很快整治和修复了出水量比较高的盐井共2240口之后,月产盐达到了15.6万斤;碑院寺公社生产恢复后,每天可熬盐5000-6000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南阆盐区的3568口盐井,450多处盐灶全部投入生产,全县盐井达到8000多口,月产盐达到了70多万斤。[6]正是有了如此充足的食盐供应,根据地所成立的经济公社才能有底气敞开供应食盐,提高政府威信、改善民生。如南江县经济公社,一天就出售了盐巴1000多斤,卖布30-40匹,收现金(银洋)2、3百元。正是由于长期的食盐匮乏,苏区百姓在得知经济公社有食盐供应时,才会纷纷争相购买,导致公社卖盐根本挤不进去,有时得用竹竿支起票子送进去。以前一升大米只能换回二钱盐,南部县重要产盐区解放后就可换三两盐,甚至到了1934年底,经济公社还有盐巴供给老百姓。可见,仪南战役不仅在军事上再次沉重打击了田颂尧部,而且有力回击了敌人对苏区军民的经济封锁,彻底解决了苏区军民食盐供给问题。

此外,食盐作为苏维埃政府投资兴办的国营商业——经济公社所出售的一种重要物资,对于稳定苏区生活秩序,提高军民士气起到了很大作用。另外,作为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和根据地“硬通货”,大批食盐的获得、展出及销售与集中的大批银元、布匹、白耳、大烟、金银财宝等贵重物品一起作为银行“储备金”,对扩大苏维埃银行的信用,保证苏区货币的发行和使用,重建和维护根据地的金融秩序,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1]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上[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173.

[2]林 超,温贤美.川陕革命根据地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255.

[3]唐敦教,白明高,杜 中.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12.

[4]南充盐业志编纂委员会.南充盐业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5-7.

[5]林 超.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429.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南充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南充市文史资料:第1辑[G].南充:南充教育学院印刷厂,1994:139.

猜你喜欢

南部县盐井苏维埃政府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南部县蚕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与对策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重要更正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叩访盐井祠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