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科学育人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2014-04-10方莹
方 莹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对于多数女大学生来说,她们生理发育已经成熟,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各种矛盾与冲突,如果她们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另外,女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全身心投入学习,应试教育使得她们心理脆弱,缺乏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因此,她们心理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适应大学环境、自我定位出现困惑、不能正确面对巨大的求职就业压力等。
一、案例简介
徐某,来自农村,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父母只是普通平民百姓,家里除了要负担她的学费外,还要负担正在上职专的姐姐的学费。姐姐没考上大学,父母把希望都放在她身上了,希望她努力学习,找个好工作,过上舒适的生活,改变家庭的命运。她第一次高考失败了,在复读一年后,现实的分数再次打破了她二本的梦想。
进入大学以后,她依然勤奋学习,希望能够升本。她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开始晨读,吃过早饭后,准时去上课。她平时没有课的时候便对课程进行预习和复习,晚上还要自习到熄灯。相比同龄女孩,她多了一份克制力与毅力。
平日里她生活朴素,每日只吃午饭,从不吃晚饭,同学们问她,她总说自己减肥,但实际上她是在省钱,她每天只允许自己花5元钱。相对其他同学,她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不太合群。平时很少与同学、舍友沟通,有什么事都放在心里,笑容更是很少见。
她生性好强,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别人做她认为对的事。国庆节期间她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证实自己的能力,外出打工。然而,在打工期间,由于和老板在工作上有些意见分歧,干了一个小时后,她就被辞退了。而这段打工经历却成了导火索,让本来就备受打击的她彻底崩溃了,曾经有过精神病史的她在打工回来后的一天夜里再次发病。
二、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经过医务人员分析她发病时的表现以及后来和其家长的沟通,我们发现:各方面的压力造成了这位同学的心理障碍,而长久的压抑与缺乏交流,造成了她的发病。
首先,她有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压力。有研究发现,农村女大学生患精神分裂症的比例较高。对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来说,能够考取大学是她们摆脱农村生活的重要选择,是她们脱离脸朝黄土背朝天在田地里耕种劳作的最佳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大学里的农村学生肩负着更多对于父母、家庭的责任。她显然非常懂事,不想让父母失望而努力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摆脱家庭贫困的困绕,为自己创造一片蓝天。所以,她一直都努力学习,不断给自己施压,而这些压力长久得不到释放,再加上家庭贫困带来的自卑感和压力,只需有一点小火星就会引爆。
其次,一直努力学习的她,在两次高考失利与梦想失之交臂后,心理的挫败感是难以言喻的。这不仅大大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也使得自卑感在她心底深深扎根。因此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的事情,她都提不起任何兴趣。她没有积极参加竞选,也不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当她看到别的女生购物聊天时,便产生了孤独感。她不愿跟别人交流,有什么事都放在心里,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久而久之,就再也融不进别人的交际圈,这使她更加孤僻。
再次,她没有很好地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生活。大学注重的是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而她正缺乏这一转变。应试教育使得她的抗挫折能力下降,她很难适应像半个社会的大学生活,依然埋头学习的她,不能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最后,国庆假期的打工经历,让她明显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在事件发生后,她的家人对这个女孩的压力毫不在意,并且一直逃避这个问题。她姐姐觉得这些压力很正常,她爸爸也并没有感觉这些压力对女孩有影响。她的家人对这个问题的漠视态度,使女孩得不到家人应有的关爱与理解,反而在家庭的影响下觉得有这些压力是正常的。
(二)解决方案、思路与效果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备正常的智力水平、积极向上的情绪、适度合理的情感、相对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性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力和成熟的心理状态等。心理健康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为栋梁之才的基础。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其心理障碍,让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大多数刚刚跨入大学的女生而言,她们年龄小, 阅历浅, 思想单纯, 心理不成熟, 对自己、他人、社会还缺乏客观的认识, 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这种环境的改变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新生来说是个挑战,这使每一个离开父母的新生都面临着从依赖到独立, 从相对自由到统一要求, 从个体到集体这样一个适应过程。为防微杜渐, 要及时解决大学女生的心理问题,使她们摆脱心理困境, 恢复心理健康, 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事件发生后,该学生被立即送到医院接受治疗。在她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后,辅导员多次找她交流,了解情况,但是她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比较避讳,说得很少。这个女孩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心思细腻,对事情敏感,因此大家都不敢问得太多,怕刺激她。然后,经多方了解,渐渐地知晓了上述情况。起初大家都以为她只是爱学习而已,但了解情况后才发现,这个女孩竟背负着如此大的压力。针对她的具体问题制定了如下教育方法:
(1)这个心思细腻敏感的女孩,并不乐意把自己的伤痛暴露在大家面前,所以就少了与他人沟通的渠道,长久的心理压抑得不到疏通便会形成心理障碍。所以,在帮助她时,要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不能盲目行动,否则会好心办坏事。
(2)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这个自尊心强的女孩,对她进行精神上的帮助比直接给予她物质帮助更有效。应尽量帮助她学会释放压力,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并帮助她勤工助学,用实际行动温暖她的心灵。
(3)尽量帮助她解决学业上的难题。
(4)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仅要在精神上支持她,更要发动所有同学尽量在物质上帮助她。
(三)教育效果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开导工作后,该生现在已经开朗许多,病情也逐渐稳定。考虑到该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让她休学1年再回校学习。该生在家期间,我们仍然没有放弃对她的开导工作,希望她提高抗挫折能力,学会调节身心压力,健康成长。
三、经验与启示
案例发生后,我们通过有效治疗,使该生渐渐恢复。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进行精神上的辅导梳理、帮助其解决一定的经济困难、给予关心与爱护等。这些帮助使其减轻了心理压力,对其渐渐恢复身心健康有一定帮助。
我们也有疏忽之处,因为在事情发生后我们才觉察到她的问题。平时,我们就应该留心她的行为,关心她的生活,并多与她交流,多了解她,劝导她、帮助她。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与教训:平时应定期召开舍长会议。通过舍长了解其他同学,观察周围有哪些同学家庭较困难,需要帮助,让那些有自闭倾向的同学多多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同时,定期召开班委会议,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让每一个同学在关心与温暖中成长。
对大学新生来说,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变化巨大的转型期,此时的学生思想不稳定。作为辅导员,应该帮助同学们顺利度过这个转型期。作为学生本身则需要适应大学的环境,需要养成新的学习习惯,不仅要学习,更要积极地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心理问题,不能片面地断定学生的心理状况,要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法来检测,并且不能歧视这些同学,要注重保护其个人隐私。
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有耐心与信心。因为有些学生会有抵触情绪,有些也许自尊心强不愿接受外界的帮助,这都需要我们细心地关注学生心理。
在平时,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呼吁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大学生应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建立科学有序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同时我们应加大心理咨询力度。
总之,与以前相比,女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她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复杂,信息量也更多。但是,她们面临的竞争与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当今社会生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尽量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良性竞争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 1 ] 刘克善,刘衔华.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
[ 2 ] 姚小燕,文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5).
[ 3 ] 程小红,闵强.我校200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2) .
[ 4 ] 韩菁.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南阳师范学院2008级新生为例[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
[ 5 ] 陈丽雯.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 6 ] 童萍,田玉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3).
[ 7 ] 杨新宇.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研究论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5).
[ 8 ] 崔爱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以中部地区某高校新生为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
[ 9 ] 王琨,张莲.独立学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四川精神卫生,2010,(3).
[10] 倪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