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状况与发展
——基于女性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的数据统计
2014-08-03杨春
杨 春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100101)
目前我国女性高级知识分子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学术界女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比例是衡量中国妇女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强,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发展状况、成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机制等问题,成为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为分析对象,希望通过对其状况的概述,分析和探讨科研领域的女性缺位现象,从而深化对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状况研究的认识,为国家制定科学决策与规划提供依据,为未来的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的持续进步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发展状况
(一) 2002~2009年女性导师增长情况
女性导师占导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总数的情况反映了女性在学术界的学术权利和学术地位,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她们的认同状况、她们在学术界所获得的尊重状况,以及她们获得项目资助的可能、学术交流机会的多寡、科研成果发表的状况、职称晋升的几率、奖励获得的多寡以及工资待遇等物质经济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导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整体随着时间的变化数量在增加,从2002年的102970人增加到2008年的223944人,增加了约100000人左右。女性导师的数量也在增加,从2002年的20972人增加到2009年的58250人,增加了约38000人,净增加人数幅度不大,总数只增加了38%。女性导师所占的比例很低,8年的时间比例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相对于高校女教师的比例来说,这个比例也很低(高校女教师所占的比例参见表2)。
表1 女性导师的比例①
表2 2009年高校女教师的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以及其他机构,女教职工占教职工的比重都超过了45%,女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重也超过了45%,这说明在高校教职工中女性的比例基本上与男性持平。
从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高层次的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所占的比例还不是很高,而且近10年的比例变化不大,说明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发展还有待于增强,女性还处于科学研究队伍的边缘。
(二) 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分层情况
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分层情况,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清高层次女性的发展状况(见表3)。
表3 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增长情况
从表3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从净增长数来看,博士生导师从2002年的7065人增加到2009年的11275人,增加了近4000人,而女性博士生导师从2002年的831人增加到2009年的1450人,增加了621人,从净增数量来看,女性博士生导师占总增加数的15%, 幅度不大;硕士生导师从2002年的81711人增加到2009年的172670人,增加了近90000多人,而女性硕士生导师从2002年的18703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51597人,增加了将近40000人,从净增数量来看,女性硕士生导师占总增加数的44%,相对于男性来说,基本持平。
2.从女性占博士生导师或者硕士生导师的比例来看,博士生导师虽然随着时间的变化所占的比例出现了小的增幅,但是增幅不大,所占的比例偏低,均在10%~15%之间;硕士生导师所占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相对于博士生导师所占的比例稍高,在20%~30%之间。
由此可见,在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女性导师的增长速度不快。所以说提高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重视女性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将是我们任重道远的历史责任。
(三) 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年龄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不同年龄段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女性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产生的最佳年龄(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图1 博士生导师年龄分布情况
图2 女性博士生导师年龄分布情况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女性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的年龄变化曲线走势基本上保持一致,年龄都主要集中于41岁以后。高峰期出现在46~50岁之间。只是博士生导师在65岁以后还出现增长的小高峰,女性则没有这种现象。
图3 女性不同年龄段占博士生导师比率
从图3可以看出女性不同年龄段占博士生导师比例都很低,在10%~20%之间,而且这个比例从2002年到2009年也没有什么变化,一直不见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女性在博士生导师阶段的发展空间不大。
图4 硕士生导师年龄分布情况
图5 女性硕士生导师年龄分布情况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女性硕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变化曲线基本上保持一致,年龄都主要集中于41岁到55岁之间。高峰期出现在46~50岁之间。
图6 女性硕士生导师占硕士生导师比例
从图6可以看出,女性硕士生导师占硕士生导师的比例从30岁到65岁以上基本呈下降趋势,与图4、图5的曲线变化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走势。这说明女性作为硕士生导师最好的年龄段在 46~50岁之间,但这个年龄段在整个硕士生导师中增长的比例并不高。女性硕士生导师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二、原因分析
女性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作为中国的女性科研精英,学术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的认可,是女性科研队伍中重要的精英力量。但是女性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她们在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中所占的比例之小非常令人担忧。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下面一些原因:
社会分层是主要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分层现象,学术界同样也存在着分层结构。这指的是在学术界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人群集团,一少部分科研人员位于整个阶层结构的顶端,大部分处于阶层结构的底层,中间为相对比较多的中层,整个分层结构呈A字型。在阶层中处的位置不同,所拥有的科研资源和社会资源也不同,处于尖端的数量不多的精英分子获得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荣誉和奖励[1]。一些研究表明,关于男女科学家在职称、升迁、薪水、地位及荣誉奖励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距。
例如讲必修2“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在上课前三分钟利用Flash让学生感受《we got it》。并且布置上网查阅有关“奥运”信息的作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互相渗透,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如在学习必修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一课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述伟人的事迹及优良品质,让学生树立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作为自己遇到困难时的激励者。
女性硕士生导师所占比例不高,博士生导师比例更低。说明学术层次越高,女专家所占比重越低。女导师占整体导师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幅度非常小,说明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发展还有待于增强,女性处于科学研究的边缘,在学术界的地位、主体性、参与程度等方面都低于男性。有的学者用社会排挤理论分析认为:“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中受到排斥的原因与职务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有关。”[2]杨丽用学术界共同认可的分层理论分析认为,在科学的社会建制中,学术界的认可、同行的承认对女性科学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女性科学家在科学领域缺位与否的重要原因[3]。女性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所占的比例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学术界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政策也是一个原因。女性作为导师最好的年龄段是在46~50岁,但这个年龄段女性导师增长的比例并不高,其发展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示。从学术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是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学术发展的旺盛期;从学术积累来看,在这一阶段她们各方面的学术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从家庭婚姻的生命周期来看,这个阶段也是她们婚姻家庭稳定、儿女基本长成时期,是其职业生涯中的鼎盛时期;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人才资源是一种再生性资源,具有时效性,如果对职业生涯处于旺盛期的女性人才储而不用,就会导致其学问逐步荒废或退化,所以要充分利用女性的学术生命创作旺盛期,给予其足够的基本空间、充分的自主权及工作时间的弹性[4]。
男女退休年龄的不同也是一个主要原因。65岁以后博士生导师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女性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则表现为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主要与退休的政策有关,男女退休年龄的不同,导致了两性不同的发展轨迹。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女性高级专家,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可到六十周岁退(离)休”。女性高级知识分子同样可以在55~60岁,甚至在60岁以后发挥作用。中国的男女不同龄退休政策尽管有照顾妇女的初衷,但却带来了对妇女平等就业权利的歧视。
三、战略建议
(一)在科技政策和立法中纳入性别平等观念
为了减少女性职业发展中的特殊障碍,在相关政策和立法中要增加保护女性科研人员获得平等发展权利的内容。
(二)在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上适当地考虑性别平等发展因素
比如在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中加上性别的比例,从而保证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健康发展,也保证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三)将女性科研人员的组织渗透到决策层
(四)设立女性研究基金
科研基金是科研工作的基本保证,只有有了充足的科研基金,才能培养女性的科研能力,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促进其科研工作的开展,从而打破学术界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以此来鼓励女性科研人员的成长成才。
(五)加大女性激励机制
建议加大对女性的奖励程度,设置女性成果奖、女性发明奖、女性优秀人才奖等,积极推动女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六)延长女性退休年龄
张廷君认为,51~55岁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成就期,所以建议调整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退休年龄政策,延迟女性科技工作者的退休年龄,制定男女科技工作者平等的退休政策[5]。
注释:
① 本篇文章中所有的数据来源: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list.html。
参考文献:
[1] 哈里特·朱克曼.科学界的精英[M].周叶廉,马世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 生云龙.从教师结构看女性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玻璃天花板”[J].妇女研究论丛,2009,(1).
[3] 杨丽.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10.
[4] 袁曦临,曹春和.基于学术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人才价值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8).
[5] 张廷君,张再生.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驱力模式及开发策略[J].妇女研究论丛,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