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葛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2014-04-10赵志强
赵志强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中药葛根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
赵志强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探讨中药葛根对心绞痛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例临床心绞痛患者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葛根干预;对照组100例,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对比测两组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表达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改善程度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明显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葛根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其机制与下调sICAM-1、sVCAM-1表达水平有关。
葛根;心绞痛;sICAM-1、sVCAM-1
心绞痛是冠心病中较常见的临床类型,病因多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积极治疗本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块根,葛根[1]主要含有异黄酮、葛根苷和三萜皂苷等成分,目前葛根已广泛应用在临床心血管内科,本研究将临床200例心绞痛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葛根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葛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心血管内科收治200例住院患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所有患者均反复行心电图检查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测,排除心肌梗死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等无升高,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50~75岁;病程2~20年,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T波改变29例;稳定型心绞痛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对照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50~75岁;病程3~22年;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T波改变35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心电图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组所选病例为我院住院病例,符合心绞痛的诊断标准:①首先是劳累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②自发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与劳累性心绞痛相比,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且不易为硝酸甘油缓解。未见酶变化,心电图常出现某些暂时性的S-T段压低或T波改变。入选患者排除伴有近期急性感染、创伤、手术后以及患有肝、肾或心功能衰竭、肿瘤、风湿、结核等疾病。
1.3 方法
1.3.1 内科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葛根素注射液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使用方法:200 mg加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脉点滴,速度20滴/分,1次/天,治疗10 d、20 d、1个月,患者如出院可继续治疗,随访记录患者情况。
1.3.2 标本的采集
所有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当天,入院治疗后3、7、10 d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静脉血3 mL注入试管中,离心吸取血清注入EP试管中,加盖塞紧,-20 ℃低温保存,成批测定。
1.3.3 测定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sICAM-1、sVCAM-1水平;试剂盒由GIBCO公司提供。
1.3.4 每天记录一次心电图(心绞痛发作时即刻描记心电图)。心电图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当天和治疗3、7、10 d后做心电图检测,观察心电图变化。显效判断标准:心电图恢复正常,T波无改变;有效判断标准:ST下移后恢复等电位线,倒置T波变浅或恢复为直立;无效判断标准:心电图无改变。
1.3.5 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
显效: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焦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都恢复正常值。有效: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焦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下降50%以上。无效: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焦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下降程度均<50% ;
1.4 统计学处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
组别 例数 入院当天 入院3 d 入院7 d 入院10 d sICAM-1 sVCAM-1 sICAM-1 sVCAM-1 sICAM-1 sVCAM-1 sICAM-1 sVCAM-1实验组 100 581±12.63 306±31.24 409±18.23 221±41.46 314±31.22 142±15.89 209±10.53 102±26.34对照组 100 578±23.75 313±28.44 498±26.69 272±22.42 432±11.23 235±23.64 398±24.77 201±36.48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
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数据包,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
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3、7、10 d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比较入院当天均明显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各个时间段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下调幅度加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
2.2 患者心电图
实验组显效和有效的患者例数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2。
2.3 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
实验组显效和有效的患者例数和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3。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已很普遍,中药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根,是临床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是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葛根素是一种天然形成的β-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止β-肾上腺受体与标记酶的结合[2]。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能与其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作用有关。有学者对正常狗及心肌缺血狗使用葛根,发现葛根黄酮和葛根素有使其心率明显减慢的作用[3]。还有实验表明葛根素能松弛血管平滑肌,减轻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程度[4]。此外葛根总黄酮还有扩张脑血管和改善大脑微循环作用[5],可以显著改善脑部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预防脑梗死的形成[6];大量研究发现,葛根素还能对抗心律失常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糖水平[7],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那么中药葛根是否能对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产生疗效呢?是我们着重探讨的问题。
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中药葛根和西药共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比单纯西药治疗更为有效,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值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机制、多环节的恶性级联过程,其中涉及钙离子超载、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氧化自由基反应、缺血缺氧、附壁血栓形成和细胞凋亡等多个中心环节。其中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表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引起血管内皮炎性反应的重要物质,其覆盖在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参与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过程,并参与向血管外渗透迁移、黏附心肌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的过程[8]。sICAM-1和sVICAM-1是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单体形式[9]。有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浓度增高使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10],形成小栓子,阻塞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本实验采用ELISA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结果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3、7、10 d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比较入院当天均明显下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比对照组各个时间段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下调幅度加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葛根发挥治疗疗效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来实现的,降低血管炎性标志物的表达,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中药葛根对心绞痛患者临床显著,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炎症有关。
[1] 顾志平,陈碧珠,冯瑞之,等.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资源的利用和评价[J].药学学报,1996,31(5):3.
[2] 何惟胜.葛根及其提取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5):470.
[3] 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葛根对犬血压血管反应性脑循环及外周循环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4,74(4):265.
[4] 岳江文,胡小琴.葛根及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8.
[5] 范礼理,曾贵云.葛根的药理研究Ⅱ-葛根黄酮对冠状循环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1995,55(10):724.
[6] 郑皓,王晓静.葛根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06,21(3):49.
[7] 黄翠立.不同剂量葛根煎液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J].河北中医,2007,29(5):409.
[8] Matsumoto K,Sera Y,Nakamura H,et al.Serum concentrations of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are related to degree of hyperglyc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2 typed iabetesmellitus[J]. 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2,55(2):131-138.
[9] Luc G,Arveiler D,Evans A,et al.Circulating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 and VCAM-1 an dincidentcoro-nary heartdisease:the PRIME Study[J].Therosclerosis,2003,170(1):169-176.
[10] Hwang SJ,Ballantyne CM,Sharrett AR,et al.Circular adhesion moleculesVCAM-1,ICAM-1 and Eselection i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ses: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Circulation,1997,96(6):4219-4225.
R259;R541.4
B
1671-8194(2014)09-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