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限制液体策略与患者预后及肺力学特征的关系分析
2014-04-10马彦丽
马彦丽
(河南省西峡县中医院,河南 西峡 47455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限制液体策略与患者预后及肺力学特征的关系分析
马彦丽
(河南省西峡县中医院,河南 西峡 474550)
目的探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限制液体策略与患者预后及肺力学特征的关系。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中选择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给与限制液体策略,对照组给与非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治疗。两组患者入ICU后1 h内对血气进行分析比较,再分别进行管理50 d,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peak pressure,Ppeak)、肺损伤评分、病死率指标。结果①第一次血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pH值、PaCO2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别(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②限制性管理组氧合指数上升,气道峰压值降低,肺损伤评分降低,病死率为11.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液体策略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手段,患者预后良好及肺力学特征明显改善。
限制性液体策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力学特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近年来,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高发病死率,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关注。ARDS是一种严重的临床危重症,其病理生理特征是高通透性肺水肿,其病理性主要表现在肺水肿、呼吸衰竭、低氧等症状,且与ADPS呈正相关。肺管内通透性增加导致血管外废水增加,从而严重影响通气血流比例失去平衡,是ADRS患者持续低氧血症、高病死率的原因[1]。肺水肿的程度与ARDS的预后呈正相关,肺水肿需要强力脱水利尿治疗与合并各类休克扩容等需要大量补液存在矛盾,本实验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限制液体干预,观察预后及肺力学特征,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诊治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均龄(46.45±10.3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其他疾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具有意义。
1.2 纳入标准
诊断根据ARDS第六版教材准则,具体包括:①临床有顽固且严重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2]。②急性呼吸困难,并含有ALI诱发因素。③排除左心衰竭、心脏功能不全和慢性肺部疾病等病症。④X线胸片显示肺部出现阴影。
1.3 方法
给与实验组限制性液体治疗,对照组则非限制性液体治疗。实验组给与机械通气策略,使用小潮气量通气,并在4 h内在锁骨下静脉处、股动脉处置管,1 h后进行血流动力学管理,持续进行8 d,并做好各项指标的记录工作。
1.4 观察内容
每天记录下患者的呼吸、血压、脉动等状况,还包括氧合指数、气道峰压、肺损伤评分、病死率等内容。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设计,数据采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气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入ICU后1 h内血气分析,pH值、PaCO2/ (mm Hg)、PaO2/ (mm Hg)、PaO2/FiO2、PEEP(cm 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后各项指标比较
50 d后限制性管理组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气道峰压值、肺损伤评分均降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入ICU后1 h内血气分析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入ICU后1 h内血气分析比较
组别 pH值 PaCO2/ (mm Hg) PaO2/ (mm Hg) PaO2//FiO2/ PEEP (cm H2/O) 乳酸实验组 7.35±0.10 44.25±6.36 72.24±11.56 153.65±45.35 10.6±1.8 2.57±1.06对照组 7.34±0.25 44.65±15.65 72.30±12.55 141.35±37.80 10.1±3.2 4.66±2.79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管理后各项指标结果比较
3 讨 论
ARDS属于非心源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性重症。临床表现为顽固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症状,是由于发生瀑布式炎性反应,造成慢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有大量的肺泡细胞死亡、脱落、塌陷,从而引起肺容积减小,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最终诱发多脏器官的功能衰竭和死亡[3]。
ARDS患者预后和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各个年龄层次恢复能力不同。老年患者肺器官弹性较差,功能已处于衰退阶段,对治疗的药物吸收也较差,所以预后不良的概率较高。其次确诊的时间也是重要的因素。拖延就诊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治疗恢复较慢,越早治疗越容易康复,一旦错过最佳时机干预治疗,器官的衰竭程度就越快,病死率越高。所以,一旦出现ARDS病状,就立即确诊,以免错过最佳就诊时间。APACHE II评分<18分的则表示预后不良,评分越小,氧合指数就越低,预后不良概率就越高。患者的肺泡自洁能力弱,咳嗽反射受到制约,不能排除堆积于呼吸道的分泌物,从而出现呼吸道堵塞、感染、呼吸窘迫等风险。
高通透性是肺水肿的病理生理特征,肺水肿程度与ARDS的预后成正相关,积极的液体管理对于改善ARDS患者的肺水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液体的负平衡,对于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效果显著,而液体的正平衡使患者病死率明显增加。应用利尿剂可改善患者肺部病理情况,减少肺炎等并发症发生。但是利尿治疗过程可能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器官灌注不足。因此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必须考虑二者的平衡。目前,液体管理策略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限制性管理策略,又称干性方法;二是非限制管理策略,又称湿性方法[4]。ARDS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存在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且肺积水也增多,若不及时调整,则面临着肺水肿、肺功能衰竭、呼吸功能障碍的风险。经过试验研究,限制性管理策略在对于ARDS的治疗中更为有效。限制性液体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肺间质液体的增加,能够增加氧合指数,降低气道峰压、肺损伤评分,且病死率也明显低于非限制性管理。
综上所述,限制液体策略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效果,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1]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43-349.
[2] 李文元,丁士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3):93-95.
[3] 赵晋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3):314-315.
[4] 槐永军,张绍敏,马壮,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J].临床军医杂志,2010,38(6):943-945.
R563.8
B
1671-8194(2014)09-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