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4-04-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乳腺癌常规护士

李 青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宿迁 223700)

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 青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 宿迁 223700)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我科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97%,对照组为73%,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在完成常规治疗护理操作的同时,还让患者感受到全程的、专业的、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护士的价值观也得到体现,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深入推广。

以人为本;健康教育;乳腺癌;护理

健康教育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交流教育的过程,是整体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其中人是其主要服务对象,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让服务对象拥有自我保健的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乳腺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均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无论哪种手术方式及后续的放化疗,都不同程度地对患者身体和心理造成创伤,使女性对自我形象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恐惧不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做好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我科在乳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单侧乳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22例,高中11例,大专及以上7例。住院天数15~22 d,平均18.5 d。其中左侧乳腺癌26例,右侧乳腺癌34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疾病分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环境、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

1.2.1 入院护理。责任护士除按常规入院流程接待外,还要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家庭婚姻、经济社会支持等,制定出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利用宣传栏、小册子、讲座、床前指导等形式讲解乳腺疾病的知识,使患者了解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对机体的影响及手术治疗的目的、效果和重要性。安排责任护士每天利用10~20 min与患者交流,进行心理护理,饮食、作息、健康指导。知道自己病情的患者往往表现为孤独和焦虑,有自卑、疼痛、担忧和失望四种类型[2]。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治疗时间较长、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经济负担、疾病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等,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有计划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在实施治疗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通过语言交流和行为感化改变患者的消极心理,使患者在最佳的心境中接受治疗和护理。

1.2.2 术前护理。除常规护理外,责任护士要重点评估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与患者良好地沟通,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平等交流,耐心向患者讲述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给她们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给她们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相对安全性,使患者能安心接受并积极配合手术。通过治疗成功患者的现身说法帮助患者度过心理调适期,告知患者乳房重建的可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面对手术[3]。护士除提供医疗帮助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和信息支持外,还需对患者家属做好宣教,告知丈夫要多关心体贴,家庭情感支持到位。

1.2.3 术后护理。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除常规护理外,重点关注:①术后心理调适。由于手术造成的创伤、引流管的刺激加之胸带长时间的加压包扎,多数患者不愿甚至害怕进行自主患肢锻炼,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后正确功能锻炼,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树立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功能锻炼。②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以患者为中心,鼓励其表达心理感受,提供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发放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如乳腺癌术后的康复与锻炼、乳腺癌术后的自我保健、乳腺癌术后的放化疗须知等。③饮食指导。乳腺癌根治术后,手术创面较大,渗血渗液多,因此,术后饮食应适当注意,饮食以易消化的高蛋白加丰富的维生素为宜,例如鸽子、墨鱼、瘦肉等以及多种蔬菜、水果,促进机体恢复,加速创面愈合,并能够耐受术后辅助治疗。

1.2.4 功能锻炼。制定详细的功能锻炼计划,术后1~3 d患肢内收,活动前臂,做握拳、屈腕等动作,4~5 d逐渐锻炼上肢,循序渐进,7 d内不上举,10 d内不外展。我们非常重视术后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自编一套保健操,每天下午输液完毕后,实验组乳腺癌患者在病区健康俱乐部做保健操,并集中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相互交流,解答疑难问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1.2.5 修正自我形象。患者术后失去乳房,情绪低落,指导其调整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得亲人及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恢复自信。

1.3 数据处理

向患者发放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采用SΡ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Ρ<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统计情况见表l。2组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Ρ<0.05。

表1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调查比较(n=60)

3 讨 论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自身形象及化疗副作用的影响,患者身心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作为护理人员的首要责任是要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指导下,护士以尊重人的人格为前提,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各阶段的健康教育,不但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绝望情绪,而且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了患者的健康意识行为,改善了生活质量,使更多的乳腺癌患者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不断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体现了护士的形象和价值。

健康教育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心理学、伦理以及营养学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必须掌握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所以护士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实践证明,作为服务者、教育者和合作者三者集合的护理工作者,已成为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主力[4]。

本研究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和既往传统护理模式比较,观察组30例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为97%,无一例不满意,而对照组满意度只达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在乳腺癌护理过程中应用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除了完成常规护理外,更能让患者深刻地感受到全程、细致、周到的优质服务,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高,这种做法很值得临床推广。

[1] 沈镇宙,陆劲松.乳腺癌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8, 11(5):388-391.

[2] 黄丽,沈晓红,赵梅.癌症病人的应对方式与心身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4(2):102-104.

[3] 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0.

[4] 于洋,张慧.健康教育的特点、做法和体会[J].河北医学杂志,2005, 17(11):115.

R473.73

B

1671-8194(2014)10-0227-02

猜你喜欢

乳腺癌常规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最美护士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