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4-04-10沈万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脑血管神经功能康复

沈万民

(清远市广清医院内科,广东 清远 511515)

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沈万民

(清远市广清医院内科,广东 清远 511515)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取9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45例)与参照组(45例),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对参照组患者行传统按摩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参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病情均有明显改善(Ρ<0.05);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优,组间差异显著(Ρ<0.05)。结论行综合康复治疗后,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良好改善,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加快,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综合康复治疗;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中的一种,致残率极高,患者劳动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会由此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家庭负担也由此加重[1,2]。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综合康复治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基于此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情资料

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本组病例均与《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所有患者病情均由头部MRI以及CT扫描检测后确诊。随机将其均分为观察组(45例)与参照组(45例),参照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5.7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轻型)12例,16~30分(中型)18例,31~45分(重型)15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6.4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轻型)14例,16~30分(中型)17例,31~45分(重型)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传统按摩治疗、综合康复治疗。

1.3 康复治疗

入院1 d后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观察,若保持平稳状态,且临床神经系统症状未发生显著波动,则给予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主要为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次30 min,疗程为4周。①关节活动训练:对患者所有主要关节进行被动训练,自近端关节逐步过渡向远端关节,由健侧关节逐步过渡向患侧关节。②体位训练:帮助患者保持床上体位的正确性,使患者因偏瘫造成屈肌、伸肌痉挛得到预防和缓解,患者正确体位应为患侧卧位[3]。③坐位训练:引导患者定期进行床上坐位训练,使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并对患者全身状况予以有效改善,同时还可使患者腰肌力量得到增强,有利于行走能力的快速恢复。④床上活动训练:患者可交叉双手手指,取侧位支撑身体展开被动训练,同时还可作桥式运动以及翻身运动。⑤自理能力训练:引导患者进行站立平衡与床边坐位训练;帮助患者锻炼穿衣、脱衣技巧,并逐步学会自主进食,同时进行控制大小便的练习。

1.4 疗效判定指标

①临床治疗效果以神经功能缺损所得评分进行评估。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幅超过90%,残疾程度分级为0;显效: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幅在46%~89%,残疾程度分级属1~4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幅在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分数降幅为0或降幅未超出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上身幅度超出18%。②采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良:Barthl评分超出60分,患者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中:Barthl评分在40~60分之间,患者有明显的生活功能障碍,具有一定依赖性;差:Barthl评分低于40分,患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具有明显依赖性,甚至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ΡSS15.0软件处理本组数据,Ρ<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3 讨 论

在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早期康复治疗可使患者身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活治疗随之提高。其中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是康复治疗的重点内容和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疗效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疗效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更优于参照组,说明脑血管疾病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实现肢体功能的有效恢复,残疾率由此降低。

综上所述,行综合康复治疗后,脑血管疾病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良好改善,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加快,生活质量也得以显著提高,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欧阳绍全.综合康复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36-137.

[2] 冯南尧,张长杰.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C].//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59-60.

[3] 韦晴霏,佟剑平.脑卒中偏瘫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C].//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123-126.

[4] 来芹美.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30(2):95-96.

R743

B

1671-8194(2014)10-0174-02

猜你喜欢

脑血管神经功能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