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2014-04-10农月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臀位难产指征

农月秋

(广西龙州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400)

5年间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回顾性分析

农月秋

(广西龙州县妇幼保健院,广西 崇左 532400)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5年来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探讨控制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措施和效果。方法5年间剖宫产767例,对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剖宫产率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②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一直居第一位,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当引起注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相关因素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术式的改进,剖宫产已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术为广大妇产科医师所掌握,剖宫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2%,到80年代的20%,上升到90年代的40%,少数已超过60%[1]。最近报道41.94%[2]。本文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剖宫产767例,就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对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3634例(剖宫产76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对3634份病历进行总结,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5年间我院产科分娩总数3634例,剖宫产767例,平均剖宫产率21.11%。

2.1 我院5年间剖宫产率的比较:见表1。剖宫产率一直稳定在18.69%~22.85%,差异无显著(Ρ>0.01)。

表1 5年间剖宫产率的比较

2.2 剖宫产指征变化

见表2。

本资料仅统计第一指征:①难产包括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巨大儿、胎头位置异常、产程异常;②胎儿窘迫;③社会因素:包括高龄初产、珍贵儿;④瘢痕子宫:有剖宫产史或子宫肌瘤剔除史;⑤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⑥臀位;⑦其他:包括胎膜早破、羊水过少、过期妊娠、脐带绕颈、双胎等。在剖宫产指征中,5年来难产因素一直居第一位;2002年~2003年胎儿窘迫居第二位;2004年臀位取代胎儿窘迫居第二位;2005年~2006年社会因素迅速升居第二位.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

3 讨 论

3.1 我院控制剖宫产率的措施与方法

本资料显示,我院5年来剖宫产率一直控制在21.11%左右,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的标准,明显低于国内文献资料报道。措施如下:①加强基层妇幼医师的技能培训。我县地属老、少、边、山、穷小县,全县人口26万人,每年出生人口2000人左右,住院分娩率在85%~90%之间。除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及12个乡镇卫生院外,我院每年承担全县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孕妇住院接产任务及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得益于卫Ⅵ项目的开展,三级保健网比较健全。通过加强基层孕期保健和妇幼医师的产科技能培训,及时发现及纠正难产因素,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重要作用。②宣传教育:利用孕妇学校、产前检查、住院待产期间医务人员的讲解,增加孕妇及家属对分娩过程的理解和配合。孕妇学校根据农村特点,逢圩日开班,授课内容除外孕产期保健常规知识还增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特点,使每一位孕妇及家属正确认识剖宫产虽然是解决病理性难产的有效手段,但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③建立剖宫产控制标准:特别是对头盆不称导致的难产,临产后产程图表现为宫颈扩张或胎头下降异常,产程延长,经人工破膜、静推安定、静滴催产素加强宫缩后试产2 h产程仍无进展应进行手术。④严格剖宫产手术的准入制:严格按照广西孕产妇管理规范要求,拟行剖宫产者必须经过一位主治医师在内的2位医师检查后方可进行。正是通过以上大力宣传、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标准和严格的准入制度,使我院剖宫产指征掌握的更确切,5年间剖宫产率一直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我们认为,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

3.2 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3.2.1 剖宫产指征中,难产一直占居首位。原因可能为我县是卫Ⅵ项目县,本院是项目工作的具体实施单位,是基层高危妊娠的接诊和处置单位,难产情况相对集中。很多情况下基层产前保健遗漏或是产程处理不当,导致部分胎位异常特别是臀位不及时纠正,临产后孕妇疲劳、紧张、宫缩乏力、产程异常,接诊最终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因此,加大力度培训基层妇幼医师,有望减少因胎位异常、宫缩乏力导致的剖宫产,从而减少剖宫产率。

3.2.2 胎儿窘迫。2002年~2003年居第二位,与国内报道近[3]。我院诊断胎儿窘迫是根据胎心监护异常及羊水胎粪,其中不乏单纯胎心监护异常就拟诊胎儿窘迫而行急诊剖宫产,从而造成“过度诊断”。希望能制定一种简单可行的诊断标准是胎儿窘迫诊断更趋合理,既不过度诊断增加剖宫产率又能及时处理一些危险的胎儿窘迫病例[4]。

3.2.3 臀位。2004年臀位因素剖宫产取代胎儿窘迫居第二位,臀位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后出头困难,胎儿易发生损伤、窒息、颅内出血等病死率高,医师顾虑发生意外而致医疗纠纷,使剖宫产几乎成了臀位唯一的分娩方式。因此,加强臀位孕期管理,适时纠正胎位,提高臀位接产技术,有望降低臀位剖宫产率。

表2 5年剖宫产指征变化[n(%)]

3.2.4 社会因素。2005年~2006年,社会因素取代胎儿窘迫跃居第二位,从2004年的8.39%上升到2005年的16.79%,2006年的15.34%。原因主要为:①2005年开始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强调以人为本,加强了医患沟通、知情选择。②由于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深入人心,有孕妇担心阴道分娩失败后再行剖宫产影响胎儿安全而不愿试产。③部分孕妇不能忍受漫长的宫缩阵痛,或者目睹周围生妇痛苦模样,认为剖宫产是在麻醉下手术无痛苦,不论有无指征强烈要求手术。甚至有些孕妇及家属因迷信而选定良辰吉日剖宫产。④产科是高风险科室,产科医师担心在分娩过程万一发生意外将引起纠纷,或者因有些医师业务能力有限,不能准确估计孕妇及胎儿情况,稍有异常情况必须向家属交代,也间接影响孕妇对剖宫产的选择。

总之,5年来我院在控制剖宫产率上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国内诸多报道一样,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呈明显增加趋势[5]。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既能让医护人员合理掌握指征,又能让孕妇及家属知情选择,将剖宫产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是我们与同道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1] 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259.

[2] 庞淑兰,李学军,薛玲,等.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升高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73.

[3] 赵小红,宋春梅.6621例剖宫产术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 22(3):315.

[4] 陈健,陆晓明,刘红旗,等.降低剖宫产率临床措施探讨[J].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2):121.

[5] 吴丽萍,何仲.剖宫产手术指征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885.

R719.8

B

1671-8194(2014)10-0125-02

猜你喜欢

臀位难产指征
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胎臀位外倒转术实施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外倒转术”帮孕妈转正胎位 顺产成功!
54例改良式臀位外倒转术体会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奶牛难产的诊断及助产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