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标准的比较

2014-04-10蔡艳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诸城市年龄组筛查

蔡艳华 吴 平

(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诸城 262200)

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标准的比较

蔡艳华 吴 平

(山东省诸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诸城 262200)

目的比较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质量标准和BMI标准在筛查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上的差异,为选择科学的评价标准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诸城市12个学校6~15岁中小学生共28628人2011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进行营养评价,计算三种筛查标准的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1985年标准、2000年标准和BMI标准筛查结果显示,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25.89%、22.64%和17.1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10%、6.79%和17.83%;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62%、15.46%和9.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4%,7.28%和12.06%。结论1985年,2000年身高标准、体质量标准存在一定缺陷,而BMI标准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使用简便,更直观。

超重;肥胖;学生;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年山东省诸城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包括诸城市12个学校6~15岁中小学生共28628人,其中男生15620人,女生13008人,各年龄组男女生人数基本相等。

1.2 方法

根据《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手册》的要求[3],经统一培训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在学校医务室测定学生的身高、体质量。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Ρ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按照1985年[4]和2000年[5]身高体质量标准及BMI标准[6]对2011年山东省诸城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进行营养评价,计算三种筛查标准的超重、肥胖检出率。

2 结 果

2.1 3种标准筛查男、女超重和肥胖率

男生女生超重 肥胖 超重 肥胖年龄 人数 1985年 2002年 BMI 1985年 2002年 BMI 人数 1985年 2002年 BMI 1985年 2002年 BMI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6~ 1437 15.2 17.16 14.05 17.12 6.99 14.76 1299 11.6 14.42 9.61 18.17 8.67 13.24 7~ 1330 15.19 20.3 20.38 16.54 8.35 18.5 1147 13.16 13.69 12.47 12.9 5.75 12.55 8~ 1313 29.02 23.84 20.41 15.31 6.7 16.15 1158 18.13 14.85 13.13 15.72 7.08 12.18 9~ 1338 31.24 26.08 22.05 16.97 9.04 17.56 1175 14.64 12.6 11.91 14.21 7.74 13.11 10~ 1502 36.22 30.43 21.24 16.78 7.86 20.84 1257 19.49 14.24 10.58 14.32 8.11 11.38 11~ 1428 33.75 25.98 20.73 16.25 7.56 22.34 1170 13.76 20.26 12.31 14.96 8.46 10 12~ 2155 28.35 25.43 16.75 13.6 7.05 20.6 1772 16.82 15.07 9.71 15.18 7.67 11 13~ 2377 25.7 17.88 13.04 12.33 5.3 17.04 1902 14.51 16.93 5.99 14.3 7.15 11.57 14~ 1952 24.39 20.29 12.65 13.83 4 15.37 1614 13.82 21.87 7 12.33 7.19 12.83 15~ 788 19.79 18.96 10.1 12.31 5.05 15.14 514 10.31 10.68 3.29 10.27 4.93 12.73合计 15620 25.89 22.64 17.14 15.1 6.79 17.83 13008 14.62 15.46 9.6 14.24 7.28 12.06

1985年标准、2000年标准和BMI标准筛查结果显示,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25.89%、22.64%和17.1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10%、6.79%和17.83%;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62%、15.46%和9.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4%、7.28%和12.06%。

2.2 不同年龄男生3种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

2.2.1 超重检出率:男生BMI标准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明显低于1985年标准和2000年标准,且超重检出高峰年龄不同:BMI标准超重检出高峰在9岁,且在9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有整体下降的趋势,1985年标准超重检出高峰在10岁,在10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有整体下降的趋势,2000年标准超重检出高峰也在10岁。

2.2.2 肥胖检出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标准的各年龄组的肥胖检出率都低于BMI标准和1985年标准。1985年标准和2000年标准的肥胖检出率峰值都在9岁,而BMI标准的肥胖检出率峰值在11岁,之后BMI标准的肥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此外,2000年标准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为,各年龄组的肥胖检出率均低于超重检出率,二者之比为1∶3.33。

2.3 不同年龄女生3种标准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

2.3.1 超重检出率:女生BMI标准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明显低于1985年标准和2000年标准,且超重检出高峰年龄不同:BMI标准超重检出高峰在8岁,且在8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有整体下降的趋势(11岁除外),1985年标准超重检出高峰在10岁,在10岁之后随年龄的增长有整体下降的趋势(12岁除外),2000年标准超重检出高峰在14岁。

2.3.2 肥胖检出率:除14岁和15岁之外,1985年标准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最高。三种标准中,2000年标准最低。三种标准女生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变化一个共同的特点,1985年标准、2000年标准和BMI标准都是6岁儿童的肥胖检出率最高。见表1。

3 讨 论

本次调查发现,1985年标准、2000年标准和BMI标准在筛查中小学生超重、肥胖上有较大的差异。

1985年标准对不同性别学生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考虑到该标准是以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为标准体质量,111%~120%标准体质量范围内是超重,高于120%标准体质量范围是肥胖。该标准存在明显的缺陷,中小学生的青春前和青春期男女混用同一身高别体质量界值,混淆了个体成分的性别差异,容易造成较大的误差。再就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体质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也较八十年代有了较大的改善,鉴于现实情况,1985年标准界定的超重和肥胖界值可能偏低,导致本次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偏高。使青少年肥胖的现状过于严峻化,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原本一部分体质量正常的青少年盲目地减肥,故本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评价现阶段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现状。

身高体质量2000年标准是北京医科大学儿童少年卫生研究所在全国学校卫生标准委员会的委托下,利用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数据资料重新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筛查标准,包括身高别体质量和年龄别身高两项标准。2000年标准在肥胖检出率上与其他的2个标准相差较大,且在超重、肥胖检出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上也有所不同。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标准超重检出率明显高于肥胖检出率,这与国内的有关研究[7]相似。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BMI标准评价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的规律性相对另外2种标准比较明显,由于BMI是一个指数,故不会因身高体质量超标准范围而无法进行评价。而另外2种标准却存在这种缺陷。考虑到国内相关研究标准的一致性和结论的可比较性,BMI标准优于上述两种标准。BMI标准能科学评估学生肥胖、超重情况。在对肥胖、超重趋势和现阶段的干预研究中,后者更科学。

综上所述,三种筛查标准中,1985年标准和2000年标准已不宜继续使用,BMI标准更能客观地反映中国学生的营养状况,在目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工作中更具有实效性。应完善BMI标准超年龄段和营养不良的评价参考值,使评定我国儿童青少年身高体质量标准更为科学。

[1] 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6-168.

[2] 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3]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J筛查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3]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52-55.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93.

[5]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学校卫生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414-433.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7] 张伋,马军.基于BMI判定超重肥胖4个标准的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07-210.

Different Ages Students Overweight Obesity Standards Comparison

CAI Yan-hua, WU Ping
(Zhuche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Zhucheng 262200, China)

ObjectiveCompare 1985, 2000, height, body weight and BMI standards in screening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tudents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ovide a basis for select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criteria.MethodsZhucheng of shandong province with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12 school aged between 6 and 15 yea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in 2011 total of 28628 people nutrition assessment survey data, the calculation of three kinds of screening criteria of overweight, obesity detection rate.ResultIn 1985, 2000 standards, and BMI standard screening,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boy overweight detection rates were 25.89%, 22.64% and 17.14%, obesity rate were 15.10%, 6.79% and 17.83%; Girl overweight detection rates were 14.62%, 15.46% and 9.6%, obesity rate were 14.24%, 7.28% and 12.06%.Conclusion1985, 2000, there are some defects, height, weight and BMI standard realistic and forward-looking, use convenient, more intuitive.

Overweight; Obesity; Students;Compare当今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儿童青少年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1]。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都市化进程,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势迅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儿童期肥胖大多可延续至成年,它不仅损害儿童健康,而且与成人期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肥胖发生情况,标准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现在我们通常用的超重肥胖评价标准主要有1985年的身高标准、体质量标准、2000年的身高标准、体质量标准和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以体质指数(BMI)为参数制定的筛查标准。为了了解这三种标准在评价学生体质方面的异同,找出这三种标准在评价学生体质量和肥胖方面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我们选择了诸城市6~15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以发现三种标准筛查结果与现实情况存在的差异,更好地指导我市学生营养状况的评价工作。

R723.14

B

1671-8194(2014)10-0114-02

猜你喜欢

诸城市年龄组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我的月球家园
诸城市恐龙博物馆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中国梦,飞起来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初冬的雨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