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在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中的应用

2014-04-10方汉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弥漫性高分辨率投影

方汉贞

(揭阳市惠来县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15200)

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在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中的应用

方汉贞

(揭阳市惠来县人民医院,广东 揭阳 515200)

目的观察高分辨CT最大密度投影在肺弥漫性微小结节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就诊的肺部伴有弥漫性微小结节的患者68例,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方法的CT扫描。对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扫描,并将其扫描结果定为实验组的实验数据,对采用一般CT扫描的结果定为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将不同方法的CT扫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扫描图像对于结节数目的显示比一般CT扫描图像更加清楚准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节浸润的范围也较为明确,相比于一般CT扫描的范围,Ρ<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检查肺微小结节准确性高,结果比一般CT检查更精确,有助于确诊结节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肺弥漫性微小结节

一直以来对于微小结节的确诊存有着很大的困难,但是随着CT扫描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发现微小结节,对于疾病的确诊有着极大的帮助。由于弥漫性微小结节不容易诊断,也不易被发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也就显得极为重要。不同疾病的结节分类也不相同,为了能够准确的对微小结节进行检验,我院采用了高分辨率CT(RHCT)最大密度投影(MIΡ)对患者进行X线扫描,能够更准确的检查出微小结节,有利于疾病的确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就诊的肺部伴有弥漫性微小结节的患者68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32~58岁,平均年龄为(47.4±5.3)岁。其中尘肺患者12例,均有煤工职业史;支气管散播结核9例,支气管炎性病变患者5例,均有支气管炎病史;结节病患者19例,急性粟粒性肺结核6例;肺结核病患者10例,经过一般抗结核治疗;肺转移瘤患者7例,具有原发肿瘤病史。对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CT扫描,实验组就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扫描,对照组则采用一般CT扫描,对比患者通过不同方法进行扫描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1.2 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就诊的肺部伴有弥漫性微小结节的患者68例,分别进行不同的CT扫描,通过高分辨率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为实验组的结果,通过一般CT扫描的结果记为对照组的结果。①实验组:对患者进行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扫描的条件是层厚为1.5 mm,间隔为20 mm,电压为130 kV,视野范围是300 cm×330 cm,扫描范围是从肺尖到隔顶,再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Ρ)的方法重建图像,用来观察肺内弥漫性微小结节的情况。②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一般CT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到隔顶,扫描层厚为8 mm,间隔为8 mm,电压为130 kV,视野范围是300 cm×330 cm,在用标准算法重建图像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经过CT扫描的影像图片进行观察,分别对经过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和一般CT扫描结果中微小结节的数目、直径大小、结节位置以及结节形状,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还要对进行重建图像后的结节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输入到SΡSS15.0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统计,计数单位以%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以Ρ<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微小结节的数目为164例,实验组即高分辨率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发现小叶中心分布结节微小结节数目为70例,随机分布结节43例,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26例,发现微小结节的数目百分比为84.75%;对照组即一般CT扫描发现小叶中心分布结节微小结节数目为,56例,随机分布结节28例,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19例,发现微小结节的数目百分比为62.81%。两组患者百分比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浸润范围内结节数目的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Ρ<0.05。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结节情况比较

3 讨 论

肺内的微小结节病灶是比较常见的病症,有单发的情况也有多发出现,不易被诊断出来,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当结节直径<3 mm时称为粟粒结节,结节直径<7 mm时称为微结节,结节直径<10 mm时称为小结节[1]。对于弥漫性微小结节的诊断更加不好判断,所以需要对结节进行分类来减轻判断的难度,大致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随机分布结节,第二类是淋巴管周围分布结节,第三类是小叶中心分布结节[2]。由此可以更好的判断疾病所属的类别,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因为不同疾病所属的结节类型也不尽相同,可以更加明确的区分疾病,给与患者最好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治疗。

为了能够确诊微小结节的存在,就需要高科技仪器的使用,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CT扫描技术在治疗诊断的过程中也越来也重要,好多疾病在体内是人们无法用肉眼观察的,只能通过X线检查来帮助治疗,CT扫描技术就显得愈加重要了。最大密度投影(MIΡ)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计算,运用透视的方法将密度最大的像素投影到另一个平面上而重新组建起来的三维图像,能够更加准确清楚的了解病变部位,比一般CT扫描出来的结果更为可靠[3]。由此可见最大密度投影对于微小结节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临床检查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弥漫性微小结节不容易诊断[4],也不易被发现,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为了能够准确检查弥漫性微小结节,本研究通过观察高分辨率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与一般CT投影的对比效果,可以发现,高密度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能够更加准确的发现弥漫性微小结节的存在,比一般CT检查要有效的多。对于疾病的诊断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都有着巨大的作用。高分辨率CT(HRCT)最大密度投影(MIΡ)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师诊断病情,及时的给患者进行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早解脱疾病的折磨。同时也给患者减轻了一定的精神与经济压力,使其能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CT最大密度投影在临床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效果,对于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患者来说也可以的到最有效、最及时的治疗。是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王叶蒂,薛众,方美善,等.肺内微小结节病灶398例螺旋CT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7):950-951.

[2] 申屠阳,程华.孤立性肺结节在法国的诊断十八个法国社区医疗中心的多中心研究[J].循证医学,2009,9(1):33-35.

[3] 韩雪芳,夏黎明,朱晓红,等.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与支气管、血管关系的评价[J].放射学实践,2009,24(5):476-479.

[4] Odermatt M,Furrer M.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on CT—observation or surgical resection[J].Ther Umsch,2012,69(7):394-400.

R816.4

B

1671-8194(2014)10-0071-02

猜你喜欢

弥漫性高分辨率投影
全息? 全息投影? 傻傻分不清楚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找投影
找投影
CT值对弥漫性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基于Curvelet-Wavelet变换高分辨率遥感图像降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