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辅助教学中的作用

2014-04-10秦柳银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幂函数斜线几何画板

秦柳银

一、前言

数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直觉判断、形象思维、预感试验、分析归纳、综合构建、假设检验等非常规形式的思维推理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素质才能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实现这一数学教育思想创造了条件.《几何画板》因其入门容易和操作简单,具有强大的图形、图像功能和方便的动画功能,成为数学教学辅助软件中的佼佼者.

使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学,能使课堂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科的内在实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那么,《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哪些具体作用?如何用《几何画板》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结合实例谈谈几点体会.

二、《几何画板》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突出了教育目的在于育人,教学不应只是“授人以鱼”,更应是“授人以渔”.知识的学习并非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被动的、镜面式的反映,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数学学科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之路.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引起认知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利用《几何画板》,我们可以把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地展现出来,还可以把“形”和“数”的潜在关系及其动态变化显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对知识形成主动建构,而非被动吸收.

图1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时,可用《几何画板》作△ABC,分别取AB、AC的中点D、E,联结DE(如图1).接着测算出DE、BC,∠ADE、∠AED、∠ABC、∠ACB等,甚至把AB、AC也测量出来(干扰观察).这些数据都动态地展现在屏幕上.然后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对于学生的任何发现,只要利用《几何画板》,拖动点A(或B或C),即可验证其结论正确与否.这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归纳等能力创设了极好的情境,增强了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

图2又如,在教学幂函数y=ax时,传统教学一般是对a取有限几个值作图观察后,就对其性质加以归纳概括.因为有限的几个图像无法让学生对幂函数形成整体的认识,学生对幂函数的性质并不能很好的掌握.借助《几何画板》,我们可以画出更多的幂函数图像,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还可以对a连续取值,使图像动态变化(如图2).有了更多的图像情境帮助思考,学生很容易观察到a值的改变对图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对性质加以归纳,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幂函数的本质.

三、《几何画板》有利于研究函数性质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不但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中数与形之间的依存关系,还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把数形结合思想贯彻于数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用《几何画板》能方便地作出各种函数图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因而它在研究函数性质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如,研究y=x2到y=(x+a)2+b的平移变换,如果简单地告诉学生平移的规律,收效甚微.利用《几何画板》作出图3,只要点击按钮,改变a或b的值,就可使y=(x+a)2+b的图像左右或上下平移.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图像移动与a、b的数量关系,就不难明白,当函数式中的a<0时,图像右移,当a>0时,图像左移;当b>0时,图像上移,当b<0时,图像下移.形象地显现图像的移动与参数a、b的关系,从而得出平移的规律.

图3

图4研究二次函数y=ax2+bx+c(a≠0)在指定区间上的值域时,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区间端点代入得函数值,比较大小后得到最值.这时,可以用《几何画板》来解释错误的原因,作图4,通过拖动点m、n,二次函数值域即相应改变(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很容易说明最值不一定在端点处取得,需结合图像进行观察.

四、《几何画板》有利于研究立几问题

在运动中保持不变的几何关系是《几何画板》的精髓.画板中的几何图形无论如何变化,图形内部的几何关系都不变,这恰恰是几何学的实质,即在不断变化的几何图形中,研究不变的几何规律.

例如,三垂线定理的学习,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把图形运动引入到教学中,用动态的眼光来研究定理的形成、发展、应用和延拓等阶段,从而摒弃静态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对学生认知的干扰,获得对定理深刻、全面的理解.在课件演示中,可以主要体现三种动态变化:一是改变斜线与平面所成角及斜线的位置,可让斜线绕斜足旋转或平移;二是平移平面上的直线,可以是经过斜足或垂足或它们之间或两边;三是平移或翻转平面.让学生接触和认识变化后的图形,从图形变化中观察定理是否仍然成立,从而揭示定理的本质:三垂线定理与直线在平面内的位置、平面的位置、斜线的位置无关,只与斜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和平面内的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关.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于三垂线定理能有较好的掌握,并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

五、《几何画板》有利于研究轨迹方程

探索动点的运动规律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点、难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由于难以进行“动态”处理,“动点”只能用黑板上一个静态的“定点”来加以表示,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加之在多数情况下只有求出轨迹方程后,才知道轨迹的真正形状,学习过程显得抽象且乏味.《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恰好填补了传统教学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为轨迹方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

图5例如,在学习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的时候,有题目如下:点A是圆O:x2+y2=16上的动点,过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取AM中点B,求点B的轨迹方程.学生对于相关点法的解题思路难以掌握,对于点A、B为何“相关”也不易理解.借助《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功能,作图(图5),拖动点A,带动点B运动,学生可以体会到点A、B的“相关性”.通过度量A、B的坐标,学生可以观察到点A、B的横坐标一致,而A的纵坐标是B的2倍,找到了A、B坐标的关系,为实现A、B坐标的相互转化奠定了基础,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点A所受的限制转化为点B的限制条件,学生就可以顺利地把题目解决.还可以追踪点B的轨迹,验证所求轨迹方程的准确性.

六、《几何画板》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人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因为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借助《几何画板》的作图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可以讲明白一些用传统方法不易讲解的内容,利于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图6例如,在求函数值域的变式教学中,对于f(x)=x+11x(x>0)的值域,学生明白可以用基本不等式求解:y=x+11x≥2x·11x=2,当且仅当x=1的时等号成立,值域为[2,+∞).若将条件变为“x≥2”,基本不等式失去了相等的条件,有学生认为既然无法相等,所以函数无最小值,值域应为(2,+∞).这样理解显然是错的,但用传统方法较难解释,若借助《几何画板》作出y=x+11x的图像(如图6),可以清楚地看出函数在[2,+∞)上为增函数,最小值应为f(2)=512,从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此时不能用基本不等式法求值域,可通过单调性来求解.

又如,直线的倾斜角与直线斜率的关系,仅通过关系式k=tanθ来认识并不够.如图7,用《几何画板》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动态地显示当θ值变化时,k值的变化情况,把函数k=tanθ的图像也显示在屏幕上,这对于学生理解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内在联系,增强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图7七、结论

《几何画板》功能强大,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它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的数形结合功能,化抽象为形象,能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它在动态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几何性质,能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它为数学课堂带来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黄桂坚)

猜你喜欢

幂函数斜线几何画板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2)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1)
立体几何问题的传统解法剖析(不用向量的方法)
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调查
看图说话,揭开幂函数的庐山真面目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