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初中物理教学描上平易近人的“生活妆”
2014-04-10莫韦林
莫韦林
近年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种种弊端:重知识、轻过程;重概念、轻应用;实验无足轻重,可做可不做,甚至做“黑板实验”,等等。这样做的结果是打压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就初中学生来说,如果物理教学总是强调其科学、严密性,割断了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简单而又有趣的物理知识变得晦涩难懂,这势必使学生丧失学习和探索物理世界的兴趣与勇气,从而对物理学科“敬而远之”。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为物理教学描“生活妆”,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理现象,导入新课,为物理课堂描上生活的底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新课引入,会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蒸发》时,可以利用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低皮肤温度和刚游完泳上岸后会感到冷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这一课的内容;以“坐沙发比坐椅子舒服”引入《压力和压强》教学;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室内一侧有哈气”引入《液化》教学,等等。这些现象都为学生所熟悉,学生就乐于知道其中的奥秘。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生活实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能使他们很快地集中精力,探求新知。
二、用充满生活气息的实验器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物理课堂增添生活的亮色
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实际上,我们身边的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搬进物理课堂,作为实验器材。如小小的鸡蛋、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空矿泉水瓶、好玩的橡皮筋、乒乓球等。这些器材,可以演示许多科学现象,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如矿泉水瓶在力学实验中可以完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浮力的产生、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制作模拟潜水艇等;在物质的特性中可以完成:物质的熔化、液化的实验;而在光学教学中,可用作凸透镜,模拟探究远视、近视的成因。可见,小小的矿泉水瓶能验证的规律还真不少!如果我们能在实际生活中就地取材进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探讨科学规律,更能在课后的生活中使实验得以延续。
三、用充满生活情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体现物理课堂的生活本色
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充满生活情趣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求知、创新的欲望。如:学习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前,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可采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到前面表演,经过热烈讨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前面表演:有的捧着书站在那儿增大压强;有的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有的既捧着书,又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演示减小压强的同学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匆忙脱外套,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用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学生在终身难忘的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掌握了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当然在为物理教学描上生活的色彩时,我们也有一些地方要引起注意。物理知识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不等同于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属性。在物理学习中要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通常是用生活语言来描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教给学生把生活语言“翻译”成物理语言的能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最佳的途径。另外,为物理教学描上生活的色彩,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用生活来取代物理,而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使他们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学习物理知识,探索物理规律,再将其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总之,列举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可以弥补课堂上观察、实验的不足,或者可以丰富观察、实验所要说明的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大都可以成为学习中感性知识的来源。只要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从而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使物理概念和规律更易为学生所接受。
(责任编辑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