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及其教学策略

2014-04-09杜鹃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年龄学习者教学策略

杜鹃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认知方式差异等。学生个体差异能引起学习心理差异,表现在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对学习过程的态度和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出的心理倾向性及其心理的细微变化,是选择音乐教学策略,有效组织音乐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

一、学生个体差异的表现

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差异、性别差异、认知方式差异等。

(一)学生的年龄差异

年龄差异是指不同年龄阶段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是面向班上大多数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心理依据。年龄心理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注意、记忆等方面。在思维方面,皮亚杰按不同年龄阶段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感知动作阶段(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四个阶段;在注意方面,研究表明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左右,7~10岁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12岁以后是30分钟。在有意注意以后,就需要用无意注意加以调节。在记忆方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识记、无意识记减少,意义识记、有意识记逐步增加。有关研究揭示:一年级儿童的机械识记占绝对优势(占72%);六年级儿童机械识记(占55%)与意义识记(占45%)接近,但前者仍占优势;九年级(初中)儿童则意义识记占绝对优势。儿童的抽象记忆也随年龄不断发展。小学儿童识记具体材料或抽象材料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中学以后才以抽象概括为基础。

(二)学生的性别差异

学生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差异、自我意识差异和行为差异三方面。

1.认知差异

认知差异包括思维方式差异、注意对象差异、想象力特点差异和言语能力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擅长形象思维,求同思维发展较好,求异思维发展不足,容易受思维定式的束缚;男性比较偏向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和创造性方面,明显优于女性。注意对象的差异方面,男女两性在注意对象及持续时间上存在差异,男性注意多定向于物,喜欢摆弄并探索物体的奥秘(音乐作品),对物体的注意较稳定,持续的时间较长;女性注意多定向于人(音乐实践者),一般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敏感,对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注意较稳定,持续时间长。想象力特点差异方面,女性的想象材料比较偏重于人及人际关系和言语活动,其想象更容易带有形象性的特点;男性的想象材料偏重于物及物之间的关系,言语活动更重视逻辑规则,其想象更具有抽象特点。言语能力的差异方面,女性在言语口头表达运用方面占优势,男性在言语思维层面的操作方面占优势。

2.自我意识差异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察觉。自我意识上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自我认知方面。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与评价。在初中阶段,一般男生显示出自我否定倾向,女生则随学习阶段的上升,存在自我肯定指数下降、自我否定指数上升的趋势。在小学阶段,女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男生,这种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发生逆转,到高中和大学阶段男生的自我评价明显优于女生。

3.行为差异

行为差异主要包括攻击行为差异、支配行为与从众行为差异和人际交往差异。攻击行为差异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尤其表现在男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带来伤痛或身体上的伤害,而女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造成心灵上的伤害或人际关系上的损失。支配与从众行为差异方面,在支配性上,男性较女性主动,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即女性更容易被说服或受暗示,更容易产生从众现象。人际交往差异方面,男女两性在与同伴的社会交往上表现出不同的倾向,男性一般具有较强烈的与同伴接触倾向,在中学中形成大的团伙,同龄女孩更倾向于拥有一两个特别亲密的朋友。

(三)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1.知觉方式差异

根据知觉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知觉方式可以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场依存型的人倾向于把外界参照系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而场独立型的人则倾向于利用个体内在参照系(主体感觉)作为心理活动的依据。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专业、音乐学习的能力以及音乐学习的动机上都存在着差异。

2.思维方式差异

根据思维的概括性,思维可以分为艺术型、思维型和中间型。艺术型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具有鲜明性和形象性,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记忆力;思维型的人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的思维能力;中间型的人介于艺术型和思维型之间,兼有两者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型。

3.认知反应方式差异

根据学生的认知反应的速度,认知反应可以分为冲动型和思考型。冲动型的学生在面临音乐学习任务时能够简单而迅速地做出反应,但错误率较高;思考型的学生在面临音乐学习任务时会经过仔细的考虑,错误率较低。两种类型的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学习上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二、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音乐教学策略

(一)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

针对学生的年龄差异,在实际音乐教学中要按照音乐学习者在思维、注意、记忆等方面的发展阶段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安排。

(二)针对学生的性别差异

1.音乐教学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正确期望与评价性别角色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传统的、被广泛接受的对两性的生物属性、心理特质和角色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期望和要求。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父母、老师的观念中,老师对学生性别偏见会使老师难以对学生有公正合理的评价,对学生的期望也会出现偏差。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破除思维定式,对男女学生的期望要保持一致。

2.音乐教学过程应优势互补,因性别施教

男女有各自的发展领域,因此,一方面音乐教师要创造条件采取合理的教育手段,帮助男女学生弥补不足;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又要注意培养男女学生各自的优势,使其各自的有利方面得到发展。

(三)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1.明确适应认知方式的两类教学策略

适应认知方式的教学策略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采取与学习者认知风格一致的教学策略,又叫配配策略;另一类是采取与学习者认知风格不相匹配的弥补性教学策略,又叫适配策略。采取与学习者认知风格一致的教学策略就是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风格设计与之匹配的音乐教学策略。采取对学习者缺乏的认知风格进行弥补的教学策略是为了弥补学生在认知类型机能上的欠缺。

2.音乐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多种模式的教学

音乐教师的教学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势,提供与学生认知方式相配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尽快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方式的劣势,提供适配策略,让学生弥补认知方式缺陷,促进学生的心理全面发展。音乐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认知方式的多样性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己单一的教学风格,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满足和弥补不同学习者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endprint

猜你喜欢

年龄学习者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算年龄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