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课堂趣味性之我见
2014-04-09邵云仙
邵云仙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二是课堂情境的趣味性;三是课堂游戏的趣味性。
关键词:趣味性学习 小学低段 语文课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同学们说:“语文太难学、太深奥、也太无味了。”尤其是低段的教学。老师们感觉到语文课不好上,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那么如何让语文课活跃起来,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老师。在笔者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产生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照顾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学习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略作阐述。
一、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语文教学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教学语言可以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提到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趣味性统一的,彼此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趣味性教学的躯体,而趣味性教学是语言文字的灵魂。要知道识字、写字是低段教学的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对于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的笔顺规则,笔者恰当地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生写“回”这个字时,笔者风趣地说:“谁把衣服穿反了,先穿了外衣,再穿里面的衣服。”这样做既指出了学生们喜欢先封口再写里面的部分错误,而且也让他们心领神会。
二、课堂情境的趣味性
一个好的课堂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低段教学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平时的朗读中接受美的熏陶。读得多了,才能真正理解文中的意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吧。例如,在教《江南》这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配乐,教师描述并张贴“江南”的图画;学生闭上眼睛按照图画的描述做动作,想象)让我们一起跟着小姑娘,坐着小船,荡漾在江南美丽的水乡,鱼儿在水中嬉戏,伴随着优美的古筝乐曲孩子们的头脑中不时出现一幅美丽的采莲图(贴上小女孩像)。师说:小姑娘看见了嬉戏的鱼儿,说话训练:我坐在小船上,看见(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后,反复指导朗读课文第二句。在这样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读读练练;诵读感受语言美,学生读得美美的,并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说话时想象意境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鱼儿,青蛙,莲花,鸭子一一出现在他们眼前。这样做既扎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情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氛围的好坏。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者来说特别重要。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比如,在讲授《望天门山》这首诗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提前找好了与这课有关的资源:高峰、树木和小船等。首先让同学们把诗先读几遍,再结合多媒体上的事物增加同学们的想象力。利用多媒体,让同学们在视听兼备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此诗的理解,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美的情操。
三、课堂游戏的趣味性
在低段的教学中,拼音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笔者在教拼音时设计了变魔术的游戏。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学习的难点,学生容易混淆。让学生准备一个半圆环和一根小棒,然后把半圆环随意摆放在小棒的左上方或者左下方、右上方或右下方,分别组成这四个声母,先自己边摆边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考问,反复几次,这一学习的难点便得到了解决。
儿歌和绕口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儿歌和绕口节奏明快,有一定的情趣。在教学中运用儿歌和绕口令能克服拼音学习中的枯燥和单调。例如“月儿圆,树叶绿,大家一起吃月饼”就把韵母ie、üe、er包含进去,既练习了韵母的发音,又联系了儿童的生活,使韵母富有实际的含义。读绕口令比读儿歌的难度要大一些,但注意激发儿童读的兴趣,采取比赛等方式,学生还是能很快读会的。例如,“三月三,小三练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站在山上又大声喊:‘这里离天只有三尺三。”通过这样的儿歌和绕口令的练习,学生对分清平翘舌有了较深的体会。
再如有这样一道题:把动物与表示它们名字的音节用笔连起来。我们创设了一个“把动物带回家”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同学戴上动物的头饰,再让另一部分学生拿着写有音节的卡片,根据卡片上的音节,去寻找相应的动物,找到了就把它们送回“大森林”。我们以故事为背景,学生在活动中投入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复习了相关的音节,而且渗透了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此外,我们还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找朋友、插花、摘果子等游戏,让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而且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上练习后,老师们还要在学生们的作业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那么作业的设计就十分必要。例如,学习古诗《鹅》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把鹅在水中游的动作、神态用画展现出来,这样做是为了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落实特别重要。如何在教学中增强趣味性是目前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描述总结了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的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云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科技创新导报,2012(6)
[2]刘凤民.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