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2014-04-09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青少年社区

金 奇

(扬州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一、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

1.现状调查采取的主要方式。为了解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作一定的现状调查与考察。本调查与考察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走访或考察部分青少年的家庭、活动基地、生活社区等,直观了解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状况。二是校园网分析,本课题基于扬州个例,具体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各三所,分析当前一些学校校园网红色网站建设以及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相关情况。如在选取的小学中,育才小学开辟了思想道德建设栏目,包括星星火炬、队旗飘扬、知心姐姐信箱、队长学校等具体栏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可读性强;在选取的中学中,扬州大学附中网站开辟了“德心e站”专栏,栏目设有习德修身、青春驿站、心理氧吧、心灵港湾、心灵之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指导和教育价值;扬州中学网站设有精神文明建设、德育工作巡礼、青少年教育、健康促进、爱心扬中、文明上网等浮动窗口。从调查的这些学校网站来看,思想道德建设相关内容设置或链接对引导和建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起了积极作用,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仍有待提高,因为不常上、从未上过这些网站的调查者达到三分之一的比例,所以,这些德育内容的网络表现形式须进一步改善,以提高吸引力。三是问卷调查,大致了解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相关方面的基本状况。

2.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本课题组先后在扬州市翠岗中学、竹西中学、扬州职业大学一年级扬州籍部分新生以及一些社区的学生中有选择地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仅对与本研究相关的部分数据进行分析。

其一,在价值取向方面,被调查者比较务实,对生活具有美好的憧憬,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人生目标设计方面,有关目标项权力、理想的职业、知识、社会地位、金钱、理想与信念、社会有用的人才、快乐等呈现出由低到高的选择趋势;在学习动力方面,学优而仕、创造财富、追寻快乐、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等都具有较高的选择比例,且呈现出依次升高的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最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标(数值均为百分比,下同)

其二,思想道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关于“对生活与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的回答方面,选择母亲、同学或朋友、社会大环境的具有较高的比例,这体现了家庭、社会交往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较大影响,而教师、影视内容、英模人物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些正式组织则未能有效发挥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如图2所示。

图2 对生活和学习影响最大的因素

其三,思想道德的主要影响路径。调查数据表明,学生在学习之余,最喜欢宅在家里看动漫、电影、电视,或是缩在电脑前上网聊天,或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或是浏览新奇的信息,或是直接去网吧玩游戏,如图3所示。这种兴趣偏好或休息休闲方式使网络与电视对青少年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图3 学习之余最爱做的事情

图4 对思想道德影响较大的因素

同时,生活环境、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言行、模范人物、文学艺术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都有较大的影响,如图4所示。因此,这些方面也构成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施以影响的重要路径。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考察和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扬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在总体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是,现状调查同时也显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1.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重智轻德”现象。从调查和走访的情况来看,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为共识,但这里的教育更多的是指向智力教育,父母和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要远远高于对其思想道德状况的关注。名目繁多的学校内外各门学科、各种技能培训活动、多种多样的兴趣班充斥着学生一点点可怜的课余时间,而这些又无不冲着提高分数而去;在学校教育中,品德与生活、思想政治课等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虽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教育还较多停留在认知层面,缺乏情感方面的深度唤起与实践方面的持续推进。

2.家庭与学校的互动与沟通尚未形成常态化的机制。从现状来看,目前家庭与学校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互动与沟通尚未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二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还多停留在学习成绩上,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心理方面的关注引导还明显不足。数周一次的家长会有时成了批斗会,个别心态浮躁的教育或管理人员有时还存在着语词暴力和“心罚”(精神惩罚和心理惩罚)现象,这会严重损害一些“后进生”的身心健康,“家长会”很多时候也多是要求家长狠抓学习、严加管理,思想道德方面鲜有提及,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只是花枝招展的口头禅。

3.校外青少年活动及教育场馆的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扬州现有800多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这些场馆、基地对青少年的娱乐健身、教育休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一些场馆的作用发挥尚显不足,有近一半的调查者不常甚至未去过这些场馆,究其原因,一是受空间布局的限制,如扬州新建图书馆、扬州少年宫等,读者群和活动者区域性比较明显。二是受时间的限制,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缺乏足够的时间经常光顾这些基地或设施,偶尔的参观、考察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教育效果。三是一些场馆或明或暗成了学生校外兴趣班的主要集结地,未能有效发挥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功能。

4.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比较零散、薄弱。扬州目前在市区110多个社区建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在900多个社区、村建立了校外辅导站,这些青少年活动中心或校外辅导站包括学生校外实习基地、阳光学堂、儿童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等,但这些设置从扬州全市来看,在社区中并不多见,关涉青少年的活动还缺乏常态机制,偶尔的活动对建构青少年思想道德作用相对有限,一些活动中心或辅导站徒有虚名,甚至成为社区居民的棋牌室,无法承担起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教育引导作用。

5.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的管控薄弱。网络、电视、手机、书刊媒体既是中小学生课外学习、娱乐、交往的重要虚拟平台,同时又存在大量的虚假、低俗、消极因素。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网络、电视、手机、书刊是一些学生获得不良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对这些媒体的净化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既要靠技术手段,又要靠管理手段;既需要家长全面参与,又需要学校积极谋划以及媒体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与对策建议

要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形成长效机制,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尤其需要决策主体的正确决策、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构建与青少年自身的积极参与。

1.决策主体的正确决策。正确决策是思想道德建设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前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关涉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决策。决策部门首先要有明确的政策规定、指导思想、具体方案;其次,要明确机构建设、平台筹建、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再次,要进行活动内容与活动机制等的日常化、常态化设计。

2.社会力量的协调配合。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主体涉及的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影响上要协调一致,在措施和行动上要密切配合,力求避免内容与取向相悖的“影响源”的相互冲突。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家庭是青少年接受道德教育影响最早的地方,家庭中长辈的思想道德观念与言行作风对子女的影响潜移默化,家长应身体力行、躬身垂范。学校德育是青少年思想品德建设的主要阵地,学校应根据思想道德的发展规律与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对青少年施以全面、规范和系统的教育引导。社会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社会化的现实场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协调并整合各种影响因素。只有当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时,才能产生预期的积极效果。

3.社会环境的综合整治。今天的青少年一方面生活于社会、社区、校园、班级与家庭的现实环境之中,一方面又时常浸润于网络电视等媒体虚拟环境之中,这些环境中的风气习俗、文化氛围、伦理道德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思想道德的形成、发展与成长的方向。从调查情况来看,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较大的社会因素包括腐败丑闻、网络不良信息、家庭氛围、交往的同学、电视节目等。孩子是一面干净的镜子,照射出的是成人世界、现实环境、社会风气的真实面孔。建设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管理者和教育者不可推缷的责任,决策管理部门与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不良社会环境的整治,加强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介的管理,切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积极、良好的社会环境。

4.活动平台、活动形式与嵌入路径的多样化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建立起完整的、立体化的活动平台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从活动平台来看,其一,构建实体平台,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统筹规划,建设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休闲娱乐活动中心等青少年活动的实体平台;其二,构建虚拟平台,主要构建适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网络、电视、书刊等媒体平台;其三,兴趣组织、社团组织的组建,组建以学校与社区为主要依托的各种兴趣小组、社团组织等青少年活动平台。从活动的形式和嵌入的路径来看,结合全国各地比较成熟的实践运行经验,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嵌入的形式或路径多种多样,这些活动形式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类型。

榜样类、评比类:精心设计,有效开展城市、学校、社区之星评比活动,诸如美德之星、创新之星、文艺之星、自强之星等;定期组织评比美德少年、礼仪小标兵、诚信少年、五好少年、合格小公民、五好文明家庭等。通过这些评比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榜样,为他们展示精神风貌与技艺才能提供良好的平台。

公益与志愿服务类:建立一批青少年志愿服务点、城乡社区校外辅导站等,引导或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或担任诸如志愿服务队、爱心小天使、环保小卫士、社区小义工等,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服务社区,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在城市的风景点、繁华街道边、繁忙交通路口、大型社区等场所设立“红领巾活动岗”“亲子志愿岗”,组织学生担当“义务小导游”“文明宣传员”“小小保洁员”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公益或志愿服务中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水平。

角色扮演或角色替换体验类:组织诸如“我当一天家”“我是小老师”、结对换家庭体验生活、轮流担任班干队干等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变换视角,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譬如,针对目前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懒散、娇纵等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我当一天家”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当家活动中体验家务劳动的繁琐,体会父母的辛苦;引导学生通过与父母的协作,学会与成人相互合作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感恩类:举办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实践活动,开展“我为父母、老师、同学、社会做一件有益的小事”,组织学生在适当的时候给老师、同学、父母等写一封感谢信,通过这些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父母、能分担家务,学会感恩社会、愿意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积极的努力,知道感恩朋友、同学等,以此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

心理服务类:组建诸如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灵小屋、情绪宣泄室、悄悄话室、知心姐姐信箱,面向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心理生理知识宣传普及等教育影响活动。在青少年的心理服务中,可以适当地嵌入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以求在深层次上推动心理问题的解决,并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来进一步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

音乐、书画、摄影、诵读类:组织诸如童谣传唱、咏诗会、音乐诗画主题晚会等,如在经典诵读方面,一方面,目前扬州市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辟了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经典古诗文》等)活动;另一方面,倡导诵读当代儿童道德教育名篇或日常行为规范,如《新三字经》《公民道德规范》等。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校刊、黑板报等校园文化平台,传播积极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爱国与集体荣誉类:定期举办爱国知识竞赛、摄影竞赛、绘画比赛、歌咏比赛、朗诵比赛、新闻报道比赛等,组织学生为城市、学校、班级、社区建设做一件小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的情感。

网站建设类:构建城市文明网、校园红色网站、班级与学生个人博客等,引导学生参与网络管理、参与网站和博客建设,在校园网中设立班级新闻、新人新事播报、优秀共享资源库等具体栏目,并不断改善传递形式,提高传递效果,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相关内容。

社团、社会组织类:利用诸如文学社、阅读社、科技社、摄影社、新闻社等社团施以组织化的影响和教育,同时,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等正式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促进组织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动漫影视剧类:家庭或学校可以精心选择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经典动漫、精品少儿影视剧、红色影视剧、优秀影视作品、优秀电视娱乐节目等,学校通过开设经典影视动漫课,定期播放优秀动漫影视,使青少年在愉悦中获益。

报告会、励志讲座类:组织英模报告会、法庭旁听会、主题班会、励志演讲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思想道德建设渠道,丰富思想道德建设内容。

实践体验类:把思想道德要求分散在各种具体生活体验中,诸如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尊敬长辈,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团结友爱,在社会生活中体验遵守公共秩序,在大自然中体验爱护环境等,加深青少年对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解和接受。[1]

[1]中央文明办.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候选案例简介[EB/OL].http://archive.wenming.cn/sng/2008 - 11/10/content_14873308_2.htm,2008-11-10.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青少年社区
青少年发明家
社区大作战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3D打印社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