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现状分析
2014-04-09李鹏
李鹏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现状分析
李鹏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主要存在培训效果评估走过场、培训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培训评估结果缺乏实用性等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有关部门及社会主义学院必须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遵循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构建一套完整、权威、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充分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实用性。
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质量评估;现状分析
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是推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专业突出、群众认同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促进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01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已经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受到中央与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的高度重视。本文拟结合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及存在的困难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现实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对策和建议。
一、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及存在的困难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既不同于高校教育、职业教育,也与成人教育、中共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行政学院干部培训有明显的区别,有其鲜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主要是进行共识教育,培训目的具有政治性。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引导党外代表人士增进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共识,通过理论学习和政治实践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这样的培训任务凸显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目的的政治性。2012年中央4号文件要求,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坚持政治培训为主,把系统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理论培训的首要任务”。这也体现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就是要强化政治共识,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把握能力,努力培养一批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亲密合作、经得起考验的党外代表人士。
2.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是多方面知识教育,培训内容具有综合性。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必须适应党外代表人士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求,以提高履职建言、服务社会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这一综合性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内容体系的综合性特点。2012年中央4号文件明确要求,“充实培训内容,不断完善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布局”,这本身也体现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内容的综合性特点。
3.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是分领域性教育,培训对象具有精英性。
党外代表人士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2012年中央4号文件规定,党外代表人士包括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等六支队伍。这六支队伍代表了六个领域,各有其特点和实际情况,因此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必须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和实际进行施教,切实做到“因域施教”。此外,党外代表人士大多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或领军人物,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往往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权威,许多人还有国外留学经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对象的精英性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培训内容方法设计和学员管理上,须充分考虑、认真研究不同培训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从增强吸引力和针对性上下功夫。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面临不少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尚未引起普遍重视,抽调学员难。
近几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但从总体上看,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部分领导和党外人士对此不够重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化之,无关紧要。此外,统战部门调训党外代表人士也很困难。统战部门抽调党外代表人士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除政府部门和统战系统的单位比较重视外,其他单位和部门并不太重视,特别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企业落实比较难。为了调训党外代表人士,统战部门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做协调工作。有的要上门动员说服,有的要用电话多次联系。尽管如此,学员的入学率也不十分理想。地方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普遍感到调训党外代表人士难。
2.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学矛盾突出,保证学习时间难。
党外代表人士分布领域广,职业种类多,不仅有政府部门实职安排的党外领导干部,还有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民族、宗教界等多个方面的党外代表人士。这些人士在社会上虽然有较大影响,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在所在单位担任行政工作的较少,大多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抽调这些岗位上的党外代表人士参加学习培训,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规定的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他们往往人在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心却挂两头,很难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3.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相对滞后,发挥主阵地作用难。
1956年,党外知名人士向中央提出:“党有党校、团有团校,各界民主人士也应有一所学习政治理论的学校。”随即,党中央就同意创办这样一所学院,毛泽东同志亲自取名“社会主义学院”。社会主义学院作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培养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的主阵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各单位对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在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改善、师资力量培养引进等方面投入不足,再加上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调训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体制、协商机制、考评激励机制、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等不健全,培训内容单一、方式陈旧,使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育培训党外代表人士的主阵地作用发挥不足。
二、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现实情况及存在问题
201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开展评估工作。中央统战部领导、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领导对此也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但是,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使得现阶段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从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来看,目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和一些地方社会主义学院都已经开始在主体班次上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并积极探索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体系,比如重庆市专门成立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课题调研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开展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还停留在摸索阶段,一些考核评价流于“形式”,既没有把教育培训的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联系起来,也没有把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反馈给培训机构作为其改进的依据。结合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相关内容,对照《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当前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主管部门管无抓手,培训效果评估走过场
作为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主管部门,党委统战部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手段,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无法作出准确的评价。社会主义学院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缺乏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不利于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在实际中往往简单地运用结业论文或调研报告的方式测查学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很难深入了解学员培训后思想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情况。
(二)培训机构教无压力,培训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
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指标体系,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效果也没有准确、统一的考核标准,再加上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不健全,这就导致作为具体承担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缺乏压力感和责任感,授课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班次教学培训内容不精,培训教材陈旧或根本没有教材;培训方式不灵活,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不分对象,学习不分类别,教育不分层次,习惯于“填鸭式”教学;培训管理不严,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力度不够。涉及到评估方法的使用也存在着评估方法单一,重视静态评估,忽视动态评估;对信息收集方法的运用较多,对评估模型的研究较少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各级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只是采用问卷调查、考核打分、调研座谈、专家组评定等几种具体评估方法,仅仅把评估当作一次任务,评估过程随意性、主观性比较明显。
(三)培训对象学无动力,培训评估结果没有实用性
首先,作为培训对象的广大党外代表人士,由于“没有谁来检查学习情况、没有压力”,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不高,学风不浓,玩风较盛。一些学员把参加培训仅仅当作“镀镀金”、“养养神”、“认认人”的机会,学好学坏一个样,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其次,培训评估的结果对学员没有直接影响,各级主管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没有将学员培训效果作为其提高待遇、晋升职务的依据。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还没有成为党外代表人士选拔任用的硬性指标,未培训就提拔或先提拔后培训的现象比较普遍,培养与使用两者的关联度不高,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由于对参训人员培训效果的检验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奖惩措施落实不到位,对参训人员的约束激励不足,致使培训对象学习动力不足。再次,学员对培训评估本身缺乏兴趣。培训评估往往只停留于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对课程或教师授课的满意率等表面的量化指标,缺乏深度。对于培训是否满足学员培训需求或者满足需求的程度、学员还有哪些潜在需求等,没有行之有效的反馈措施和办法。培训效果评估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对于改进培训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上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客观上是由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困难导致的,但主观上也与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重视不够有关。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和社会主义学院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教育培训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探索和着力不够。再加上社会主义学院恢复办学较晚,软件和硬件都不够完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工作机制以及基础设施等还不能完全达到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机构的功能要求,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进行系统的探索调研。
三、改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相关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必须高度重视,要遵循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构建一套完整、权威、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系统、全程、动态的评估,要综合参训单位、参训人员、培训机构的反馈,充分重视评估结果的实用性。
(一)必须领导高度重视
领导重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加强和改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如果离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领导的重视,就根本无法顺利推进。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必须足够重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调研、督促检查和探索研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必须遵循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规律和实际情况
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既不同于高校教育、职业教育,也与成人教育、中共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行政学院干部培训有明显的区别,因此,不论是加强和改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还是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都必须遵循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特点、规律,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政治教育和共识教育,注重受训人员政治素养、“两个水平”、“四种能力”的提高;要综合培训对象的身份背景、职业特点、思想素质和能力状况、培训意愿,合理制定培训效果评估标准,更好地促进培训对象的健康成长;要结合中央和地方各级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培训能力,以及培训班次类型、培训课程安排,合理设置机构评估和项目评估标准,增强评估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学院教学科研培训工作科学发展。
(三)必须构建一套完整、权威、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
当前,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权威的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和改进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必须构建一套完整、权威、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评估体系,实施可量化的培训标准和评估指标。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应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和面临的形势任务出发,强化对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调研指导,精心组织专家、学者制订评估方案,定期开展评估。制订的评估方案一定要科学合理、实用有效,要有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既要包括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评估,也要包括培训项目评估和培训机构教学质量评估;要规范评估的操作流程,使评估具有可操作性;要组建统战部门和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的教学培训质量评估专家库,抽选相应专家组成评估小组,独立承担评估任务。
(四)必须充分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实用性
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改进和提升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素养和履职建言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评估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切实把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办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要及时把各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上报中央和各级党委统战部,反馈给社会主义学院,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使各社会主义学院和培训机构能够进行横向比较,客观审视自身不足,吸收别人长处;要将受训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效果评估通报给相关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将其作为提高待遇、晋升职务的依据之一。此外,培训评估结束后要组织交流研讨,使各培训机构、管理机构能够认真分析培训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培训管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1]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08.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02-02.
[3]沈慧虹.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王刚.论社会主义学院教育规律和特点[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5]蒲跃.关于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6]周志平.干部教育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1).
[7]曾志东.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方法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8]何友明.地方社院党外干部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赵晓旷)
D613
:A
:1008-9012(2014)02-0029-05
2014-04-21
本文为2013-2014年度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科研项目“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XT201353)的阶段性成果。
李鹏(1984-),男,山西临猗人,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教研室教师,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