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巴锅庄文化概述

2014-04-09林俊华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锅庄康巴歌舞

林俊华

一、关于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康巴

“康巴”是一个藏语音译概念。“康”即康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是我国“藏地三区”(卫藏、安多、康)之一;“巴”意为人。“康巴”即“康人”,是一个族群概念,指的是生活在“康”区的藏族人,即“康巴藏族”。但在民间也有把“康巴”一词当作地域概念使用的。当“康巴”作为地域概念时,可解释为“康人生活的地方”,其内涵和外延与藏语中的“康”(即汉语中的康区)是等同的。近年来“康巴”一词作为地域名称在学术界也逐渐得到认可,并在近些年来出版的许多关于康区的著作、期刊以及各类媒体上开始广泛使用。因而,有学者指出:“就目前而论,在人们的实际语汇中‘康巴’一词作为地域名称的含义更占优势更为流行”。[1]

但是,由于“康巴”地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除藏族外,汉族、回族、纳西族、彝族、羌族、蒙古族等诸多民族在区内都有分布,都或多或少地保存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康巴藏族的锅庄文化。为了不产生歧义,本文将“康巴”概念界定为族群概念,即特指康巴藏族;而在使用地域概念时,一律使用“康区”一词。

(二)锅庄

在康区,锅庄是一个多义词。

词义一,锅庄指的是三个石头支撑而成的“灶”,有的地方称之为“三锅桩”,有的地方称之为火塘。在解放前,是藏族人家生火做饭、取暖的必须生活用具。解放后,虽然部分人家改用汉式“炉灶”做饭,但在偏远地区,特别是牧区,锅庄依然普遍存在;即使部分城镇及附近已改用汉式“炉灶”的人家,一般都还保留有一锅庄。

词义二、锅庄是康定地区所特有的一个行业。清代,由于茶马贸易市场西移至康定,在康定逐渐兴起了一种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中的每个个体都“似旅店而非旅店”、“似商场而非商场”、“似货栈非而非货栈”、“似中介而非中介”、“似衙门而非衙门”,而是一种集客栈、货栈、中介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的企业,人们将这种企业称之为“锅庄”。[2]有人认为此“锅庄”是从三个石头支撑的烧火做饭的“锅庄”演变而来;即早期商人至康定贸易,由于旅店业尚不发达,许多商人就自在搭帐篷睡觉,支锅庄做饭,后来便出现了专门向商人提供食宿的旅店,因而,人们将其称之为锅庄。

词义三,九龙等地把男子入赘称为“坐锅庄”。

词义四,康定县金汤拉脚沟一带,将有地有房的人家称为“锅庄”。

词义五,藏族民间歌舞艺术中的一种,藏语称之为“卓”,意为圆圈舞。

本文所使用的“锅庄”概念即为最后一种,即一种藏族民间歌舞艺术。

二、康巴锅庄的起源

(一)“锅庄”一词的由来

锅庄藏族称之为“卓”,意为“圆圈舞”。“锅庄”汉语的称呼。汉语为何称之为“锅庄”?笔者在康定调查时曾听到一说:早期外地商人到康定经商,晚上请藏人围绕“锅庄”(火堆)唱歌跳舞,共同娱乐。于是,人们便将这种娱乐形式称之为“跳锅庄”或“跳锅庄舞”,后来就把这种边歌边舞的民间艺术直接称之为“锅庄”。但许多学者认为作为民间歌舞艺术的“锅庄”与烧火煮饭的“锅庄”无关,而是藏语“果卓”的音译;由于是音译概念,因而汉文史籍中也有写作“歌庄”、“锅桩”、“郭庄”。西藏昌都的藏族学者土呷先生认为,藏族民间舞蹈“卓”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而汉语的“锅庄”与藏语中的“卓”在含义上有较大区别,容易产生岐义。因而他主张将锅庄统一称为“卓舞”。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遗产,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但考虑到“锅庄”一词经现代媒体广泛使用和传播,已为主流社会及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已经约定俗成。因而,“锅庄”一词本身是何含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都已经知道“锅庄”是一种什么样的民间歌舞艺术了,没有必要再重新使用一个人们都不熟悉、不清楚的概念。

(二)锅庄舞的渊源

关于锅庄的起源,有一首名叫《第一个卓从何里来》的锅庄里这样唱到:

第一个卓从何而来?是从上面天界来,拉青仓巴嘎布也驾临。

第二个卓从何而来?是从中间人界来,念青唐拉也驾临。

第三个卓从何而来?是从下面龙界来,祖纳仁青大驾临界。[3]

拉青仓巴嘎布、念青唐拉、祖纳仁青分别为“三界”(天界、人界、龙界)的大神。因而,根据这首歌我们不难看出:锅庄的产生与与苯教具有密切相关。正如土呷先生所说:“歌词中的‘拉青仓巴嘎布’大驾也莅临,说明苯教产生时,至少卓舞这个舞蹈品种的雏形已经形成。”[4]

关于锅庄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公元8世纪,在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的落成典礼上,工匠们和广大群众欢呼雀跃,不自觉地相互手拉手围圈而舞,于是便有了卓舞,即锅庄。[5]但更多的学者认为,锅庄是从古老的图腾崇拜或宗教仪式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歌舞。李佳平先生就认为:“‘锅庄’不论其形式、内容、图腾动作的摹拟中所传递的氏族人神人合一的思想方法,习俗遗风等,恰是‘锅庄’来源于原始图腾形态摹拟的历史足迹。”[6]

三、锅庄的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锅庄集乐、歌、舞于一体,边歌边舞,是典型的综合性艺术。

从音乐上看,锅庄音乐旋律优美,节凑欢快,多表现喜庆、热烈的情绪。一般舞曲都由散板、慢板和快板三部分构成,有的锅则无散板,只有慢板和快板两种形式。节凑多为2/4拍和4/4拍,个别为3/4拍、1/2拍或混合节拍。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尤以羽调式最为常见。

从歌词来看,锅庄的歌词有二段体、三段体和四段体之分,其中以二段体居多;每段2-8句,每句为6-9个音节;多用赋比兴手法表达,生动形象,十分传神。歌词内容有歌颂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有歌颂幸福生活的,有歌颂民族团结的,有歌颂大德高僧和宣扬佛教的,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有表现民风民俗的,有反映民族团结的,有表现农牧业生产生活的,有表现男女情爱的,有讽刺现实的……

从表演队形和舞动上看,锅庄不分男女老少,少则几人,多则上百人。也没有人数限制。跳舞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先慢后快,按顺时针方向舞动行进。腿部动作以悠步、拖步、踏步、跺步、点步五个动作为基本动作;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一般农区锅庄的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温柔、细腻;牧区锅庄的动作比较粗犷,给人以激情、大方的感受。有的锅庄中还有大量摹仿狩猎和动物形态的动作。

(二)多样性

锅庄的多样性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得以证明。第一是乐舞形态的多样性。锅庄是集乐、歌、舞于一体,边歌边舞,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其乐舞形态丰富多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卓舞就有多少曲调;山上有多少棵树木,卓舞就有多少歌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根毛,卓舞就有多少舞姿。”[4]康区民间的这一谚语,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锅庄乐舞形态的多样性。据土呷先生所言,他们在昌都地区调查时了解到,昌都地区的锅庄曲调多达180首。笔者在甘孜州丹巴县调查时,巴底乡文化站的汪尔坚先生曾告诉笔者,他已收集有100多首丹巴锅庄的曲调。

第二是地方形态的多样性。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各地的表演风格也不相同,因而形成的众多不同风格的流派。如甘孜锅庄、昌都锅庄、玉树锅庄、迪庆锅庄都有各自鲜明的表演风格。而在这四大锅庄中,又因地域的不同而形成有众多小的流派。如甘孜锅庄中的木雅锅庄、新龙锅庄、灯龙锅庄、真达锅庄、丹巴锅庄、岚安锅庄等。

(三)自娱性和群众性

锅庄是一种自娱性集体表演的歌舞。据说,早期的锅庄是人们在狩猎归来时,大家带着喜悦的心情,围着篝火集体狂舞,以示庆贺。后来逐渐演变成人们每喜悦之事,如节日、婚庆、乔迁、丰收、迎客、重大集会等,都要身穿盛装,跳锅庄表示庆贺。跳锅庄对场地没有严格要求,一般有一个稍平坦的地方,如一块草坪、一个院坝或房顶、室内均可。对表演者也没严格要求,少者几个人,多者上百人,男女老少均参加。因而,锅庄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欢迎,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四、锅庄的流派

各地锅庄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近的要素,但由于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完全相同,其锅庄舞的表演风格也不完全相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表演流派。

(一)甘孜锅庄

甘孜锅庄流行于四川甘孜地区。跳锅庄时,男女各列一队,分别围成圆圈。圈内放置塘果、青稞酒和哈达,晚上则燃篝火或支石熬茶,供跳完锅庄后享用。表演时由一人或数人领舞、领唱,众人则或相互牵手、或相互搭肩、或相互扶腰,身体向圈内倾斜,随领唱、领舞者按顺时针方向边唱边跳。歌词内容和舞蹈动作都有明确规定,一般能随意改变。

甘孜锅庄流派较多。比较有名的有真达锅庄、新龙锅庄、木雅锅庄、疯装锅庄、丹巴锅庄、德格锅庄 (卓且)、得荣锅庄 (学羌)等。

真达锅庄,流行在石渠草原。其旋律有宫、商、角、徽、羽等调式,旋律清新悠扬,唱腔高亢。节奏多为2/4拍和4/4拍,也有1/2混合拍。动作多采用蹬、跳、转、走、抒袖相结合,或快或慢,富有激情,将草原民族的剽悍雄健、热情奔放表现得淋漓尽致。

新龙锅庄因流传在新龙县境内而得名。新龙锅庄奔放潇洒,富有节奏。旋律为羽调式,节拍变化多样,动作以俯身抒袖、踏步蹲身、蹉步转体、勾腿跺脚相结合。女子含胸垂臂动作较小;男子双臂挥舞,腿部跳踢有力,豪放刚劲。

木雅锅庄主要流传于康定、九龙、道孚交界地带,即民间称呼的“木雅”地区,因而得名木雅锅庄。当地传说,木雅藏人是西夏后裔,因而木雅锅庄古扑、端庄、典雅。其典型动作为低头俯身,“三踏一靠”。

疯装锅庄产生并流传于乡城县境内,因舞者身穿当地特色服装——“疯装”而得名。疯装锅庄的一大特点是由两支队伍组成,相互对歌对跳。舞时两支队伍围站成一个大圈,每边选一名口才文思上乘的歌手 (称为“歌师”),由“歌师”即兴赋词,众人边舞边唱。曲调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节拍多为2/4拍;内容多有搞笑成分。

丹巴锅庄因流行于丹境内而得名。丹巴锅庄特别讲究装束。男的戴狐皮大帽,穿氇尼藏装,配精细装饰,踏藏靴,斜背嗄乌,腰悬佩饰。女子头戴方帕,身着水獭皮镶边的中长外套,下着百褶五色裙,脚踏藏靴,胞挂银白色嗄乌,银质饰品等。丹巴锅庄有严格的程式,首先由年长者领舞、献酒和哈达。舞蹈时由男队领头,中老年妇女随后,青年女子最后。男队领舞者是德高望重、能歌善舞的长辈,兼舞蹈指挥。锅庄组织者排在第二位,主要是领唱。男女两队围绕中心反复旋转,有多种队形变化,其中以嘉旋图 (八卦旋图)队形最具特色,造形十分优美。

德格锅庄也称德格卓且,以德格县麦宿地区最具代表性。相传是格萨尔时期创编并流传下来的一种藏族宫廷舞,分三种类型,第一种为“敦卓”,是由大臣或头人们为土司所跳的锅庄;第二种称“域卓”,是百姓为土司的大臣和头人们跳的锅庄;第三种称为“特卓”,广大民众自娱性锅庄。德格锅庄有开幕舞、敬祭舞、中间舞、惜别舞和结束时的吉祥舞等多个环节,通常要唱跳10余支舞曲才结束一个锅庄。德格锅庄的曲调多为羽调式和商调式两种,节奏明朗舒缓。舞时,男女各成一队围成圈,各有一领舞者,轮唱轮舞。男队唱、跳时,女队只跳不唱;女队唱、跳时,男队则只跳不唱。舞曲和唱词也有严格规定,不得随意变动。

得荣锅庄也称得荣学羌,流行在得荣县东风乡一带。表演时,在坝子中燃烧一堆篝火,男女两队围圈轮唱轮舞。得荣学羌动作简单,主要为跺脚和踏步。舞时相互牵手或扶腰,低头俯身,舞姿低矮,动作主要集中在腿部,上身动作较小。

(二)昌都锅庄

昌都锅庄因流行在西藏昌都地区而得名。跳锅庄时,男子穿藏袍、着肥大筒裤;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男女各站一边,拉手成圈。舞圈中央通常置青稞酒、哈达,舞毕由长者或组织者敬献美酒、哈达。舞时,由男子带头起唱,男女分班唱和。男女随歌声沿顺时针方向边歌边舞。男子动作幅度很大,刚劲有力;女性动作幅度较小,优雅自如。节奏由散板至慢板再快板,有三次变化。当进入快板时,情绪达到高潮,藏族人热情、豪放的性格,在热烈的舞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昌都锅庄依其表演风格可分为农区锅庄、牧区锅庄,林区锅庄、寺庙锅庄四个流派。农区锅庄曲调悠扬,动作舒缓、典雅,表现出农业民族悠闲特性;牧区锅庄节奏欢快,舞姿粗犷奔放,动作刚劲有力,表现出游牧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林区锅庄,主要流传在昌都林芝一带,表演中加入了许多摹拟狩猎和动物的动作,与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寺庙锅庄只在寺庙并由寺庙僧人表演,内容多为歌颂和赞扬寺院高僧大德、宣传佛教为主。寺庙锅庄以昌都寺为代表,表演多在庙会或重大节日进行,表演时僧侣们则要脱去加裟,穿上藏袍,戴上红缨帽。

(三)玉树锅庄

玉树锅庄的表演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舞,主要内容是祭奉神佛;第二部分为正部,是歌舞所要表达的主题;第三部分为为尾声,主要是祝福吉祥。其最大的特点是舞者皆穿长袖,动作主要围绕甩袖进行,甩袖和抬腿、撩腿、转身紧密配合。男子动作幅度大,豪放潇洒;女子动作幅度稍小,柔美流畅。

玉树锅庄分为“求卓”和“孟卓”两个流派。

“求卓”即宗教性锅庄,以玉树县新寨乡的新寨锅庄最具代表。新寨锅庄表演时间一般是在重大节日期间,表演者皆为30岁以上的男性,表演时头戴高筒红缨帽,身穿黑色氆氇,表情庄重严肃,宛若武士。无乐器伴奏,歌词多为颂扬佛法、歌颂活佛和寺庙等与宗教相关的内容。

“孟卓”即民间锅庄或世俗锅庄。以囊谦县的香达锅庄和称多县的白龙锅庄为代表。香达锅庄没有男女限制,有笛子和鼓作伴奏。白龙锅庄则无乐器伴奏,表演者主要为男性,既有世俗内容,也有宗教内容。

(四)迪庆锅庄

迪庆锅庄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县和德钦县境内。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由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边唱边跳。表演节奏分慢板、快板,先慢后快。根据其表演风格,可细分为奔子栏锅庄、香格里拉锅庄两个流派。

奔子栏锅庄以德钦县奔子栏镇为代表。其最大特点是以锅庄待客,锅庄舞贯穿于迎来送往的各个环节中,成为一种待客礼仪。因而形成了“祝福锅庄”、“逐客锅庄”、“赞颂锅庄”、“相会锅庄”、“辞别锅庄”、“挽留锅庄”、“送别锅庄”、“祈福锅庄”等独具特色的锅庄。

香格里拉锅庄以香格里拉市沾塘镇和小中甸镇的最有代表性。香格里拉锅庄分为传统锅庄和新锅庄两种。传统锅庄称“擦尼”,歌词内容、舞步形式都较古老,具有浓厚的祭祀性质,歌词和动作都有固定的要求,多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爱。新锅庄称“擦司”,歌词内容多反映世俗生活和现代生活,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特征,表演时可即兴发挥,比较自由、欢快。

五、锅庄的现代化

锅庄作为一种伴随着藏民族走过了上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一直随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藏民族的变化而变化。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上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藏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作为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歌舞艺术的锅庄,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一)内容的现代

传统锅庄的内容多为反映藏族传统生活,其中许多锅庄的内容与宗教密切相关,或受宗教的影响。新中成立后,通过民主改革,消灭了封建农奴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使广大农牧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而且还享受到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实惠。他们真心感谢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因此,他们创造出了许多以歌颂新社会、歌颂新中国、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生活为主题的新锅庄。如:德格锅庄《歌舞在美丽的草原》就这样唱到:

美丽的草原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

别急着起舞,先找一个水草丰茂的尽兴处。

能尽情歌舞的地方,就在那湖滨东边的密林中。

林中草地如茵,湖中倒映着冰川雪峰。

别急着起舞,让我们燃起篝火张开帐蓬。

喝足了奶茶青稞酒,才有姑娘们多姿的舞步。

拉起圈子来吧,让我们跳起吉祥的舞。

歌唱东方的北京城,赞美共产党指引幸福路。

歌声不息舞不止,全是对最美好生活的衷心祝福。

(二)传承方式的现代化

传统锅庄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民间艺人一代接一代的口传身授、言传身教进行传承,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自我传承、自然传承。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并逐步建立起了健全的保护制度和相应的保护体系。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建立就是最强有力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已相继建立起国家级、省级、地 (州)级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锅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树锅庄艺人巴丁多杰、才哇藏、昂家措、扎西才仁、公保藏、布扎西,昌都锅庄艺人松吉扎西 、洛松江村,甘孜锅庄艺人阿德、白马尼麦、扎西绒布,木里自治县锅艺人呷土兰布等一大批民间艺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另有大批承人被列入地 (州)级传承人名录。目前,锅庄的保护与传承基本上建立起了民间自然传承和国家保护传承相结合的双轨保护和传承体系,有效弥合了民间自然传承的缺陷,促进了锅庄的健康传承。

(三)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传统的锅庄主要是在藏人及藏人生活的区域中传播。虽然经久不衰,但流传范围极小。解放后,随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的实施,民族间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交流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以电视、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传媒手段的出现,传播渠道更加简便快捷,传播成本大幅下降,使锅庄正在突破传统的传播区域和人群,迅速向全国乃至更广的范围传播。

(四)从民间自娱性歌舞向表演性歌舞的转变

传统锅庄多为自娱性歌舞。解放后,一些民族音乐、舞蹈工作者通过调查与研究,将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进行改编后,把锅庄从大地搬上了舞台,使之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自娱歌舞变成了可供社会大众欣赏的舞台艺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康区的旅游业迅速崛起,康区各地出现了一批面向游客的、以锅庄、弦子等藏民族歌舞表演为核心的文艺演出团体,锅庄不仅成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也成为一种商业性演出的一个重要项目。这种转变对加速锅庄的传播与创新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从自娱性歌舞向广场健身歌舞的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一种健身性歌舞的广场舞,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中悄然兴起。锅庄舞曲热情大方,节奏欢快、舞姿优美、舞动简单易学等特点,深受许多广场舞爱好者的喜欢。于是,锅庄舞不仅成为康区及周边地区城镇居民广场舞演出中的重要曲目,在非藏族地区也有广泛流传。甚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许多专门教授锅庄广场舞的教程和视频。从自娱性歌舞向健身歌舞的转变,赋予了锅庄更多、更新、更时尚的功能。

(六)锅庄正在加入流行音乐的行业

解放后,一直有一批致力于民族歌舞研究和创新的人才队伍,他们将传统锅庄的舞曲、歌词、舞动进行改编和推广,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流行音乐的元素开始注入到传统的锅庄中,使传统锅庄具有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锅庄舞作为广场舞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与此同时,一些流行音乐的创作人,也深入藏区各地采风,将锅庄中的优秀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并深受大众喜爱。锅庄的这一发展趋势,将为锅庄的创新和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1]李绍明、任新建.康巴学简论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2]林俊华.康定锅庄的历史与特征 [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3]嘉雍群培.康巴藏族歌舞“卓”的风采 [J].民族艺术,1998年第1期

[4]土呷.初论昌都卓舞艺术 [J].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第4期

[5]理塘县志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p445-466

[6]李佳平.昌都“锅庄”浅析 [J].艺术动态,1987年第5期

猜你喜欢

锅庄康巴歌舞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康巴学人
——林俊华
《康巴》:时代大裂变中的人性思考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一起歌舞吧
康巴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