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现代建设理念探讨与实践
2014-04-09宋一兵马庆龙张荣华
宋一兵, 马庆龙, 张荣华
(海军潜艇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71)
0 引 言
军校图书馆作为院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院校知识资源的主要建设和管理部门,在军队人才培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水平是军校教育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2]。因此,军校图书馆的发展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建筑设计和服务管理等方面要充分体现现代图书馆的建设理念。海军潜艇学院新院区正在建设规划中,如何将现代建设理念融入新图书馆建设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超市化的布局规划理念
图书馆被称为学术研究中心、情报信息中心,有的学者把图书馆形象地称为“知识百货商店”[3]。因此,有必要借鉴现代超市的理念,使读者像在超市购物的顾客一样,能够自由方便地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1.1 超市化的服务理念
现代图书馆从强调图书典藏的系统性、保管的完整性发展到重视书籍的流通和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图书信息的作用,由“以藏为主”转向“藏用结合、以用为主”[4-5]。以藏为主,强调闭架管理,造成书与读者分离,两者通过出纳台工作人员的服务间接发生联系;以用为主,要求读者尽可能地接近书籍,书与人的关系要密切、直接、自如,这就导致了图书馆要从闭架管理走向开架管理,即实行超市布局和管理模式,读者自由进入、自主选择,工作人员主要进行图书整架维护,协助读者获取所需资料。
为了更好地吸引顾客,超市会及时开展新货上架、陈品下架和打折促销等活动。图书馆藏书也应该采取这种经营管理理念,对一些老化和没有收藏价值的文献及时剔去,使呈现给读者面前的藏书始终保持一个鲜活、流动的状态,实现图书运转效率的最大化。
1.2 “三统一、大开间”的设计思想
与超市化的服务理念相适应,现代图书馆开始采用“藏、借、阅、管一体化”的管理应用模式,使藏阅空间具有灵活性、互换性[6]。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数式设计理念已经为建筑界所普遍接受并广泛应用,“三统一、大开间”成为图书馆设计的主流理念[7]。它一改传统图书馆的各业务单元分割独立、建筑格局上拆分固定的模式,采用大开间、无间隔的设计,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使图书馆的藏阅空间形成一个通透宽敞、具有高度灵活的大空间。馆内主体空间既是藏书场所,又是阅览室,也是借书处,充分发挥模数设计的优势,以适应不同功能的多重要求。
基于这种设计思想,图书馆的建筑呈现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图书馆不设独立书库,打破库室分离格局,藏阅合一,借阅一体。在开放区域没有房间的分隔,只有不同阅览区的划分,各阅览区域通过地面颜色、书架、阅览桌椅和可移动花墙进行软隔断,在大空间内分隔出既相互贯通又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形成开放的阅读空间,方便读者的自由流动。
1.3 新院区图书馆的规划
潜艇学院新院区图书馆位于综合楼门厅区域的三、四、五层,围绕中央天井,每层自然分隔为东西两个较大的空间。从建筑结构来看,在满足《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防火分区要求的情况下,天井东西两侧的藏阅区域都可以达到600~800 m2。整个区域采用一体化的大开间,藏、借、阅、管融合,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自由舒适的读书学习空间。
结合新院区图书馆的建筑结构特点,按照分区管理的原则,将图书馆划分为三个主功能区。三层为开放阅览区,规划有互联网电子阅览区、现刊新书阅览区;四层为普通借阅区,规划有社科藏阅区、科技图书藏阅区、样本图书藏阅区;五层为军事藏阅区,规划有军事阅览区、军事书库以及办公区域。这样的布局充分考虑了读者爱好、进出便捷、环境氛围、工作关联等因素,能够有效实现动静分离,在方便读者使用的同时,也利于安全保密和书刊管理。
图书馆采用开放的服务模式,藏阅一体,书架与阅览桌的布置可以借鉴超市的开放性、随意性和自主性理念。在各藏阅区的阅览座位近旁就是书架,利用新书展台、低层书架等摆放新近图书、热门图书等,在馆内设置若干图书推介、新书资讯的展板,引导读者关注图书,方便读者的浏览借阅。这种功能布局,读者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容易接触到各种藏书,有利于营造图书馆书香氛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
2 自由自助的技术应用理念
“好的思想需要好的技术”,先进的服务理念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军队院校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射频技术及现代科技的系统集成方法,将现代信息科技、先进建筑技术与图书馆先进服务模式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打造一座为读者提供高效、便利、舒适、安全、自由的学习环境。
2.1 自由阅览,构建信息集成空间
大平面的布局使图书馆能够将文献的典藏、读者阅览、信息查阅和咨询检索集中在一起,形成信息集成服务的空间[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读者信息交流与学习的一个主要渠道,图书馆也已经初步实现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大量的信息资源、情报文献都需要通过网络来获取。很多情况下,读者需要先看看书、再上网查查资料。因此,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网络与读者应用终端引入图书藏阅区,实现多种信息形式的交叉阅览是非常有必要的。
新院区图书馆的电子阅览设备采用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置,除互联网电子阅览室外,不设专门的军网电子阅览室,而是将连接军网的上网机酌情布置在各阅览区域,读者在一个阅览区域内就能够实现图书获取、资料阅览、信息查询以及上网学习等各种阅读需要,在书、机、人之间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交流环境,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格局。
2.2 自助借还,营造宽松阅读环境
“好的技术包含好的思想”,先进的技术支撑令人性化的读者自助服务形式逐步成为图书馆重要的服务模式。自助服务(Self-Service)在图书馆的推广运用始于上世纪末,它改变了传统的所有服务工作皆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包揽包办的做法,将部分服务项目转交由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设备、技术去自主完成,以实现信息需求自我满足的服务模式[9-10]。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要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同时识别多个动静态的对象,快速准确、灵活高效[11-12]。RFID技术在读者的身份识别、图书的自助借还、快速盘点和查找定位、乱架图书的整理分拣以及防盗门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国内外新建图书馆中得到了积极的应用。
采用RFID系统的图书馆,读者可以自助借书,而不必等待管理员的操作;还书也可以在业余时间自主进行,不受图书馆工作时间的限制。这种自助式服务,将极大简化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流程,使图书的流通效率得到提高,并营造宽松的开放式借阅环境,提升读者的自由阅读感受,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满意度。同时,使用便携和移动式的RFID设备实现图书盘点、理架、顺架,能够有效降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实现部分藏阅场所的无人值守,将有限的人力投入到核心资源的加工、整理和维护中。
借助RFID技术,可以在距离图书馆较远的地方,如学员队、教工宿舍等处,建立自助借还书服务点或图书流动服务车。特别是被业界称为“第三代图书馆”的街区24 h自助图书馆[13],它类似于一种自动售货机,能够容纳200~400本图书,可为读者提供24 h全天候无缝隙的自助借还图书服务。这是一种军队院校图书馆文化服务模式的创新举措,突破了时空限制,扩大了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提高了图书的知晓率和利用率,提升了服务水平,深受读者欢迎。
2.3 开展移动阅读,提高服务品质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数字资源,但是目前只能依托校园网络和计算机终端来阅读使用,很多读者都希望能够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移动阅读是以移动阅读终端为载体,对图文声像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内容,通过便携式阅读终端进行有线下载或无线接收,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新方式,其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14]。移动阅读终端可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文字和图形外,还包括了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移动阅读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调动读者的阅读感官,给读者极大的视觉满足和审美愉悦,因此,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
积极开拓读者服务形式,将不涉密的数字资源通过便携式媒介来服务读者,满足读者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是信息化条件下军校图书馆适应时代发展、开拓信息服务的新尝试。考虑到军队院校在安全保密方面的具体规定,手机显然不适合作为移动阅读终端,但是平板电脑则非常合适。经过适当的技术措施,屏蔽平板电脑的无线上网功能,使其仅能够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管理下导入导出数据。同时利用RFID技术等限制其不能带出院区,这样从安全角度就能够得到保障。
开展移动阅读服务,首先要开发移动阅读平台,遴选图书馆部分深受读者欢迎的通用数字资源和特色信息资源进行封装和发布,通过移动阅读终端向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其次要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需要,实行分类服务,主要满足轮训干部学员、研究生学员等高端读者的阅读需要。移动阅读服务突破了传统服务的时空限制,开拓了新的阅读服务模式,丰富了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品质,是图书馆发展提高的一个积极尝试。
3 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
军队院校在实现面向任职教育的转型后,随着培训层次和培训对象的多元化,图书馆面对的服务对象也更为多样,图书馆员的工作量也大为增加。要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管理理念。
3.1 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持续发展
现代图书馆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即一切要围绕人的需求而展开,其核心是以“读者为中心、馆员为主体”的服务管理理念[15]。①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失去了读者的支持,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以读者为本,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和尊重。 “书是为了用的”,是在数十年前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的第一定律。因此,“以读者为中心”意味着图书馆要从读者需求出发构建图书馆发展和服务模式,让图书走到读者的身边,“好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实现书与读者的良性互动。② 图书馆内部管理中以馆员为主体。馆员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者、宣传和传播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采编、流通、阅览、情报服务、参考咨询等各项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馆员。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以馆员为本,强调对馆员的关心与尊重,关心其发展,尊重其个性,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图书馆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繁荣的关键。
3.2 注重环境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读者是图书馆真正的主人,图书馆建筑的规划设计、设施装备与服务运营,均以读者的要求为中心而展开。图书馆功能区域的划分应该以方便读者为原则,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布局,提供多种形态的阅览空间,倡导“平等、自由、无障碍”的人文理念,实行最大限度开放,力求空间的相通相连,读者可以像逛超市、书店一样在馆内自由穿行,真正体会到漫游于图书之间的乐趣。
随着社会发展,读者对图书馆建筑舒适度、美观性、实用性等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追求完美的人文关怀,① 体现实用性,② 遵循经济性,③ 彰显人文精神。在环境设计时,不仅要重视读者的阅览环境,也充分考虑读者交流、活动和休闲的需求。因此,读者阅览空间应设置在朝阳、通风、采光、风景俱佳的位置,同时在各楼层都设计不同的休闲空间,如读书角、咖啡吧、新技术阅读室等,使图书馆不仅成为学习的园地,也是信息交流的场所。
采用开放的服务模式,藏阅一体,阅览桌旁就是书架、报刊架,读者很便利就能接触到图书、杂志。这样的阅览环境,能够形象直观地向读者推介图书馆藏书,营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围和读书环境,让读者入馆就能感受到人文关怀,身心愉悦地享受工作、求知的乐趣。“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的格局,使读者利用文献信息应用自如、检索便利快捷、咨询服务近在咫尺,不仅从细微处人手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方便,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图书馆空间环境设计已从单纯强调效用性的建筑功能,逐渐转向关注读者情绪与心理需求。因此,在新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内部装饰、文化建设、标牌导引、图书设施、室内外绿化等几个方面来营造温馨环境,光线、色彩、家具、装饰等设计都要考虑人的使用感受和审美需求。绿色、生态、环保的图书馆环境设计不仅给予读者舒适优美的阅读环境,更能起到规范和引导读者行为、净化心灵的作用,让读者由衷地喜欢图书馆,爱到图书馆、爱泡图书馆。
4 结 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图书馆的发展脉络始终是“资源、空间、读者”的三角关系。新的建设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休闲阅读和技术应用,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空间、社会空间、信息空间”,谋求满足读者需求的最大化,提供信息资源、互动交流、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场所,将“读者为本,服务为先”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图书馆的建筑及功能布局的设计中。
[1] 赵正国,李福炜. 美国军官学较图书馆建设的几点启示[J]. 图书馆学刊, 2010, 32(3):29-30.
Zhang Zhengguo,Li Fuwei. Several inspirations of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ic libraries construction [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2010, 32(3):29-30.
[2] 尚志伟. 关于军队院校任职教育下图书馆服务的几点思考[J]. 继续教育,2010,24(10):58-59.
Shang Weizhi. Several thoughts on Library Services under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military Academy [J]. Continuing Education, 2010,24(10):58-59.
[3] 熊其蓉,刘清华. 国外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理念[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 (3):78-81.
Xiong Qiron,Liu Qinghua. The Basic Ideas of Library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J]. Library Work and Study, 2009 (3):78-81.
[4] 朱丹君. 加速任职教育院校图书馆建设的战略思考[J]. 情报杂志,2011,30(6):167-170.
Zhu Danjun. Strategic thinking 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Libra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J]. Journal of Intelligence,2011,30(6):167-170.
[5] 王晓明,陈 颖,陈文眉,等. 馆藏发展中的不同价值观及其质疑问题研究[J]. 图书馆建设,2012 (3):35-37.
Wang Xiaoming,Chen Ying,Chen Wenmei,etal. Research on Different Values of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Questions [J]. Library Development, 2012 (3):35-37.
[6] 李 强. 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下的书库管理思考[J]. 兰台世界,2012 (26):914-92.
Li Qiang. Reflections on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n hiding-borrowing-reading service mode of library [J]. Lantai World, 2012 (26):914-92.
[7] 洪 卫. 图书馆建筑设计思考[J]. 建筑学报,2007(8):64-67.
Hong Wei. Considerations about library's architectural design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07(8):64-67.
[8] 晁亚男,毕强,滕广青. 高校学生用户开放存取知识需求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 (1):63-70.
Chao Yanan, Bi Qiang, Teng Guangqing. Analysis on Knowledge Needs of University Student Users about Open Access [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3 (1):63-70.
[9] 朱桂华.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图书馆中的应用体系架构[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9):86-88.
Zhu Guihua. Application of networking technology in the smart library architecture [J].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2011(9):86-88.
[10] 孙伟伟,王 莲. 高校图书馆自助式服务应用分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1):54-56 .
SUN Weiwei, WANG Lian. An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self-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y [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3, 31(1):54-56.
[11] 达 莎. RFID在图书馆的运用[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 (5):30-34.
Da Sha. RFID in the Use of the Library [J]. Journal of Sichuan Library, 2012 (5):30-34.
[12] 刘红梅. RFID应用与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 图书馆学刊,2012, 34(7):110-111.
Liu Hongmei. RFID application and the service innovation of the library [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2012,34(7):110-111.
[13] 陈秀军.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践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2 ,34(12) :97-99 .
Chen Xiujun. City streets and practical study on the 24-hour self-service library [J].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2012,34(12):97-99.
[14] 姜海峰. 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Jiang Haifeng. Mobile library service based on mobile reading: A case on sursen mobile library solution [J].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2010(6):12-15.
[15] 张 秋.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2):5-7.
Zhang Qiu. "People-oriented" thought research in librar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J].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2011(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