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研究

2014-04-09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董必武救国武汉

李 莉

(黄冈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董必武是武汉地区早期共产党组织的筹建者和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在建党前后曾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或亲身从事教学工作,或与他人合作办学,或指导同仁办学,或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教育管理经验,将教育思想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仔细考量董必武的教育思想,“朴诚勇毅”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董必武教育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董必武教育思想的灵魂。

一、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渊源

董必武“朴诚”教育思想源自董家“朴诚相传”的家庭教育根基。董必武于1886年出生在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起初,在董家的读书人中,三代均未能在科举红榜上留名,然“世儒未显,惟朴诚相传”。[1](p2)董必武曾祖父决定弃儒经商,全家人克勤克俭,家境才有所好转。到董必武祖父掌管家务时,全家人省吃俭用,将董必武父亲和四叔送到塾堂读书,两人没有辜负全家人的希望,均考中秀才,以教书为业。董必武父亲为人朴实,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在当地社会上享有耿直的名声。母亲是一位朴实善良的农家妇女。五叔在汉口当店员,为人忠厚正直。董家与邻里以诚朴相处,颇受乡亲们的尊重。朴诚的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董必武的心灵,塑造了董必武谦和朴实的人格,是董必武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

董必武“勇毅”教育思想源自他对严酷的社会现实认识的升华。青少年时期的董必武与同时代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也曾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求得功名,以光宗耀祖。然而,1903年一年之内发生在身边的三件事改变了他读书做官的仕途愿望。第一件事是亲历发生在黄州府科举考试的“考场风波”,广济廪生饶汉莞因拒绝搜身检查,被湖北学政蒋式芬驱逐出场后,遭恶役毒打致死,学政竟令人抛尸灭绝。第二件事是董必武赴武昌参加乡试时被污为“窥探官衙”而遭毒打的经历。第三件事是报考武普通中学堂因招考人员认为“年龄太大,不准报名”而被赶出考场。[2](p28)回想起小时候听说的“宋埠教案”和黄安的抢谷风潮,董必武发自内心地“恨官府”、“仇洋人”、“恨地主豪绅”。进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后,董必武结识了宋教仁、田桐等具有反清革命思想的爱国青年,经常参加日知会举办的各种演讲活动,其“启蒙师”刘静庵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内心世界,刘静庵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遭遇加深了他对清王朝反动统治的认识。其后,提督学政令文普通中学堂改为省立第一中学,由公费改为自费,准备将董必武所在的四年级作为高等学堂第一期学生。这对指望获得文凭找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维护学生的权益,董必武勇敢地站出来与校方据理力争,迫使学政收回成命,初次显示了他已经具备“勇毅”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武昌起义爆发后,董必武得知消息后立即赶赴武汉,积极勇敢地投身辛亥革命。袁世凯窃取政权后,董必武始终与孙中山站在一起,参加各种形式的反袁运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和五四运动的发展态势鼓舞了董必武,使他更进一步认识到“一个国家,要想从严重的压迫之下解放出来,必须有独立奋斗的精神与勇气。”[3](p2-3)严酷的社会现实改变了董必武读书做官的仕途愿望,锻造了董必武勇敢坚毅的个性和组织、领导才能,是董必武“勇毅”教育思想的重要渊源。

二、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董必武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下定决心走俄国革命的新道路。在反复研究辛亥革命失败教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后,董必武认为,“革命必须有一个真正的群众基础,为此想要办一张报纸或开一所学校”。[4](p32)因筹款困难,办报未成。于是,董必武倡导创办中学。经多方筹凑,私立武汉中学于1920年春正式迎来第一批新生。之后,武汉中学将“朴诚勇毅”作为该校的校训。在董必武看来,“朴就是朴素,也就是艰苦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毅力,能够 坚 持。”[5](p127-128)如 果 说1915年 董 必 武提出“教育确为救亡之第一策”[6](p73)时,他的教育思想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指导,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那么,五四运动后,他提出“朴诚勇毅”的教育思想则自觉地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新中国为目标。

概括起来,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其一,将“朴诚”作为修身处世的基本原则,突出董必武教育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朴”,即朴素、朴实、质朴。中国优秀的古典文献中关于“朴”的记述有很多,如老子的《道德经》中有“敦兮其若朴”、《孔子家语·王言》中有“民敦而俗朴”的记述,其中的“朴”就是淳朴、朴实的意思。“诚”,即诚实、诚心、忠诚。《礼记·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是为人之道。“朴诚”,即朴实且忠诚,该词广泛应用于明清时期的著述之中,多指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难看出,“朴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风尚和道德规范。董必武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善于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提炼,成为自己教育思想的核心元素。另一方面,“朴诚相传”的家风逐步塑造了董必武朴诚的人格魅力,对其“朴诚”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20 世纪20年代初,董必武先后在武汉中学、启黄中学、湖北女子师范学校、湖北第一师范学校等学校任教,开始有计划、有系统地将其“朴诚”教育思想与教育救亡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在董必武看来,学校是传递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场所,更是教人如何做人的精神家园,学校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应养成受教育者“朴诚”的修身处世原则,即要求学生生活俭朴,对党、对人民忠诚守信。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才能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历史责任。

其二,将“勇毅”作为救亡人才必备的革命品质,强调董必武教育思想是对中国旧式教育和中国革命的深刻总结与反思。“勇”,即勇敢、勇气、英勇。“勇”是儒家的伦理范畴,《论语·宪问》中有“仁者必有勇”之说,孔子将其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毅”,即刚毅、坚毅、毅力,常指志向坚定而不动摇,或意志坚定且持久。“勇毅”,即勇敢而坚毅。董必武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就与同仁商量,认为要“继续进行革命活动,应从宣传新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入手。”[7](p43)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教育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其弊端在于培养出来的人,绝大部分只会对统治阶级唯唯诺诺,而不会追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通过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血与火的革命洗礼和险恶的社会环境的深刻总结与反思,董必武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敌人极其强大,没有“勇毅”的革命品质是难以战胜敌人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顺民”,而是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和“勇毅”的革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国家危亡。作为一位“五朝敝政皆亲历”[8](p273)的马克思主义者,董必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勇敢地作出自己的选择,一旦确定目标,就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无论是在中国革命史上,还是在中共党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不难看出,“勇毅”既是董必武自强不息精神风骨的集中体现,更是他对革命人才应具备品质的具体要求。

其三,将“朴诚勇毅”作为教育救亡的根本要求,是董必武教育救国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救国思想的特质所在。启迪民智,倡导教育,将教育作为救国之道,是近代中国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在总结惨痛的历史教训中提出来的救亡主张。然而,单纯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救国的目的,教育救国所依据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不同,也决定了救国的主张和手段大相径庭。董必武的教育救国思想不同于维新派的“教育救国”论。严复等维新派的“教育救国”论以庸俗进化论为基础,主张对社会进行改良,反对革命。董必武的教育救国思想也不同于蔡元培的“教育救国”思想。中华民国成立后,蔡元培认为,“养成完全之人格”[9](p49)是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工作,主张教育脱离政治和宗教。董必武的教育救国思想更不同于孙中山“先革命后教育”的思想。孙中山1919年在《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的讲演中认为,只有用暴力手段推翻黑暗的政治势力,文化教育才有发展的可能。[10](p272-273)在董必武看来,“教育”是“救亡”的“第一策”,“救亡”的重要手段是暴力革命,即通过教育传播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而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学生“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使“朴诚勇毅”成为国民应具备的素质,惟其如此,才能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活动,达致“救国”的目的。

由此可见,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汲取了其他教育救国思想的合理内核,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的高度,在对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反思过程中提出来的科学思想,反映了董必武对中国革命所需人才必备品质的具体要求,是董必武教育思想的灵魂。

三、董必武“朴诚勇毅”教育思想的实践

董必武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将办教育作为增强革命力量、点燃革命燎原之火最有效的方法,并始终将“朴诚勇毅”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和革命活动实践之中。

首先,在办学过程中体现“朴诚勇毅”的革命精神。董必武与几位“怀抱革命宗旨”的同仁一起创办私立武汉中学,正是出自一个“朴诚”的愿望,让家乡青年走出偏僻的山区,接受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革命思想教育,将马克思主义这颗红色革命火种带到家乡,使之在家乡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此,董必武多次写信给家人和亲友,希望能推荐思想进步的青年来汉学习。然而,创办私立武汉中学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不仅要解决校址、校舍和师资问题,而且还要面临最难解决的资金问题。为了解决开办费和办学基金等问题,董必武四处奔走,节衣缩食,甚至将身上的皮袍脱下付当铺质当以凑足开办费。董必武办学的诚心和毅力感动了同学和同乡,他们愿意出资并主动参与武汉中学的创建工作。有感于董必武办学时的“朴诚”愿望和办学过程中的“勇毅”行动,武汉中学成立后不久,就将“朴诚勇毅”作为校训,这是对董必武办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的褒扬。

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董必武除了在武汉中学教国文课和兼管校务之外,还先后在启黄中学、湖北女师等学校兼国文课。董必武国学根底丰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造诣颇深,又曾大量阅读马克思主义著述,介绍马克思主义书刊,具有较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作为国文课教师,董必武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渗透到教学之中,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并进而形成“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为此,他在教学中经常以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的品德和才能感染学生的品德修养,以辛亥革命时期的女英雄秋瑾敢于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陈胜吴广起义和金田起义等为例,以通俗的语言分析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启发和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勇于同不合理的制度进行斗争。[11](p116-117)他还组织学生下到基层了解工人和农民的悲惨生活,针对访问时的所见所闻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会,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

再次,在革命实践活动中锤炼学生“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继1922年与陈潭秋等进步教师指导湖北女子师范学潮之后,1923年暑假,董必武又指导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组建了革命团体“启人社”,利用暑假赴黄安、麻城等地的农村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同年年底,鉴于武汉中学首届毕业生即将毕业,而家乡黄安没有建立党团组织,董必武与中共武汉区委研究决定,成立由旅汉大中学校毕业生黄安籍学生组成“赴黄安党的工作组”。工作组成员董贤珏、王鉴、雷绍全等人在董必武的教导下,将十月革命的消息和党的宗旨传播到黄安的城镇和乡村。与此同时,董必武还指导武汉中学、省立一师、启黄中学、第六中学、共进中学、中华大学、师大附中、省立女师等校旅汉学生成立了鄂东各地青年协进会,利用寒暑假在家乡组织农民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妇女解放、开展拦米接粮借粮的斗争,使学生在革命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锻炼了“朴诚勇毅”的革命品质,成为鄂东地区的革命骨干。

总之,“朴诚勇毅”既是董必武人格品德的概括,更是他教育思想的灵魂。无论是在辛亥革命前后求学和革命活动时期,还是在建党时期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乃至大革命时期以及以后的革命生涯中,董必武始终固守“朴诚勇毅”这一教育理念。他虽然没有撰文对自己的教育思想作全面系统的论述,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及丑恶社会现象给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的今天,总结并借鉴董必武“朴诚勇毅”的教育思想,对于促进和深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董必武传》撰写组.董必武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李东朗,雷国珍.中共一大代表丛书·董必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3]《董必武选集》编辑组.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海伦·福斯特·斯诺.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M].香港:香港万源图书公司,1978.

[5]武汉中学.朴诚勇毅干革命——缅怀董必武同志在武汉中学的光辉实践[A].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编.忆董老(第一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6]蔡寄鸥.四十年来闻见录[M].武汉:震旦民报社,1932(中华民国二十一年).

[7]《董必武年谱》编纂组编.董必武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8]董必武.董必武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9]中华书局编辑.蔡元培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谢甫生.谆谆的教诲 榜样的感召——董必武同志在武汉中学[A].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组编.忆董老(第一辑)[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董必武救国武汉
董必武严律教子
科学救国的和平使者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董必武清廉为政
一生践行“科技救国”
董必武家训:跑龙套的人生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