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概述
2014-04-09乔丹丹
乔丹丹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2013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概述
乔丹丹1,2
(1.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2.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现实表现;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定位与意义;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新趋向。此次论坛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三个角度出发,全面探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展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全新图景。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论坛,于2013年12月6日至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面向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相关学科培养单位博士生征文,经过专家评审,论坛从近280篇论文中遴选出120篇优秀论文参会,分别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53所博士生培养单位。会议期间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开展学术交流搭建起平台与渠道。此次论坛从社会主义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三个角度出发,全面探究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展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全新图景。
一、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是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
(一)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是大势所趋和历史的必然
赵曜在该主题报告中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一是20世纪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二是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三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走势、走向。
1.20世纪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赵曜认为,20世纪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20世纪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社会主义在20世纪是运动、制度、思潮的统一。二是20世纪社会主义突破19世纪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社会主义不是首先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发动、同时胜利,而是发生在资本主义薄弱环节、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三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历了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曲折变化过程,起伏很大。
2.21世纪初世界社会主义现状。赵曜认为,现在的世界格局仍然是西强东弱、北强南弱。就发展趋势来讲,现在是东升西降、南升北降,其中局部地区的发展与复兴值得关注。赵曜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第一,美国从霸权顶峰跌落下来,预计本世纪末美国霸权将难以继续。第二,欧洲—欧盟各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欧洲是资本主义发源地,是资本主义文明标志所在地,它的衰落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衰落。第三,新兴市场国家异军突起。新兴国家出现三个梯队:⑴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⑵展望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⑶“新钻十一国”。第四,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正处于积蓄力量、谋求发展,走向复兴的阶段。
3.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趋势、走向。赵曜认为,现在社会主义状况是由低潮走向回升,展望未来,从回升走向复兴,这是大势所趋。在全球,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世界规律不可逆转。对此,他强调了以下四点:
第一,社会主义新理念更加客观和实际。21世纪社会主义的新理念包括五个方面:⑴社会主义探索性、开拓性。在社会主义探索的过程中,成绩与失误是交织产生的。⑵社会主义长期性、曲折性。人类历史发展是前进的,又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在前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⑶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民族性。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是一个国家问题而是世界历史整体进程,牵涉到很多国家。各国共产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⑷社会主义的一元性、多元性。当今的格局是:一元主导、多元并存。⑸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开放性。社会主义并不是纯而又纯的,并没有离开世界,需要在世界文明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既相互矛盾和对立,又相互联系和借鉴。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再创辉煌。就“机遇”而言,“四小”即朝鲜、越南、古巴、老挝,在逆境中通过改革和革新,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一大”即中国,具有20至30年的发展机遇,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与潜力。在21世纪新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前进中有机遇、挑战,和平与发展主题没有改变。就“挑战”而言,国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贫富差距过大;二是腐败蔓延;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四是发展方式沉重。从国际来看,来自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高度警觉,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妄想构建亚太安全新格局,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
第三,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赵曜提出了四大亮点即“三南一北”。南亚、南美即拉美、南非以及俄罗斯的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这些国家在政党建设、政权建设、探索社会发展道路、革命与改革策略选择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值得关注。
第四,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奋力推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沉寂已久的群众运动和工人运动再次在欧洲各国兴起。二是出现马克思热,《资本论》成为畅销书,再次掀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热潮。
(二)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及21世纪的命运
顾海良在该主题报告中对两个重要命题进行阐析: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他认为这是一个集合概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研究如何从道路、制度、理论体系三位一体上入手。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道路和理论体系的三者合一主要还是理论逻辑,而任何的理论逻辑都是以历史逻辑作支撑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也应该是统一的,理论应该反映历史的过程。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整体进程的关系,顾海良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说明: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是统一的,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纳入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中,用中国的语言表达世界共同话题;⑵把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分为六个“时间段”,把社会主义的思潮,运动和制度建设三者放在一起,明确其历史定位;⑶社会主义在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模式到多国模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的民族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在特定国家是多样的,千万不要犯认为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是唯一的错误,把我们的社会主义作为唯一的科学社会主义,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⑷从社会主义的思潮、运动和制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我们现在概括的理论无非是500年社会主义思潮、运动和制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及其走向,即在当今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方位上。
通过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史逻辑的梳理,顾海良提出了八点思考及启示:⑴社会主义500年,是沿着人类文明大道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是向上的革命的文明的进步,尽管过程有曲折。⑵社会主义思潮深刻地包含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对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憧憬,是对世界文明进步愿景的追求。⑶社会主义由思潮演化为运动、制度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体趋势。社会主义是思潮、运动和制度发展的统一体。⑷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⑸社会主义500年的曲折发展,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实践性、时代性和民族性。⑹社会主义500 年,也是社会主义各种思潮、运动,乃至制度建设的多样性和多样化的过程。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主导,注重对各种社会主义样式的探索。⑺21世纪是社会主义的第6个一百年,将是社会主义多样化发展的新世纪,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邃的境界理解这一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及其内在逻辑。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地位与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需要进一步挖掘、凝炼与宣传,形成中国社会的普遍性认同和情感性归属。
骆郁廷在题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报告中主要关注了三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路径与方法。我们需要参考国内外学界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但不能只从观念里面凝练观念,一定要立足现实,尤其是现实的经济关系,这才是最根本的路径。二是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质。首先,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原因在于: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要求;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集体主义凝聚了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其次,集体主义的核心价值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最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具有本质区别。三是提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路径。⑴要凝练。从社会经济关系出发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分清本质与现象、主导与多样、核心与边缘。⑵要培育。要把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全过程,纳入社会各个方面,结合社会现实、人们的工作的思想实际。⑶要交锋。网络领域是价值碰撞和激荡的主要阵地和平台,网络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是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⑷要内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化于心,入耳入脑,加深认同。⑸要外化。在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过程中,以集体主义为指导,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精神利益与物质利益的关系。
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新趋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渐进性和大众性的新发展趋向。论坛组委会特意邀请德国专家考普夫教授、美国专家科威尔教授分别就“马恩全集国际第2版的出版、现状和及其对编辑史的贡献”和“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野”等热点问题做专题学术报告。
(一)马恩全集国际第2版的出版、现状及其对编辑史的贡献
考普夫首先对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这个延续版本的开端、目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他指出,到目前为止,MEGA2已经进入到马恩著作德语版的修订和完成阶段。同时,他所在的工作团队也致力于50卷的英文版马恩著作以及在西班牙和越南发行多卷版的工作,并且在法国和意大利发表了添加最新文本与注释的MEGA2版本。考普夫指出,MEGA2编辑的主要特点是完整性、忠实性、阶段性描述、详尽的评注。MEGA2的出版对编辑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目前,有来自德国、法国、荷兰、日本、丹麦和美国的研究者参与MEGA2的出版工作,使它成为最重要的国际项目,欧盟也在赞助MEGA2。《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1卷直到今天依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着巨大影响。MEGA2展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在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发展中以及社会主义政治实践运动中的重要影响。考普夫认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理论遗产的整理工作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野
生态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新的理念,也是人类的新的选择。生态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与历史逻辑的有机结合,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具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逻辑归宿。科威尔在《生态社会主义视野》主题报告中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叙述:
1.生态社会主义的主阵地。从生态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出发,科威尔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主阵地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蹂躏的整个地球。他通过分析传统的社会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对待资本主义的不同,指出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自然和人类都是资本主义的受害者,克服生态危机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必经之路。并且,他强调,生态社会主义视野既不是一个非政府组织,也不是一个政党。
2.生态危机、资本主义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出现的条件。科威尔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命题是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存在使得克服生态危机和恢复具有生命特征的地球生态系统的愿望无法实现。由于资本主义的世界观强调数量决定质量、自然界服从于利润,导致深远的和癌变的异化遍及资本主义社会,并为生态危机的加剧埋下了隐患。因此,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要寻求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这种社会是以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完全不同的生产关系为中心:一种新型生产方式。然而,首要任务仍是要建立其实施的可能性。
3.生态社会主义与环境保护主义的关系。科威尔指出,能源政策、垃圾处理、辐射源等都是生态社会主义与环保主义考虑的事项,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生态社会主义拒绝以环保主义断裂的、孤立的、弱化的甚至把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视角看待这些事项。科威尔教授认为,远离斗争一般被定义为环境保护主义的视野,生态社会主义的视野旨在超越个体斗争,而从资本主义积累本身所产生的竞争领域中寻求普遍化,双重视野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现存秩序,同时又要构建一个新的秩序。同时,生态社会主义语系中的自由联合劳动也可以使它区别于环境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义重点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外源性病变及其构成的威胁,而生态社会主义则注重劳动力素质,反思生态现状是为了治愈生态系统。
4.生态社会主义运动是一场革命。科威尔认为,生态社会主义运动从根本上不同于以往所有的革命,但它仍是一场革命,其目标按照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实现国家和市民社会的转型。从意识和正义的观点来看,本土化是必不可少的,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The History Logic and Theory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2013 National Doctoral Academic BBS
QIAO Dandan1,2
(1.Marxism Education College,UESTC,Chengdu 611731,China; 2.Chengdu College,UESTC,Chengdu 611731,China)
"Marxism and socialism in the 21st century"the National Marxism Theory Discipline Doctoral BBS discussed mainly three questions:the first,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the second,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mean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third,the trend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m movement in the world.From three aspects on socialism development:continuity and stage,theory and practice,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the BBS studied the history logic and theory logic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show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Marxism;Socialism;History logic;Theory logic
B27
A
1009-4326(2014)03-0030-04
(责任编辑 郭 伟)
2014-04-09
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研究课题(CJS13-084)、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CJS13-048)的阶段性成果
乔丹丹(1979-),女,四川成都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2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