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作业为抓手
——突破人才培养“瓶颈”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4-04-09孙仁歌

关键词:瓶颈育人大学

孙仁歌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01)

以作业为抓手
——突破人才培养“瓶颈”的教学改革探索

孙仁歌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01)

高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而这一根本使命却一直难以实现,如今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两个脱节”现象:即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脱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两个脱节导致的恶果便是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瓶颈”而迟迟找不到突破口。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看来,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并及时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是突破创新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途径。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与科研结合;作业设计方案;基本功训练

教书育人作为中国式教育的一种观念乃至定式,许多年来一直是不对称的,实际上教与育是脱节甚至是对立的,即重教而轻育,尤其高校——教如斗育如袖,“袖”中之育总是被如斗之教深深淹没,又可谓教而无育、育而不当;一个不容遮蔽的事实是:许多时候,高校教得固然很好,能得高分,而育人项却很差,恐怕连及格都达不到。时下行政化日重的高校颇有越教越“恶”之势,教的高大全已把育的狭小空间挤压没了,全占了,教与育之间产生的阻拒性不仅日益凸显,而且也是高校育人环节直面的一个狭窄的“瓶颈”。

育人其实就是中国式教育的一个稳恒态的价值取向,即通过不同阶段的教育手段把招生对象培养成人成才,用当下高校普遍流行的一种高调说法,就是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离不开高校的创新型教育手段及其模式。创新型教育手段及其模式也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手段与模式要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与育相辅相成性等特点,切忌好高骛远、不着边际,更要拒绝那种会议式、发文式、作秀式抑或花拳绣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大学之所以成为高校、大学,就要有“高”而“大”的表现,尤其在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方面,就要体现“高”与“大”的风姿,否则,连中小学的某些有效德育手段都望尘莫及,还谈何高校与大学?作家王开林的一篇短文《大学究竟是干吗的?》引用了北大学者钱理群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发出的一席惊世之语并作了进一步的引申:“‘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专营,更懂得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细味其言,当代中国教育已不再培养那些能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实现无缝对接的人才,大学已经堕落为‘官僚养成所’和‘赢利的产业’,如此事实,令人不寒而栗。”[1]

至于“大学究竟是干吗的”,王开林给出的应答是:“这个问题既令人着急,也令人抓狂。唯有回归到本源上去,我们才能弄明白:大学是个修炼的场所,在此青年学子确立人格,拓展个性,刷新思想,开阔眼界,大学也是个试验的空间,在此青年学子萌发创造力,开发想象力,激活探索世界的兴趣,提升判断是非的本领。一旦做全做好了,那张大学文凭都可以不要,乔布斯、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就是这么干的。”[1]斯言斯语,颇有“钱学森之问”延绵回响以致发酵渗透并滋生“后之问”的语势,话语坦荡,也十分逼人!可以说,钱之问一针见血,王开林的应答也句句点穴到位。至于所说的“回到本源上去”,窃以为“回本源”就是呼唤高校教与育的和谐匹配抑或珠联璧合。具体一点说就是教学要为育人服务,教学要围绕育人去创新、去设计、去践行,对于高校文科学生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从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入手去突破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多年形成的“瓶颈”,似乎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手段或模式。之所以曲径通幽、迂回环绕了一番才回到本文的中心议题,就是为了举弊在先,呈示高校在育人方面不作为之要害,从而引出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及意义。

强化学生作业训练看似简单,属于学生学习环节中的“家常便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其实不然。高校在对于强化学生作业训练方面的疏忽,恰恰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软肋”,远远不及中小学对于学生作业训练方面的针脚绵密、细致入微且严格较真。高校对于学生作业游离飘移、大而化之的态度,可以直言不讳地说既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大败笔,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暴露已久的一大缺失!高校教育管理者似乎没有把学生作业训练与人才培养挂钩,可能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属于宏观层面的教育战略,而作为微观层面的学生作业训练帮不了什么忙。如果这种推断不是冤枉,那么高校就等于自我关闭了人才培养殿堂的一个入口,甚至可以说自我拆除掉了人才培养空间的一个“平台”,其实这是对作业训练的一种傲慢与偏见,是对作业训练这个微观能量的不公,是被一种贪大求全的宏观大眼忽视了的人才培养战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最小单位”。如此种种举要,正是此文立言的依据与动因。

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应该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思路和策略。强化学生作业训练,让作业与教改并进,努力把学生作业转换成学生的学业成果,不仅是教与学 的对接与互通,而且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程的辅助与补充。这就是说,在学生作业上多下点功夫,使其多多出彩生效,其本身就是打造人才培养的基石,也是充分体现“大学是个修炼的场所”的最为坚实的育人大计之作为。

通过作业训练为学生提供能力试验的空间,萌发创造力、开发想象力、激活学以致用的兴趣,从而一次又一次检测自我能力(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能中提升自我成人成才的主观意识及其进取心。高校人才培养既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也不能因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而为之。与其贪大攀高、不着边际,倒还不如视角向下,从实际出发,在学生作业训练上下下功夫、想想点子,崇尚大目标、小起步,步步为营,如此,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所面对的“瓶颈”,或许会为之有所突破,重现一片蔚蓝的天。

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贯穿既教书又育人这根金线,并清醒地把握教与育的统一,让文学理论课程也能成为教改的急先锋和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具体的做法是坚持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与教改同步的原则,教改体现的是对于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与突破,而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体现的是与教改的和谐匹配,同时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路径与尝试。高校虽然对于教改也念念不忘甚或情有独钟,但对于学生作业训练的管理与监督却是松散无度,大而化之,尤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领域,学生作业的缺席乃至朝三暮四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笔者在所承担的文学理论、文学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坚持作业与教学的同步,不断强化、放大作业训练的意义及作用,尤其与高校人才培养工程的关联密不可分。

把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路径,的确是一种作为。首先要胸怀人才培养的理想情怀及其理念,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到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与教改携手、与教学进度并进、与教学内容匹配、与人文精神挂钩,只要有教学任务就要有作业训练配套,不管是专业课还是非专业课,每学期的作业训练都应该崇尚多多益善,如果是那种虎头豹尾的作业训练至少要在5次以上。所谓虎头豹尾的作业训练,就是笔者在文学理论、文学写作课程中所推行的一种整体互动性的作业训练,即让学生成为作业训练的主人,努力把学生作业转换为学生学业成果的一种充满人才培养意识的作业训练。比如在强化文学理论课程的作业训练方面,笔者首先确定作业训练方向是学习写作文学批评(即文学短评),每学期不少于5次,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作业主人的能力,就是让学生“当家作主”,在整体互动中完成作业训练。教师推行的步骤是:学生写、学生阅、学生评、学生议、教师指导把关。更具体一点说就是:首先由教师选题给题并指导——作业提交后再由成立在先的学习兴趣小组分组审阅并判分下评语——然后再由学习委员组织专人主持课堂公开讲评并组织学生评议——最后由教师复阅复查并作小结。把写作文学评论作为文学理论课程的作业训练是恰当的,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不仅更有利于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手段。

在文学批评写作训练的选题方面,笔者也是煞费苦心,既要选介那种内容健康、艺术质量上乘的作品,又要适宜大二学生释读、理解与评判,尤其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育人元素含量大——因为强化学生作业训练要与人才挂钩,不可顾此失彼,为作业而作业。强化学生文学写作课程的作业训练拟有以下几个原则:一、作业训练既是教学需要,也是培养人才需要;二、命题不命意,重本不重标;三、是作业训练,更是能力培养;四、强化作业训练,强调保质保量,以期能把更多的、优质的作业训练转换成学生的学业成果;五、是整体的互动性的训练活动,而不是“一个教师的战争”。这些原则其实就是与人才培养挂钩的措施。

高校人才培养,不因事小而不为,何况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对于教书育人而言也并非小事。当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确已经到了“瓶颈”期,逐年增多的高校刑事犯罪记录证明钱理群等人的“坦言”的确不是空穴来风,即便像《向中国大学说不》一书中诸多有关“大学危机”问题的种种警世恒言,也并非危言耸听,其中有一席话就击中了要害:“没有人想到,原本应该大师云集的大学,却有太多的教书匠,他们拿着陈旧的教材满堂灌,却不能点燃思想火花,不能给学生创造灵感和冲动。没有人会想到,在逃离大学的人群里不但有学生也老师,他们以辞职的方式向大学说‘不’,原因是‘对体制的不适应抑或不愿适应’。”[2]

教育体制的弊端或许就是“中国式”高等教育存在种种问题的源头,也是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濒临“瓶颈”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然,也应该是滋生引发“钱学森之问”的依据所在。而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跨出的很踏实、很扎实的一小步,当你的确付出努力把学生的作业训练转换成了学生的学业成果,你就会分享到一种成就感;否则你一味随大流,只会顺应校长不断集会、高调动员、高调发文再配套一些空对空的纸质材料汇报等等形式主义所形成的一系列游戏规则,高校人才培养工程永远只能是一道“海市蜃楼”,距离诞生杰出人才的梦想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高校要拒绝高大空式的管理模式,须知,那种重教而不重育、治标而不治本、行政化代替人性化等等弊端都是人才培养迈不过去的坎,都要加以克服、整饬,使之得以正本清源,回归良性循环的轨道。据有关教育信息反馈,当下高校忽视怠慢学生作业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更有甚者,竟有长达十多年对学生作业训练没有任何具体要求的学校,这种学校别说实现人才培养之梦遥遥无期,就是正常的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高校管理者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英国哲人怀特海的一席论断:“真正有用的训练,是理解若干一般原则,对于这些原则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彻底的基础训练。在以后的实践中,人们将遗忘你教给他的个别细节,但是他们将无意识地牢记如何把原则应用于直接的情境……大学的任务在于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3]他还说:“大学的作用是使你摆脱细节去掌握原理。完全渗透你身心的原理与其说是一种正式规范的陈述,不如说是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这种智力习惯成了大脑对适当此即的反应方式,刺激表现为具体的情况和事实。没有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掌握的知识会清晰自动地出现在脑海里。智力培养不过是人在行动时大脑以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进行运转。”[4]窃以为,恰到好处地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就是对学生智慧力量的培养,也是一种令人满意的思维运转方式,自然也是对学生成人成才之理想教育观念的呵护与践行。的确,强化学生作业训练,文科也好,理科也好,只要原则合理,操作得当规范,不仅是对学生智能的有效训练,而且也是对其动手动脑、独立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训练。这也与培根《新工具》一书中的某些理念相吻合。培根说:“单凭一双赤手和无依无靠的理智,没有什么力量。种种结果借助于工具得来,人的理解力对于工具的需求绝不亚于双手。鉴于工具促进与调节手的动作,因此它们与人的心智有关,可以用来激发心灵或维护理解力。”[5]在这里,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把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本身无疑就是一种力量、一种科学、一种自然。

也许有人会质疑,强化学生作业训练与高校仍在延续的应试教育模式有甚差异?笔者可以肯定地说,彼此之间的差异甚大。应试训练是硬性的、刻板的,是在人为性时空封闭中接受知识的折磨,这种训练模式充其量只能揠苗助长,倒是更顺应了培养那种大学考试型人才,出不来社会人才;而恰到好处地强化学生作业训练(这里特指那种素有育人理念的作业训练),却是柔软引导的、开放自立的,是在不受时空制约的自我独立的世界里充分分享知识,既独立动手动脑,又独立用心用智,这种训练不但有利于造就品学兼优的莘莘学子,而且也会发掘更多为社会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无限潜能。

所以可以说,强化学生作业训练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中有舎大取小,以小见大之妙;“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中只会盈利、不会亏本的保证。一言以蔽之,行之有效地强化学生作业训练,是携手高校突破当下人才培养直面“瓶颈”窘境的有为之为;虽是小为但只要多为,久而久之就是大为。

[1] 王开林.大学是干吗的?[N].羊城晚报,2014-01-15(B4).

[2] 吴苾雯.向中国大学说不[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2.

[3] 大学活页文库:第1辑[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

[4] 〔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50.

[5] 杨轩.大学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李莉)

WithHomeworkastheStartingPoint—aProbeintoReformsonBreakingthroughtheBottleneckof“PersonnelTraining”

SUN Ren-ge

(DepartmentofChineseandCommunication,HuainanNormalUniversity,Huanian232001,China)

Despite their aim of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educating peop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ound it hard to attain such a basic mission, and there are universally two cases of “disconnection” a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wadays—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betwee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whose long-standing consequence is the inability of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As regards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at which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s now teaching, the meticulous design of homework for students and the timely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basic skill training can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in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whose merits lie in its due attention to minor items.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t college; integratron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homework desrgn; basic skill training

2014-05-21

孙仁歌(1959-),男,安徽寿县人,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副教授,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学。

G642

A

1674-5310(2014)-07-0124-04

猜你喜欢

瓶颈育人大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