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分析

2014-04-09王向明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时事考研依法治国

◎ 王向明



2015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分析

◎ 王向明

通过分析201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卷就会发现,考试内容科学严谨,题目分布合理,试题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对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概言之,2015年试题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点,突出试题的灵活性

试题内容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考查,没有偏题怪题。试题对核心知识点的考查,通过两种试题形式出现:一是直接考查知识点。例如第1、12、19、30题,直接考查知识点: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古田会议的中心思想、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个人品德。二是通过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考查核心知识点。情境设计是回答试题的特定场景,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点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例如第13、24、25、35题,均通过情境设计来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类试题的特点是:(1)情境材料新颖。例如35题,“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试题通过大猫小猫过洞来呈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2)情境材料完整。例如31题,通过名人演讲的简单内容来完整呈现“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既考查基础知识点,又考查学生的分析领悟能力。这类试题的复习,需要在平时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

第二,强化知识的有效整合,突出试题的综合性

试题的综合性有两种情形:一是通过多选题的方式,对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进行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阐述,考查考生对某些重点知识的理解程度。例如第18题,考查平衡是人生大智慧所蕴含的哲学观点,这就涉及事物的度、否定之否定、运动与静止等知识点。二是通过分析题整合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考查考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例如第36题所设计的背景材料主要是借用郭沫若的文章来讲述“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孔子与马克思思想的异同,涉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内容。通过材料描述可知,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答好这类试题,关键是掌握知识迁移和有效整合的能力,能够以材料为中介,找到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多角度、多层面答题。《时事报告》2014年第10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该刊“中华文化·我们的价值观”栏目刊登的《中国特色与中华文化》《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等文章,对复习这类题目很有帮助。

第三,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突出试题的时效性

社会热点和时政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重要内容。试卷围绕国内国际热点问题立意,将理论知识与时代特征有机结合,时代特色鲜明。例如第15题以我国新安全观为主题立意(参见《时事报告》2014年第6期《构建21世纪亚洲安全大厦》),第22题以习近平关于人才对国家的重要性为主题立意;第25题以我国经济新常态为主题立意;2014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第27题以甲午战争为主题立意(参见《时事报告》2014年第7期《中日甲午战争的启示》);2014年是中国加入互联网20周年,第34题以互联网为主题立意,考查与此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4年12月13日,我国举行首个国家公祭日,第32题以国家公祭日为主题立意(参见《时事报告》2014年第12期《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37题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立意,考查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以及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参见《时事报告》2014年第11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献》)。

此外,部分试题的设计,虽未直接联系发生于2014年的事件,但背景设计却与现实紧密联系。例如第12题,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试题引用1929年古田会议的材料为背景来设置题目;再如第38题“中国这头狮子醒了之后”的问题,材料引用了1960年毛泽东与蒙哥马利的对话、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明太祖以道义感化敌方以及孙中山阐发的和平发展原则。这些材料指向中国目前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问题(参见《时事报告》2014年第11期《“一带一路”开拓中国外交新思路》)。这类考题要求考生平时多关注社会热点时政问题,尤其是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参见《时事报告》“信息速览”栏目);经常收看“新闻联播”等节目,掌握当年的时政热点。

总之,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设计新问题、考查基础知识,是考研政治命题的趋势。因此,考生必须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点,学会知识迁移,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对材料进行辩证分析,同时还要了解与基础知识相关的时政热点。只有如此,才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考研辅导专家)

猜你喜欢

时事考研依法治国
时事半月谈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时事政策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时事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