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2014-04-09
学界动态
社会治理的法治依赖及法治的回应
来源:《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年04期
作者:江必新 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红霞 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博士后
当下我国社会运行的主要矛盾在于社会公共事务的日趋复杂与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功能局限间的紧张。它决定了社会建设必须从管理向治理转变。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性与关系多向度性、内容广泛性与对象深层次性、系统高共识性与成员强认同感等特征,其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其中心目标是治理有效。社会治理必须透过法治保证治理系统内在协调、稳定主体间互动预期和防范治理陷阱。法治建设要作出针对性回应:立法要高度重视科学制定框架规则和责任体系,行政重心要从程序合法转向实质有效,司法要透过能动回应,抵御"过度民意化",强化权威。
行动中的文化:乡-城移民子女文化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
来源:《青年研究》 2014年第03期
作者:马威华 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副教授;罗婷华 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礼仪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呈现,通过礼仪的身体实践帮助个体建立符合社会集体期待的自主性。获得社会承认的逻辑。通过三个阶段的小组工作开展,推动乡-城移民子女体验城市文化,建立与城市协调感和集体认同,获得自尊体验。以礼仪作为文化行动策略的重要内容,帮助乡-城移民子女积累多元化工具和适应策略,进而实现该群体的文化适应。
中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分析与流程设计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04期
作者:刘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孙燕茹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根据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需求,我国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的制度设计应遵循补偿、激励、便捷高效、风险、保本微利五大原则,同时辅之以立法保障、政府支持和非营利组织参与三大支柱,其运作流程包括承保、监督和索赔三个环节。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需要借鉴已有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在制度和流程设计上需要与我国的食品行业与保险产业发展相结合。
丁主任的声音提高了一倍,一下站起身:今天这会议是你们开还是我来开?西西闭上嘴巴,潘美丽狠狠跺了跺脚,嘎绒忙站起身拉住丁主任:你可是我们当家的,我们大家都不能不懂规矩啊。嘎绒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西西,西西把脸别向一边。甲洛洛的眼里掠过一线惊喜,头一下抬了起来:大家别为我争了,我还是实话实说吧。大家一下静了下来,再次把目光聚到甲洛洛身上。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北京市14所高校的一项实证研究
来源:《青年研究》 2014年第03期
作者:薛在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对北京市14所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检验了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发现:毕业生在家庭之外所认识的人的地位对于他们的就业质量有着广泛的积极的作用;家庭地位有助于毕业生在热门城市找到工作并解决这些城市的户口;强关系更有利于毕业生找到一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意义且个人满意度更高的工作,而弱关系则更有助于毕业生在热门城市就业;帮助者地位越高越有助于毕业生在所谓的“好单位”找到满意工作。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强弱关系各有其优势,强关系有利于突破规则而为求职者提供实质帮助,弱关系则有利于延长资源链条。社会资源理论得到普遍的支持,但发现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往往是间接性的和联合性的,社会资本对就业存在“跷跷板”效应。雇主动机理论获得部分支持,员工推荐求职者有可能为了雇主利益而忽视求职者的诉求。
国家、社会、职业三维视角下律师的“政治人”角色及其形塑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04期
作者:宋远升 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
【内容摘要】律师是处于国家、社会及职业三维结构中的特殊法律职业从业者。律师作为天生的政治人物,国家的政治制度与律师政治人角色的确立直接关联,政治制度是律师政治人角色扮演的舞台,如果无政治制度的支持,律师职业很难获得发展的政治环境。然而,律师职业特质也是其能够参与政治并发挥功效的重要因素。律师从政便于获得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支持,从事法律服务习得的政治技巧也为律师从政提供了诸多支持,从而使得律师参与政治具有天然的优势。然而,国家、社会以及律师职业特质对律师参政也有阻碍作用。我们应当从国家、社会以及职业三维角度探寻律师政治人角色形塑之路径。国家应当以法律性、制度化的建构方式,为律师参与政治提供多元路径。律师应通过参与社会公益等方式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奉献力量,获得参与政治的民意支持;律师协会在律师参与政治方面应加大支持力度,真正发挥职业共同体的集体力量。
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三戒”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官员道德建设的启示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04期
【内容摘要】孔子的"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涉及了人性中的好色、好斗、贪得,贯穿了每一个个体少、壮、老等人生阶段。孔子从血气出发所谈的戒色、戒斗、戒得,更多指向了从自然生命向道德生命的提升,注重人对色、斗、得的节制,对礼法、习俗等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的遵守。"君子三戒"透显出的儒家道德智慧和道德修养资源,为当下中国官员坚守职业道德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支持。
地区人口结构与社会组织发展——基于社会需求理论的研究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04期
作者:李国武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邓煜平、李雪燕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内容摘要】基于社会需求理论视角,提出地区人口结构影响社会组织发展的若干研究假设,通过对中国31个省份2002—2010年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地区人口结构主要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而对社会团体的发展影响则不显著;(2)具体而言,一个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平均家庭规模和非农户籍人口比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密度具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则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的密度都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如果选取地区人口结构作为测量指标,社会需求理论比较适合解释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而对互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则缺乏解释力。
论中国价值传统的转化与价值体系的重建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年03期
作者: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
【内容摘要】中国的价值传统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一价值传统到近代已经衰落,从而不能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思想资源。近代以来,中国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现代价值经中国化而逐渐成为主导价值,指引中国的现代化方向和进程;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现代价值既对中国现代化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严重地侵蚀了中国的传统价值并使之日益减损。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用现代发展观点,重估中国的价值传统,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加以改造,同时吸收西方现代价值的合理成分,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年司法社会化的理论与实践——以上海法院少年法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为视角
来源: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4年04期
作者:朱妙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处处长;陈慧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指导处法官
【内容摘要】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中,法院作为法治保障者责无旁贷。少年法庭是法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少年法庭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其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进程中更应重视少年司法社会化问题,即发挥社会组织和民众的力量,参与和协助少年司法。应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形成政府、司法和全社会的合力,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防控工作不断深化。
预防和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制订与立法完善
来源:犯罪研究 2014年03期
作者:杨鸿台 华东政法大学形式司法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转型时期的中国特定国情和老年违法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对中国准老年人违法犯罪主体年龄范围作出界定、准确把握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与其相关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积极制订预防矫治准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社会政策,以及致力于从轻处罚准老年人犯罪的立法完善。
“消极法治”的理念与实践路径
来源:《东方法学》 2014年04期
作者:魏治勋 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内容摘要】法治可以区分为“积极法治”和“消极法治”两种不同模式。前者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导并积极推动的实践模式,后者则主张法治发展是一个自生自发秩序的演化进程。在政府推进型法治的当下中国,引入“消极法治”的理念以克制过于极端的积极法治思维,克服法治建设中动力来源单一问题及其产生的干预私域、流于形式主义等弊端,走出一条“积极法治”与“消极法治”并重的“均衡法治”道路,对于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这一根本目的尤具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