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

2014-04-09焦光源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医方底蕴医患

焦光源,刘 芳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

焦光源,刘 芳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北京 100069)

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人文底蕴不足是影响当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影响医患关系的深层原因,提出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提升医方人文底蕴,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卫生宣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对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产生了巨大阻力,社会上出现了文化贬值、文化缺失等现象,社会人文底蕴基础薄弱,文化对社会规范的调控作用、对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不突出。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并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在医疗卫生领域,医患关系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是对社会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而当前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的缺失是加重医患关系恶化的因素之一。

1 医学人文底蕴

《辞海》中,“人文”泛指各种文化现象,习俗,人情;“底蕴”泛指事情的内涵。“人文底蕴”则是指社会、个体在文化涵养上的内涵积累,是社会、个体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医学人文底蕴”概念的构成源于医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人文科学的属性。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中包含医学人文底蕴,而医学人文底蕴的不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医学人文底蕴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以医学为基础的全社会人群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医方的人文素养和患方的人文素养。

2 医患关系的人文底蕴现状

当前医患关系较为复杂,经常有患者投诉、殴打甚至严重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这一现状反映出目前患方对于医方极大的不信任、不认可。而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现状也多有负性情绪[1]。

2.1 医患双方观点不一致,医患关系人文底蕴基础尚未形成

2008—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医患关系调查研究,调查显示,超过40%的医务人员表示压力巨大。2012年报道的一项在北京市三甲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医方对医患关系的评价低于患方[2]。目前,医患双方存在着诸多误解。医务人员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医生并不是无所不知的,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患者往往认为现代医学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也对医务人员充满了较高的期待[3]。在医患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医患双方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双方误解不断加深,信任感降低,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医患关系进一步恶化。

2.2 “技术至上”观念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当前,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提高疾病诊断、改善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也给医疗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对高新技术的依赖淡化了医务人员对人本身的关心。同时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唯医疗技术至上的观念,使得在医疗过程中,医学的整体性和人文关怀作用被弱化、忽视。部分患者认为,只有使用先进的检验技术或设备检查的结果才准确,才令人信服。由此可见,患者对先进技术的信任有时甚至超过了对医生本人的信任。而许多医生看到的只是患者所患疾病,思考的是使用哪项检查来找到病因,个别医生甚至考虑的是不能因检查不全面而引起医疗纠纷。“技术至上”观念的存在使得医患双方变得冷漠,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弱化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实践中对心理、社会因素的关注[4],致使人文因素在良好医患关系的维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2.3 卫生宣教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迅速提高,对医疗保健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予以高度重视,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较好效果。由于群众自身的医疗卫生基本知识相对缺乏,在接受大量未被充分理解的医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对医学专家讲授的各种知识被动、全盘接受,辨别各类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又会产生很多问题。有报道称,某些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错误理解医学信息的情况下,常常延误治疗,甚至威胁到了生命安全。而患者易将因被“误导”所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实归结于医方对所发布的信息不负责任,对医方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产生质疑,由此又加剧了医患双方的不信任。

我们引入风险矩阵法,以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危害程度两个因素对这一社会现状进行风险评估。如果将被误解的医疗信息被患者接受的可能性定义为“可能”,患者被“误导”后对身体造成的危害程度定义为“中等的”(见表1),那么,对患者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等级属于高风险,应引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表1 风险水平评估矩阵

卫生宣教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患方角度看,患者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对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也给予过高的期望;从医方角度看,医务人员在面对患者过高期望的情况下,承担着巨大压力。然而,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决定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专业地位,患者及其家属、社会大众对生命预期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全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和科学生命观的建立有待加强,医学人文底蕴尚未完全形成。单纯的卫生宣教固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加深医患间的相互理解,建立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更重要。

3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

医患关系人文底蕴的构建是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可从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提升医方人文底蕴、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3方面进行。

3.1 加强全社会医学人文底蕴建设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加强全社会的医学人文底蕴建设,就是要努力提高全社会道德文化水平。在丰富医学基础知识、预防保健知识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引导,在全社会开展科学的生命观、死亡观教育,提高并深化全社会对生死的认识,科学看待生命,倡导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促进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加强社会舆论导向,为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2 提升医方人文底蕴

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底蕴是医务人员能够长期提供科学的、高质量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基础。医方人文底蕴的提升,需要医务人员既对自身的职业特点有深刻认识,也对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深刻理解。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医生是基于现代医学的科学原则,诊断并治疗人类身体和精神的疾病、障碍和损伤,并推荐预防措施。而卫生工作方针是指导医疗卫生实践的重要指南。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始终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调动员全社会参与。因此,在卫生宣教工作中,需要医务人员对医生职业特点和卫生工作方针有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与公众交流沟通的技巧,对所讲授的内容有充分把控,使信息能够准确传播。面对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反复宣教,确保其对疾病、用药、知情同意等环节充分理解。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提升不仅要加强沟通能力培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增强对生命的敬畏感。

在提升医务人员人文底蕴的同时,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医学院校在加强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教育的同时,要加强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的医学价值观教育,加强医学职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加大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力度。

3.3 培育患方医学人文底蕴

目前,人们对基本医学常识的掌握还十分有限,且受传统观念、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生命、死亡的认识也比较局限。另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人们期望长久享受幸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但是,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死亡的讨论和认知不足。在疾病治疗方面,患者对于疾病的治愈给予了较高的期望;在治疗手段的选择上也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对此,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医学知识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死观,科学看待疾病与治疗的关系,认识到医学是发展的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理解医学,包容医生,给医学继续研究发展的空间。患方人文底蕴的养成,有赖于医务人员、医疗卫生系统的培养,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包容的患者可以成就苍生大医,尊重体谅患者的医务人员可以培养出信任医务人员的患者群。患者、医务人员整体医学人文底蕴的提升,可以形成医患双方良好的互动,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信任,从而促进医患关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1]戴元光,韩瑞霞.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基于健康传播视角的实证分析[J].新闻记者,2012(4):15-20.

[2]李珑,王晓燕,王辰,等.医患不信任问题对医方医疗行为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56-58.

[3]Richard Smith.Why are doctors so unhappy? [J]BMJ,2001(322):1073.

[4]梁莉,杨海洁,孙丽红.从技术至上走向人文关怀[J].医学与社会,2002,15(1):33-34.

R-052

A

1671-1246(2014)03-0143-02

猜你喜欢

医方底蕴医患
倍er高级
议论文的论法与底蕴
理解粮食底蕴 传承粮食文化
良医拒传方
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
良医拒传方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